垂枝梅

   2022-02-04 花木佚名864
核心提示:垂枝梅拉丁学名:Prunusmumevar.pendula界:植物界亚纲:蔷薇亚纲亚目:蔷薇亚目科:蔷薇科亚科:李亚科属:杏属或樱属种:照水梅分布区域: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垂枝梅是属于蔷薇科真梅系的一种植物。分布于长江流

垂枝梅    拉丁学名:Prunusmumevar.pendula    界:植物界    亚纲:蔷薇亚纲    亚目:蔷薇亚目    科:蔷薇科    亚科:李亚科    属:杏属或樱属    种:照水梅    分布区域: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

垂枝梅是属于蔷薇科真梅系的一种植物。分布于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喜温暖气候,较耐旱怕涝,庭植观赏植物。垂枝梅是梅花园艺栽培种中,枝条自然下垂或斜垂的一类品种,其枝条自然下垂,树姿潇洒飘逸,花开如瀑,是梅花中的优良品系。主要品种有残雪垂枝、单碧垂枝、双碧垂枝、骨红垂枝锦红垂枝粉皮垂枝等。

一、垂枝梅的形态特征

垂枝梅枝自然下垂或斜垂,花有红、粉、白各色。

二、垂枝梅的生长环境

阳性,喜温暖气候,较耐旱怕涝,寿命长。

三、垂枝梅的分布范围

垂枝梅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

四、垂枝梅的整形修剪

(一)、树形选择

垂枝梅根据枝条下垂的特点,一般整形修剪成伞形,高干接垂枝梅应充分利用原有树形,以尽快形成树冠。

(二)、整形修剪技术

1、定干整形:砧木经过2~3年栽培,当胸径达3cm粗时,在离地80~120cm处嫁接,细弱苗可略低,壮苗可稍高。接口下的萌枝,应从基部疏除,以利养分集中。在砧木树干上选留不同高度的枝条作主枝,主枝与主枝之间应相距30~40cm左右,进行高接春季萌芽后长期内随时除去其他各种萌芽、砧木萌蘗。第年休眠期修剪,短截第一层分枝留20~30cm,在其上保留3~4个壮芽培养,促发分枝,使整个树冠形成个伞形的骨干架,层次分明,借落有序。短截时一定要注意剪口芽的方向,宜选择枝条斜上位的芽为剪口芽。

2、培大苗修剪:垂枝梅每年休眠期修剪中,剪除枯枝、病枝、并列枝、内生枝后,短截侧枝,修剪留外芽,以利扩大树冠。春季萌芽后,注意及时抹去过密或直立新梢。主千分枝低的,可选用主枝上较直立性枝条来逐步提高,主枝弯曲时可立竹竿或用绳加以矫正。主枝应与主干角度适宜、分布均匀、间距适中。疏除影响主枝生长的徒长枝、重叠枝等。对基部及主干砧木萌芽及时剪除。

3、对小侧枝进行疏剪,剪下位枝,留上位枝,特别是剪除下垂部分的芽:短截侧枝上长势过强的枝条,短截时宜选择枝条斜上位的芽为剪芽,或将芽口留在弥补树冠空缺的一侧。大规格果梅通过高接换头培养垂枝梅的,应充分利用原有果梅骨架。如有缺枝的部位可通过刺激隐芽萌发枝条,待枝条粗壮后补接。

五、垂枝梅的种类

主要分为江梅垂枝型、粉花垂枝型、五宝垂枝型、残雪垂枝型、白碧垂枝型(分单碧、双碧)、骨红垂枝型等。

1、江梅垂枝型:木质部淡暗紫色,花白、粉色,单瓣,萼绛紫色。花为单色。是原生真梅垂枝。

2、粉花垂枝型:木质部绿白色,花呈红、粉等色,单瓣、复瓣或重瓣,萼绛紫色。花为单色。主要品种有单粉垂枝、单红垂枝、粉皮垂枝、汉粉垂枝、吴服垂枝等。

3、五宝垂枝型:木质部绿白色,花呈红、粉等色,单瓣、复瓣或重瓣,萼绛紫色。花为复色。主要品种有跳雪垂枝等。

4、残雪垂枝型:木质部淡暗紫色,花白色,复瓣,萼绛紫色。花为复色。主要品种有残雪和汉雪垂枝等。

5、白碧垂枝型:木质部绿色或灰绿色,花白色、单瓣或复瓣,萼绿色。花为单色。主要品种有单碧垂枝、双碧垂枝等。

6、骨红垂枝型:木质部淡暗紫色,花红、紫红色,单瓣至重瓣,萼绛紫色。主要品种有骨红垂枝、锦红垂枝、锦生垂枝等。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