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扇花属 拉丁学名:SarcococcaLindl.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目:无患子目 亚目:黄杨亚目 科:黄杨科 属:野扇花属 引种状况:非引种。
野扇花属,SarcococcaLindl.,黄杨科的一个属,约16-20种,分布于印度,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斯里兰卡,我国有S.balansaeGagnep.,S.hookerianaBaill.,S.ruscifoliaStapf和S.saligna(Don)Muell.-Arg.等5种,产西南部至台湾。
一、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枝通常直立。叶互生,革质,全缘,羽状脉或基生三出脉或离基三出脉,具短叶柄。雌雄同株;花序腋生或顶生,头状或总状,有苞片;雌花少数,生花序下方,余为雄花,有时雌、雄花各自成花序;花小,白色或蔷薇色;雄花:大多数有小苞2片,萼片通常4,分内外两列,雄蕊4,和萼片对生,花丝伸出,稍扁阔,不育雌蕊1,长圆形,4棱,顶凹陷;雌花:具柄,柄有小苞多片,覆瓦状排列,萼片4-6,交互对生或3片轮生,子房2-3室,花柱2-3,短而明显,初直立或合着,受粉后展开、弯曲,柱头下延;苞片、小苞和萼片边缘均有纤毛。果实为核果,卵形或球形,外果皮肉质或近干燥,内果皮质脆,宿存花柱短,长2毫米左右。种子1-2,近球形,种皮膜质,胚乳肉质。
二、分布范围
本属约有20种以上。分布于亚洲东部和南部。我国已知有8种及几个变种。其余分布于印度、斯里兰卡、中南半岛、印度尼西亚以及菲律宾北部。
三、简介
常绿灌木;叶互生,全缘,革质,具柄,常为三出脉;花白色,无花瓣,排成腋生的总状花序或头状花序;雌花生于基部;萼片4-6;雄蕊4-6;子房2-3室,花柱短;果肉质或革质,核果状,有种子1-2颗。
四、分布量
世界:20种;中国:5种
五、本属说明
本属各种之间,花甚相似,在同种中不同植株,小苞的有无,萼片和小苞的移变,或花柱为2或3,均有不少变化。过去植物分类学工作者,或扩大范围,把几种混为一种,或区分太细,把同一种在不同生长条件下的植株,另成新种或变种,造成分种上的紊乱。实则就小枝光滑或被毛情况,叶脉在叶面上的布局(如羽状脉或离基三出脉),雄花萼片的长度,花柱的数目,果实成熟时的颜色,以及地下部为根茎或须根等等,综合研究,可以将不同的种,区别开来。
六、下级物种
聚花野扇花Sarcococcaconfertiflora
羽脉野扇花SarcococcahookerianaBaill.
双蕊野扇花〔变种)SarcococcahookerianaBaill.var.digynaFranch.
羽脉野扇花(原变种)SarcococcahookerianaBaill.var.hookeriana
长叶野扇花SarcococcalongifoliaM.ChengetK.F.Wu
长叶柄野扇花SarcococcalongipetiolataM.Cheng
东方野扇花SarcococcaorientalisC.Y.Wu
野扇花SarcococcaruscifoliaStapf
柳叶野扇花Sarcococcasaligna(D.Don)Mull.-Arg.
海南野扇花SarcococcavagansStapf
云南野扇花SarcococcawallichiiStap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