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脉雀梅藤 别名:对节木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蔷薇亚纲 目:鼠李目 科:鼠李科 族:鼠李族 属:雀梅藤属 种:少脉雀梅藤 分布区域:中国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四川、云南、西藏东部。
少脉雀梅藤(学名:SageretiapaucicostataMaxim.)为鼠李科,雀梅藤属直立灌木,或稀小乔木,高可达6米;幼枝被黄色茸毛,叶纸质,花无梗或近无梗,核果倒卵状球形或圆球形,成熟时黑色或黑紫色。花期5-9月,果期7-10月。
一、少脉雀梅藤的形态特征
少脉雀梅藤是直立灌木,或稀小乔木,高可达6米;幼枝被黄色茸毛,后脱落,小枝刺状,顶端钝或圆形,稀锐尖或微凹,基部楔形或近圆形,边缘具钩状细锯齿,上面无光泽,深绿色,下面黄绿色,无毛,侧脉每边2-3,稀4条,弧状上升,中脉在上面下陷,侧脉稍凸起,中脉和侧脉在下面凸起,网脉多少明显;叶柄长4-6毫米,稀较长,被短细柔毛。
少脉雀梅藤花无梗或近无梗,黄绿色,无毛,单生或2-3个簇生,排成疏散穗状或穗状圆锥花序,常生于侧枝顶端或小枝上部叶腋,花序轴无毛;萼片稍厚,三角形,顶端尖;花瓣匙形,短于萼片,顶端微凹;雄蕊稍长于花瓣;花药圆形,子房扁球形,藏于花盘内,3室,每室具1胚珠,花柱粗短,柱头头状,3浅裂。
少脉雀梅藤的核果倒卵状球形或圆球形,长5-8毫米,直径4-6毫米,成熟时黑色或黑紫色,具3分核;种子扁平,两端微凹。花期5-9月,果期7-10月。
二、少脉雀梅藤的生长环境
少脉雀梅藤生长于山坡或山谷灌丛或疏林中。
三、少脉雀梅藤的分布范围
少脉雀梅藤分布于中国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四川、云南、西藏东部(波密)。模式标本采自甘肃。
四、少脉雀梅藤的采集信息
采集时间 | 2009年10月04日 |
采集地点 | 山西省翼城县西阎乡曹公村 |
采集人 | 谢光辉 |
采集样品类型 | 果实、 |
引种材料类型 | 种子、 |
生活型 | 旱生、灌木、落叶、 |
生态环境 | 山腰、石灰岩、疏林、 |
地形 | 山地、 |
群落及主要伴生植物 | 白刺花,国槐、荆条、小叶鼠李 |
花颜色 | 黄色 |
果实颜色 | 黑色 |
茎颜色 | 褐色 |
叶子颜色 | 绿色 |
花期 | 5-9月 |
果期 | 9-10月 |
平均干重(kg/m2) | 0.02kg/株 |
单位面积株数估算(株/ha) | 300 |
分布 | 普遍、 |
单位面积产量 | 6kg/ha |
地区蕴藏量评估 | 蕴藏量较小 |
当地利用情况 | 木质坚硬,可以编制农具,作农具柄 |
标本鉴定人 | 刘全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