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龙杜鹃

   2017-06-06 园林花木网佚名460
核心提示:独龙杜鹃拼音:dúlóngdùjuān拉丁学名:RhododendronkeleticumBalf.f.amp;Forrest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木兰纲目:杜

独龙杜鹃    拼音:dúlóngdùjuān    拉丁学名:RhododendronkeleticumBalf.f.&Forrest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木兰纲    目:杜鹃花目    科:杜鹃花科    属:杜鹃花属    种:独龙杜鹃    分布区域:云南西北部(贡山、福贡)、西藏东南部(察隅)。缅甸东北部    保护级别:易危(IUCN标准)、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易危)。

独龙杜鹃(RhododendronkeleticumBalf.f.&Forrest):匍地灌木,高可达0.3米。幼枝密被鳞片,叶片革质,椭圆状披针形、椭圆形、卵形,上面光亮,下面褐色,叶柄密被鳞片,无毛。花顶生,花芽鳞宿存;花萼5裂达基部,萼片淡紫红色或绿色染红,花冠宽钟形,鲜紫色或淡紫红色,内有深紫色斑点,花丝基部有长柔毛;花柱红色,蒴果卵球形,7-9月开花,8-10月结果。

独龙杜鹃产中国云南西北部、西藏东南部。生于海拔3000-3900米山坡灌丛、高山草甸、岩石边或高山竹丛边,

独龙杜鹃种花朵可植于庭园花坛中、亦可作切花瓶插,有较高的园艺价值。

一、独龙杜鹃的形态特征编辑播报

独龙杜鹃是匍地小灌木,高5-30厘米。幼枝密被鳞片,混生具柄的鳞片,无刚毛,常有宿存的叶芽鳞。叶片革质,椭圆状披针形、椭圆形、卵形,长0.6-2厘米,宽0.3-1厘米,顶端钝尖或钝圆,具劲直的小短尖头,上面光亮,无鳞片或多少有鳞片,下面褐色,鳞片有小圆齿,密被呈覆瓦状,叶边缘有疏长刚毛或无毛;叶柄长1-3毫米,密被鳞片,无毛。

独龙杜鹃花顶生,1(-2)花,花芽鳞宿存;花梗长1.5-3.2厘米,被有柄和无柄的鳞片,无毛或有少数刚毛;花萼5裂达基部,萼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淡紫红色或绿色染红,长5-7毫米,外面多少被鳞片,无毛或有微柔毛,有长或短的缘毛;花冠宽钟形,长1.5-2厘米,鲜紫色或淡紫红色,内有深紫色斑点,外面密被鳞片或短柔毛;雄蕊10,稍不等长,通常约为花冠长度的1/2,花丝基部有长柔毛;子房密被鳞片,5室,花柱红色,长于雄蕊,洁净。

独龙杜鹃蒴果卵球形,长4-7毫米,被宿萼。花期7-9月,果期8-10月。

二、独龙杜鹃的产地生境编辑播报

独龙杜鹃产中国云南西北部(贡山、福贡)、西藏东南部(察隅)。生于山坡灌丛、高山草甸、岩石边或高山竹丛边,海拔3000-3900米。缅甸东北部也有。模式标本采自我国藏东南、滇西北与缅甸东北交界处(SETibet,Tsarong,Salween/Kiuchiangpide)。

三、独龙杜鹃的生长环境编辑播报

1、土壤:杜鹃花对土壤要求是疏松、呈酸性pH值4-6,适生pH值4.5左右的酸性土,研究报道pH4-5时扦插成活率最高,但茎生长与根系生长的长度和质量pH4时最好。在pH值大于7以上及粘重土让生长不好

2、光照: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是植物对光照要求的定量指标:相对光强度达到60%左右时,杜鹃生长、发育、开花达到最佳。杜鹃喜光,但又怕强光,是属半荫偏阳植物。

四、独龙杜鹃的栽培技术编辑播报

1、肥水管理:杜鹃生长发育要求酸性土壤。由于北方土壤多偏碱性,因此盆土需用腐熟的松针叶土等腐植土混合配制。杜鹃的根系为须状细根,对肥料浓度及水质的要求严格,施肥时要遵循适时适量、薄肥勤施的原则。春季开花前为促使枝叶及花蕾生长,可每月追施一次磷肥。花后施1-2次氮磷为主的混合肥料。9-10月份孕蕾期施1-2次磷肥。在生长期、开花期肥水要求较多,冬季休眠、夏季生长缓慢时要控制肥水,以防烂根。杜鹃花喜湿润和凉爽的环境,北方气候干燥,应及时浇水并喷雾,以保持较高空气湿度。浇花水以矾肥水及雨水为好,如用常用水需加入少量硫酸亚铁及食醋。也可将西瓜或西红柿切成小块施入,对于改善土质及花朵质量也有良好效果。

2、整形修剪:为加速植株盛开,杜鹃常通过摘心来促发新枝,对于花朵簇拥、影响花形的可以提早疏蕾,这样不但使当年花大色鲜,也有利于植株来年生长开花。杜鹃萌发力强,枝条严重影响植株生长发育,降低其观赏性和商品性,因此需通过修枝来调整。修枝一般在春季花谢后及秋季进行,剪去枯枝、斜枝、徒长枝病虫枝及部分交叉枝,避免养分消耗,使整个植株开花丰满。

3、花期控制:杜鹃在秋季进行花芽分化,通过冷藏和加温处理,可以人为控制花期。要使杜鹃提前开花,可将其移至温室培养,控温在20-25℃,并经常在枝叶上喷水,保持80%以上的相对湿度,这样经过一个半月即可开花。要使杜鹃延迟开花,可将形成花蕾的杜鹃,让其一直处于低温状态,保持温度2-4℃,盆干时浇水,夏秋移出室外,2周后即可开花。

五、独龙杜鹃的病虫防治编辑播报

1、叶肿病:发病前尤其是在抽梢展叶时可喷洒1:1:200的波尔多液,发现病叶及时摘除;发芽前可喷施0.3-0.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1:1:200的波尔多液2-3次,通常隔7-10天喷1次;发病后可喷洒65-80%代森锰锌500倍液或0.3-0.5波美度石硫合剂3-4次,隔7-10天喷1次。

2、叶斑病:叶斑病和褐斑病。于5-8月喷施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20%粉锈宁4000倍液、50%代森锰锌500倍液,隔10天喷1次,共喷7-8次,能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发展。为防止叶片黄化,还可增施硫酸亚铁。

3、币厄病:受害嫩枝叶片顶端布满稠密的白色或粉红色的螨质层,有时叶片产生螨瘿,多由蚜虫刺伤叶片感染引起。其防治方法:在清除病叶的同时,喷洒含硫酸铜的药剂;喷洒氧化乐果乳油或将呋喃丹直接放于盆内等方法都可防治蚜虫及其它刺口器的害虫。

六、独龙杜鹃的主要价值编辑播报

杜鹃枝繁叶茂,绮丽多姿,萌发力强,耐修剪,根桩奇特,是优良的盆景材料。园林中最宜在林缘、溪边、池畔及岩石旁成丛成片栽植,也可于疏林下散植,是花篱的良好材料,可经修剪培育成各种形态。在花季中绽放时即使杜鹃总是给人热闹而喧腾的感觉,而不是花季时,深绿色的叶片也很适合栽种在庭园中做为矮墙或屏障。

七、独龙杜鹃的保护现状编辑播报

独龙杜鹃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IUCN)中,保护级别为易危(VU)。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