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荆子李

   2023-02-28 苗业网佚名209
核心提示:乌荆子李拉丁学名:PrunusinsititiaL.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原始花被亚纲目:蔷薇目亚目:蔷薇亚目科

乌荆子李    拉丁学名:PrunusinsititiaL.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目:蔷薇目    亚目:蔷薇亚目    科:蔷薇科    亚科:李亚科    属:李属    种:乌荆子李    是否引种栽培:是。

乌荆子李是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6米;老枝灰黑色,无毛,有时有刺;小枝紫褐色,被绒毛。冬芽单生或2个并生,叶片倒卵形或椭圆形,花常2朵;果下垂,核面平滑。原产西亚和欧洲,栽培历史悠久。我国引种栽培。有黄果变种和绿色变种,优良品种供生食。主要供作欧洲李砧木,和培育李之抗寒品种。

一、乌荆子李的形态特征

乌荆子李是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6米;老枝灰黑色,无毛,有时有刺;小枝紫褐色,被绒毛;冬芽单生或2个并生,卵圆形,紫红色,有数枚覆瓦状排列鳞片,鳞片边缘有细齿和疏睫毛,有时近无毛。

乌荆子李叶片倒卵形或椭圆形,稀长圆形,长3.5-6(-8)厘米,宽2-4厘米,先端急尖或圆钝,基部楔形或宽楔形,边缘有粗钝锯齿,幼时齿尖带腺体,不久脱落,上面深绿色,幼时两面密被柔毛,以后上面无毛,下面色淡被柔毛,两面中脉和侧脉均突起;叶柄长1-2(-2.5)厘米,被柔毛,无腺体,而在叶片基部边缘两侧各有1腺体;托叶带形,先端急尖,边缘有腺体和睫毛,早落。

乌荆子李花常2朵簇生,稀3或1朵;花梗长1-1.5厘米,被柔毛,幼时较密;花直径2-2.5厘米;萼筒钟状,比萼片稍短;萼片长卵形或长圆形,先端圆钝或有短尖头,全缘或有浅疏齿,萼筒和萼片外面近无毛,内面被柔毛;花瓣白色,有不明显紫色脉纹,宽倒卵形,先端圆钝,基部宽楔形,有短爪,着生在萼筒边缘;雄蕊20-25,花丝长短不等,排成紧密不规则2轮,着生在花盘边缘;雄蕊与花瓣近等长或稍长;雌蕊1,心皮无毛,柱头盘状,花柱与雄蕊近等长。

乌荆子李核果近球形或卵球形,蓝黑色;果梗下垂;果肉粘核;核小,微扁,近平滑。2n=48。

二、乌荆子李的分布范围

乌荆子李原产西亚和欧洲,栽培历史悠久。我国引种栽培。

三、乌荆子李的主要价值

乌荆子李有黄果变种和绿色变种,优良品种供生食。主要供作欧洲李砧木,和培育李之抗寒品种。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