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芹 拉丁学名:Oenanthejavanica(Blume)DC. 别名:水芹、水芹菜、野芹菜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木兰纲 目:伞形目 科:伞形科 属:水芹属 种:水芹 分布区域:中国、印度、缅甸、越南等。
水芹(Oenanthejavanica(Blume)DC.)是伞形科水芹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较大,呈三角形,边缘有圆齿;茎干粗壮且直立,由下往上逐渐变细,青白色;花头小且表面光滑,无总苞,呈白色;果实近于椭圆形或筒状长圆形,质地较硬,灰褐色。花期6~7月,果期8~9月。水芹为水八仙中的一种,因在干净的水源附近能够繁茂生长,所以得名“水芹”。
水芹原产亚洲东部,现分布于中国长江流域、日本北海道、爪畦及菲律宾等地,多分布在沼泽地带。喜凉爽,忌炎热干旱,以土质松软、土层深厚以土质松软、土层深厚肥沃、富含有机质保肥保水力强的粘质土壤为宜;水芹菜可以利用种子繁殖和茎秆扦插繁殖两种,在野生资源较多的地区,一般采用种子繁殖。
《神农本草经》记载水芹味甘,性平,有清热利湿,止血,降血压的功能,可治感冒发热,呕吐腹泻等症状,普通可食用的水芹菜比较常见,属于无毒水生植物,但野生水芹菜通常具有毒性,会引起腹痛呕吐。水芹的种植亩产量较高,营养丰富且医疗性强,种植技术不复杂,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一、水芹的植物学史
水芹为水八仙中的一种,因在干净的水源附近能够繁茂生长,所以得名“水芹”。
二、水芹的形态特征
水芹,伞形科水芹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5-80厘米,茎干粗壮且直立或基部匍匐,由下往上逐渐变细,青白色。基生叶有柄,柄长达10厘米,基部有叶鞘;叶子较大,叶片轮廓三角形,1-3回羽状分裂,末回裂片卵形至菱状披针形,长2-5厘米,宽1-2厘米,边缘有牙齿或圆齿状锯齿;茎上部叶无柄,裂片和基生叶的裂片相似,较小。
花头小且表面光滑,无总苞,呈白色,复伞形花序顶生,花序梗长2-16厘米;无总苞;伞辐6-16,不等长,长1-3厘米,直立和展开;小总苞片2-8,线形,长约2-4毫米;小伞形花序有花20余朵,花柄长2-4毫米;萼齿线状披针形,长与花柱基相等;花瓣白色,倒卵形,长1毫米,宽0.7毫米,有一长而内折的小舌片;花柱基圆锥形,花柱直立或两侧分开,长2毫米。
水芹果实近于四角状椭圆形或筒状长圆形,质地较硬,灰褐色,长2.5-3毫米,宽2毫米,侧棱较背棱和中棱隆起,木栓质,分生果横剖面近于五边状的半圆形;每棱槽内油管1,合生面油管2。花期6-7月,果期8-9月。
三、水芹的产地生境
水芹原产亚洲东部,现分布于中国长江流域等地,于印度、缅甸、越南、马来西亚、日本北海道、爪畦及菲律宾等地也有分布。现分布于多分布在沼泽地带。
四、水芹的生长习性
水芹喜湿润、肥沃土壤,耐涝及耐寒性强。适宜生长温度15-20℃,能耐0℃以下的低温。一般生于低湿地、浅水沼泽、河流岸边,或生于水田中。喜凉爽,忌炎热干旱,以土质松软、土层深厚以土质松软、土层深厚肥沃、富含有机质保肥保水力强的粘质土壤为宜。
五、水芹的繁殖方法
水芹菜可以利用种子繁殖和茎秆扦插繁殖两种,在野生资源较多的地区,一般采用种子繁殖。
水芹一般采用无性繁殖。8月下旬-9月中旬进行。在栽植前15天采集老熟种茎。先将母株从基部割下,理齐,捆扎,切割成直径15厘米,长约20-30厘米的小把,然后将小把交错堆码。高度以50-80厘米为宜。上盖一层稻草,用水浇透,后每天早晨浇透水1次,每隔2天翻堆1次,上下调换重新堆码。5-7天后,老茎节部长出5厘米左右的新芽,并长有新根,即可种入大田。
