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越紫堇

   2022-04-03 花木佚名371
核心提示:北越紫堇拉丁学名:CorydalisbalansaePrain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原始花被亚纲目:罂粟目亚目:罂粟亚目科:罂粟科亚科:荷包牡丹亚科族:紫堇族属:紫堇属组:黄堇组S种北越紫堇分布区域

北越紫堇    拉丁学名:CorydalisbalansaePrain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目:罂粟目    亚目:罂粟亚目    科:罂粟科    亚科:荷包牡丹亚科    族:紫堇族    属:紫堇属    组:黄堇组S种北越紫堇    分布区域:中国云南、广西、贵州、湖南、广东等省及日本,越南,老挝。

北越紫堇(学名:CorydalisbalansaePrain)是紫堇属植物,灰绿色丛生草本,高30-50厘米,具主根。茎具棱,疏散分枝,枝条花葶状,常对叶生。基生叶早枯,通常不明显。总状花序多花而疏离,具明显花序轴。苞片披针形至长圆状披针形。花黄色至黄白色,近平展。萼片卵圆形,边缘具小齿。蒴果线状长圆形,种子黑亮,扁圆形。

北越紫堇分布于中国南部、台湾等地区。生长于海拔200-700米左右的山谷或沟边湿地。该种全草及根可入药。

一、北越紫堇的形态特征

北越紫堇是灰绿色丛生草本,高30-50厘米,具主根。茎具棱,疏散分枝,枝条花葶状,常对叶生。基生叶早枯,通常不明显。下部茎生叶约长15-30厘米,具长柄,叶片上面绿色,下面苍白色,约长7.5-15厘米,宽6-10厘米,二回羽状全裂,一回羽片约3-5对,具短柄,二回羽片常1-2对,近无柄,约长2-2.5厘米,宽1.2-2厘米,卵圆形,基部楔形至平截,约二回三裂至具3-5圆齿状裂片,裂片顶端圆饨,多少具短尖。

北越紫堇总状花序多花而疏离,具明显花序轴。苞片披针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约4-7毫米。花梗长3-5毫米。花黄色至黄白色,近平展。萼片卵圆形,长约2毫米,边缘具小齿。外花瓣勺状,具龙骨状突起,顶端较狭,微凹至近平截,鸡冠状突起仅限于龙骨状突起之上,不伸达顶端。

上花瓣长1.5-2厘米;距短囊状,约占花瓣全长的1/4;蜜腺体短,约占距长的1/3。下花瓣长约1.3厘米,瓣片与爪的过渡部分较狭。内花瓣长约1.2厘米,爪长于瓣片。雄蕊束披针形,具3条纵脉,上部渐尖成丝状。柱头横向伸出2臂,各枝顶端具3乳突。

北越紫堇蒴果线状长圆形,约长3厘米,宽3毫米,斜伸或多少下垂,具1列种子。种子黑亮,扁圆形,具印痕状凹点,具大而舟状的种阜。

二、北越紫堇的生长环境

北越紫堇生长于海拔200-700米左右的山谷或沟边湿地。

三、北越紫堇的分布范围

北越紫堇分布于中国云南(河口、富宁)、广西、贵州、湖南、广东、香港、福建、台湾、湖北、江西、安徽、浙江、江苏和山东,日本、越南和老挝也有分布。

四、北越紫堇的主要价值

全草药用,有清热祛火功能。山东用作土黄连。

【藏药】玉珠丝瓦:叶、全株治流感,传染性热病,潜伏热症《滇省志》。

带根全草:苦,凉。清热解毒。用于跌打损伤,痈疮肿毒;外用止痛。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