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丝李

   2023-05-27 苗木佚名210
核心提示:金丝李拉丁学名:GarciniapaucinervisChunetHow别名:老木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木兰纲目:金虎尾目科:藤黄科属:藤黄属

金丝李    拉丁学名:GarciniapaucinervisChunetHow    别名:老木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木兰纲    目:金虎尾目    科:藤黄科    属:藤黄属    种:金丝李    命名者及年代:ChunetHow,1956    保护级别:中国国家重点二级保护野生植物。

金丝李(GarciniapaucinervisChunetHow)是藤黄科,藤黄属乔木,高可达25米;树皮灰黑色,叶片嫩时紫红色,膜质,中脉在下面凸起,侧脉两面隆起,雄花的聚伞花序腋生和顶生,有花,总梗极短;花梗粗壮,花杂性,同株。花萼、裂片近圆形,花瓣卵形,雌花通常单生叶腋,比雄花稍大,子房圆球形,果成熟时椭圆形或卵珠状椭圆形,6-7月开花,11-12月结果。

金丝李分布于中国广西西部和西南部,云南东南部,多生于石灰岩山较干燥的疏林或密林中。

金丝李为中国季风型气候、石灰岩地形地区的特有珍贵用材树种,材质坚而重,结构细致均匀,适于水工建筑和梁柱等用材。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二级。

一、金丝李的形态特征

金丝李是乔木,高3-15(-25)米;树皮灰黑色,具白斑块。幼枝压扁状四稜形,暗紫色,干后具纵槽纹。叶片嫩时紫红色,膜质,老时近革质,椭圆形,椭圆状长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8-14厘米,宽2.5-6.5厘米,顶端急尖或短渐尖,钝头、基部宽楔形,稀浑圆,干时上面暗绿色,下面淡绿或苍白,中脉在下面凸起,侧脉5-8对,两面隆起,至边缘处弯拱网结,第三级小脉蜿蜒平行,网脉连结,两面稍隆起;叶柄长8-15毫米,幼叶叶柄基部两侧具托叶各1枚,托叶长约1毫米。

金丝李花杂性,同株。雄花的聚伞花序腋生和顶生,有花4-10朵,总梗极短;花梗粗壮,微四稜形,长3-5毫米,基部具小苞片2;花萼裂片4枚,几等大,近圆形,长约3毫米;花瓣卵形,长约5毫米,顶端钝,边缘膜质,近透明;雄蕊多数(约300-400),合生成4裂的环,花丝极短,花药长椭圆形,2室,纵裂,退化雌蕊微四稜形,柱头盾状而凸起。雌花通常单生叶腋,比雄花稍大,退化雄蕊的花丝合生成4束,束柄扁,片状,短于子房,每束具退化花药6-8,柱头盾形,全缘,中间隆起,光滑,子房圆球形,高约2.5毫米,无稜,基生胚珠1。

金丝李果成熟时椭圆形或卵珠状椭圆形,长3.2-3.5厘米,直径2.2-2.5厘米,基部萼片宿存,顶端宿存柱头半球形,果柄长5-8毫米;种子1。花期6-7月,果期11-12月。

二、金丝李的产地生境

金丝李主要分布于中国广西西部和西南部,云南东南部(麻栗坡),模式标本采自广西龙州。

金丝李耐旱性强,是石灰岩山地的特有种类,能适应干旱的石隙生态环境,适生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适生土壤为棕色石灰岩土。要求年平均温20-22℃,极端最低温在0℃以上,年降水量1200-1600毫米。

三、金丝李的繁殖方法

人工培育金丝李,一般用播种法繁殖:采种去除种皮后立刻与湿沙混合贮藏,种子约有7-8个月的休眠期,因此6-7月采集的种子需沙藏至翌年3-4月播种,一般播后半月左右发芽。

金丝李种子发芽是在幼苗成长后,子叶不像其他植物那样腐烂脱落,而是变为苗木的基部或主侧根的基部。

金丝李幼苗忌日灼霜冻,需搭棚防护。它们生长缓慢,一般需要在苗圃培育两年后,才适合出圃种植。

四、金丝李的栽培技术

金丝李一般采用株间、行间或行带混交造林,伴生树种最好选用桉树等早期生长快、庇荫作用好的速生树种。

造林初期大都是伴生树种生长旺盛,林冠处于上层,金丝李生长慢,林冠虽处于下层,但生长发育正常。此后可以逐渐伐除速生树种,这样能以短养长,低成本培育金丝李。

另一种造林方法为次生林改造。选立地条件较好、林木较稀疏的多树种混交林或桉树萌芽林,通过林分改造套种金丝李形成混交林。

采用金丝李和桉树混交林,可具有较强的抗虫害能力。福建石路试验区栽培金丝李曾发生鳞毛叶甲虫危害,成虫啃食嫩梢,使顶梢枯黄,严重危害金丝李生长;在同一坡面上,金丝李纯林被害株数达95%,而金丝李和桉树混交林中的金丝李被害株数仅10%。

五、金丝李的主要价值

1、经济:金丝李为中国季风型气候、石灰岩地形地区的特有珍贵用材树种,心、边材明显,材质坚而重,结构细致均匀,适于水工建筑和梁、柱等用材。

2、药用:金丝李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其枝叶、树皮均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等功效。

六、金丝李的近种区别

金丝李近似(GarciniastipulataT.Anders.),不同点为该种叶具明显的托叶,侧脉少,雄花小而花梗短,果通常具种子1,宿存柱头光滑而易区别。

七、金丝李的保护现状

1、保护级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二级;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易危(VU)。

2、种群现状:生境破坏严重,过去居群数量下降大于30%,分布区域狭窄,种群成熟个体数小于1000株。

3、濒危原因:生境退化或丧失;直接采挖或砍伐。

4、保护措施:在分布区范围内已建立一些保护区,如广西龙州鼻岗、宁明陇瑞、大新弄梅、隆安龙虎山等,应将本种列入保护对象,加强管理。同时可选为造林树种,在适生地区的石灰岩山地大力发展。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