分株栽植时间:长江流域在8-9月、华南地区在9月-翌年2月、华北地区在终霜期以后。
六、水芹的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水芹适应性较强,洼地、水田和水源充足且地势不高的旱地均可栽植。土壤以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的粘土为好。栽前排去洼地、水田积水,施足基肥,深耕细耙,使田土达到平、光、烂、细,最忌高低不平,因高处易受旱晒枯植株;低处易积水,萌芽时田水晒烫,造成热水煮芽而缺棵。水芹可在处暑到白露排种,第2年清明之前采收完毕。
2、浇水灌溉:灌溉栽前田间放干水,栽种后灌浅水,以母茎一半在水中、一半露出水面为宜,2-3天后将水排出,使母茎倒下并陷入泥中,保持湿地四周排水沟里有水,严防积水和干裂。栽种时天气较热,如果田间积水,极易使水芹腐烂和凋萎。如遇暴雨,要及时排水,严防母茎被水冲刷后漂浮;如遇天气干旱,要在晚上灌浅凉水,早晨排出。当苗高今4-5厘米时,应搁田4-5天,使表土稍干,促进根系生长。以后随灌随排,保持田中土壤湿润。匀苗前后,田中保持水深2-3厘米。秧苗成活后将水排出,保持表土湿润。秋分到寒露期间,植株生长旺盛,应结合追肥,田中保持水深3-4厘米。
3、施肥除草:生长前期要及时清除杂草,拔除的杂草可就地掩埋回田作绿肥。水芹封行后,杂草就不易生长,可不再中耕除草。水芹生长期间可追肥3-4次,一般第1次在株高约10厘米时,施用经处理过的人或牲畜粪尿;第2次在间苗移栽后;第3次在株高约25厘米时。以后看植株生长情况来决定是否施肥及肥料的用量。每次追肥时,要在前1天晚上将田间的水放干,次日追肥,经过1昼夜,土壤充分吸入肥料后,再进行灌溉。
4、采收:水芹栽后80-90天后即可陆续采收,可持续到翌年4月份。采收时应保留根茎,洗净污泥,除去烂叶,捆扎后即可上市。由于鲜菜不耐贮藏,宜随收随上市,一般12月开始上市,并可延续到翌年4月中旬。
七、水芹的病虫防治
该种的虫害主要为蚜虫和凤蝶幼虫,最简便的方法是将田间灌溉深水,淹没植株,使害虫漂浮于水面,用粗草绳拉住两端向下风头的地方移动,然后集中将以杀灭。也可用40%的乐果1000倍液防治。
病害一般发生锈病和病毒病,锈病可用托布津、代森锌等杀菌剂喷施。病毒病的防治要始于种苗的严格选择,剔除病株。种植后如发现病株应及时拔除,同时注意蚜虫的防治。
水芹亦有斑枯病发生。应选用抗病品种栽植,注意氮、磷、钾肥配合使用,防止氮肥偏多。发病初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各喷雾一次,其间间隔7天,安全间隔期不少于10天。
八、水芹的主要价值
1、药用:《神农本草经》记载水芹味甘,性平,有清热利湿,止血,降血压的功能,可治感冒发热,呕吐腹泻等症状。
2、经济:水芹的种植亩产量较高,营养丰富且医疗性强,种植技术不复杂,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3、食用:水芹为高产的野生水生蔬菜,以嫩茎和叶柄炒食,其味鲜美,水芹盛产期在春节前后,正值冬季缺菜季节,在蔬菜周年供应上有较大的实用价值。此外,水芹全草民间也作药用,其味甘辛、性凉,入肺、胃经,有清热解毒、润肺利湿的功效,对发热感冒、呕吐腹泻、尿路感染、崩漏、水肿、高血压等有辅助疗效。普通可食用的水芹菜比较常见,属于无毒水生植物,但野生水芹菜通常具有毒性,会引起腹痛呕吐。
4、营养:每100克水芹可食用部分中含蛋白质2.5克,脂肪0.6克,碳水化合物4克,膳食纤维3.8克,维生素c含39毫克。另含有挥发油、甾醇类、醇类、脂肪酸、黄酮类、氨基酸等物质。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