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玉桂

   2022-10-12 苗木佚名322
核心提示:假玉桂拉丁学名:CeltistimorensisSpan.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原始花被亚纲目:荨麻目科:榆科属:朴属分布区域:中国西藏、云南、四川、贵州、广西、广东、海南和福建。假玉桂(学名:Cel

假玉桂    拉丁学名:CeltistimorensisSpan.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目:荨麻目    科:榆科    属:朴属    分布区域:中国西藏、云南、四川、贵州、广西、广东、海南和福建。

假玉桂(学名:CeltistimorensisSpan.)是榆科朴属植物,乔木,叶互生,有锯齿3-5对羽状脉,有柄;花小,有柄,集成小聚伞花序,花序生于当年生小枝上,雄花序多生于小枝下部无叶处,在杂性花序中,种子充满核内,胚乳少量,子叶宽。多生长于海拔50-140米路旁、山坡、灌丛至林中。

一、假玉桂的形态特征

假玉桂是常绿乔木,高达20米,树皮灰白、灰色或灰褐色,木材有恶臭;当年生小枝幼时有金褐色短毛,老时近脱净,褐色,有散生短条形皮孔;冬芽外部鳞片近无毛,内部鳞片被毛。叶幼时被散生、金褐色短毛,毛在三条主脉上较多,老时脱净,革质,卵状椭圆形或卵状长圆形,长5-13厘米,宽2.5-6.5厘米,先端渐尖至尾尖,基部宽楔形至近圆开,稍不对称,基部一对侧脉延伸达3/4以上,但不达先端,其他对侧脉不显,因而似具三条主脉,由中脉伸出的第一级侧脉多平行状,近全缘至中部以上具浅钝齿;叶柄长3-12毫米。

假玉桂小聚伞圆锥花序具10朵花左右,幼时被金褐色毛,在小枝下部的花序全生雄花,在小枝上部的花序为杂性(两性花多生于花序分枝先端,雄花多生于下部),结果时通常有3-6个果在一果序上,果容易脱落。果宽卵状,先端残留花柱基部而成一短喙状,长8-9毫米,成熟时黄色、橙红色至红色;核椭圆状球形,长约6毫米,乳白色,四条肋较明显,表面有网孔状凹陷。

二、假玉桂的生长环境

假玉桂是多生长于海拔50-140米路旁、山坡、灌丛至林中。

三、假玉桂的分布范围

假玉桂分布于中国西藏南部、云南、四川(乐山)、贵州、广西、广东、海南和福建;印度北部、斯里兰卡、缅甸、越南、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

四、假玉桂的主要价值

【傣药】

埋哈刃(西傣):心材用于干咳无痰,气喘《滇省志》。

埋亥忍:心材用于干咳无痰,气喘《傣药志》。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