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枝榆 拉丁学名:UlmusandrossowiiLitw.var.subhirsuta(Schneid.)P.H.Huang,F.Y.GaoetL.H.Zhuo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鼠李目 科:榆科 属:榆属 分布区域:中国西藏、四川、云南等地、尼泊尔、印度 是否引种栽培:否。
毛枝榆(学名:UlmusandrossowiiLitw.var.subhirsuta(Schneid.)P.H.Huang,F.Y.GaoetL.H.Zhuo),是双子叶植物纲、榆科、榆属植物,落叶稀半常绿乔木,高达20米,胸径50厘米;树皮淡黑灰色,纵裂;生枝密被柔毛,生枝亦多少被毛,稀无毛,有散生皮孔,小枝有时具向周围膨大而不规则纵裂的木栓层,表面被密毛;冬芽卵圆形,芽鳞被毛。
一、毛枝榆的形态特征
毛枝榆是落叶稀半常绿乔木,高达20米,胸径50厘米;树皮淡黑灰色,纵裂;当年生枝密被柔毛,生枝亦多少被毛,稀无毛,有散生皮孔,小枝有时具向周围膨大而不规则纵裂的木栓层,表面被密毛;冬芽卵圆形,芽鳞被毛。
毛枝榆叶冬季脱落,稀因气温关系一部分叶可宿存至第二年春季,叶卵形或椭圆形,稀菱形或倒卵形,长3-8厘米,宽2-3.5厘米(萌发枝上的叶长达13厘米,宽6厘米),先端常渐尖,基部微偏斜,圆或楔形,或心脏形,叶面幼时有硬毛,而后留有毛迹,微粗糙,沿脉有柔毛,或无毛而平滑,叶背有疏毛或无毛,脉上多少有毛或无毛,脉腋有或多或少的簇生毛(萌发枝上的叶面粗糙,密生硬毛,下面有或疏或密的柔毛,脉上之毛尤密,叶柄长2-10毫米,被毛或下面无毛,稀上面近无毛。
毛枝榆花在生枝上排成簇状聚伞花序。翅果圆形或近圆形,稀长圆状或倒卵状圆形,长8-15毫米,宽6-12毫米,无毛,果翅淡绿色或淡黄绿色,果核部分淡红色、红色或淡紫红色,位于翅果的中部,上端接近缺口,子房柄短,稀长而显露,宿存花被钟形,上端5裂,裂片边缘有毛,果梗较花被为短,被短毛。花果期2-4月。
二、毛枝榆的生长环境
毛枝榆生长于海拔1200-2800米的地带之坡地、山谷的阔叶林中。
三、毛枝榆的分布范围
毛枝榆分布于中国西藏南部、四川西南部、南部与云南昆明以西以北的地区。尼泊尔,印度也有分布。
四、毛枝榆的主要价值
毛枝榆的木材材质优良,可作家具、器具、车辆及建筑等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