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拉藤

   2023-06-03 花木佚名437
核心提示:拉拉藤拉丁学名:GaliumspuriumL.别名:拉拉藤、八仙草、爬拉殃、光果拉拉藤、猪殃殃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木兰纲目:龙

拉拉藤    拉丁学名:GaliumspuriumL.    别名:拉拉藤、八仙草、爬拉殃、光果拉拉藤、猪殃殃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木兰纲    目:龙胆目    科:茜草科    属:拉拉藤属    种:拉拉藤    命名者及年代:L.,1753。

拉拉藤(GaliumspuriumL.),是茜草科拉拉藤属多枝、蔓生或攀援状草本植物。蔓状或攀缘状;茎绿色,四方形,分枝,棱上有倒生小刺;叶无柄,膜质,线状倒披针形至椭圆状披针形,先端具针锋尖头;疏散聚伞花序,腋生,花细小,萼截头状,有钩毛;雄蕊与花瓣互生;果稍肉质,孪生,表面密生白色钩毛;花期3-7月,果期4-11月。拉拉藤又称猪殃殃,其嫩苗可作菜,但猪食之则病,故名。

拉拉藤在中国南北各地均有分布,生于路旁、荒地、菜地、田边土壤肥沃处。拉拉藤为恶性杂草,不仅和作物争阳光和空间,而且可引起作物倒伏,造成更大的减产,并且影响作物的收割。拉拉藤用种子繁殖。

拉拉藤全草入药,有清湿热、散瘀、消肿和解毒的功效,用于治疗淋浊、尿血、跌打损伤、中耳炎等病症。脾胃虚寒者忌服。

一、拉拉藤的植物学史

拉拉藤又称猪殃殃,其嫩苗可作菜,但猪食之则病,故名。

二、拉拉藤的形态特征

拉拉藤为多枝、蔓生或攀援状草本。茎四棱,棱上、叶缘及叶下面中脉上均有倒生小刺毛。叶4-8片轮生,近无柄,叶片条状倒披针形,长1-3厘米,顶端有凸尖头。

聚伞花序腋生或顶生,单生或2-3个簇生,有黄绿色小花数朵;花瓣4枚,有纤细梗;花萼上也有钩毛,花冠辐射状,裂片矩圆形,长不及1毫米。果干燥,密被钩毛,每一果室有1颗平凸的种子。

三、拉拉藤的分布范围

拉拉藤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巴基斯坦等地区;在中国南北各地均有分布,生于路旁、荒地、菜地、田边土壤肥沃处。生于海拔350-4300米的山坡、旷野、沟边、湖边、林缘、草地。

四、拉拉藤的生长环境

在中国江苏、安徽、湖北三省一般在8月底或9月上旬,气温降至19℃以下拉拉藤开始出土,10月中下旬和11月气温降至11-16℃为出土高峰期,部分在次年3月份气温上升到3℃以上出土。秋冬季拉拉藤幼苗生长很慢,一般只有3-5层轮叶或分枝,对小麦的影响较小,遇上干冻的冬季有12-30%的拉拉藤冻死。冬后3月份生长加快,4月份营养生长极快,一个月内轮叶可增加5-7轮,株高增加25-40厘米,最后株高达80-90厘米,与小麦株高一致或是高于小麦,有的株高可达115厘米,高于小麦,覆盖麦穗顶部。4月份现蕾、开花,5月种子成熟,部分种子落入麦田,全生育期180-220天。

五、拉拉藤的主要价值

拉拉藤全草药用,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利尿,散瘀;治淋浊、尿血、跌打损伤、肠痈、疖肿、中耳炎等。

六、拉拉藤的物种危害

(一)、危害

拉拉藤为恶性杂草,不仅和作物争阳光和空间,而且可引起作物倒伏,造成更大的减产,并且影响作物的收割。

拉拉藤是中国江淮之间旱地麦田的主要杂草,在小麦生长前期,拉拉藤与麦苗争夺肥水及营养物质,造成小麦生长瘦弱。小麦拔节后,拉拉藤的生长速度超过小麦,其茎叶往往将小麦植株覆盖住,严重影响小麦光合作用,使小麦的产量大幅度降低,一般危害造成20-30%的产量损失,严重损失达50%以上。

(二)、防治方法

配方一:小麦4叶期后至分蘖盛期,拉拉藤5-7轮真叶期,每亩使用48%的百草敌水剂12.5毫升加20%二甲四氯水剂25毫升,对水50千克左右,均匀喷雾杂草茎叶。

配方二:50%好事达水分散粒剂每亩3.0-4.0克,对水20千克在拉拉藤2-4轮真叶期且旺盛生长时喷雾杂草茎叶。

配方三:拉拉藤3-5轮真叶,小麦4叶期时,每亩使用75%巨星干燥悬浮剂1.2-2.0克,对水30千克左右,均匀喷雾杂草茎叶,为提高药效,在药液中加入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每千克药液加2-5毫升。

配方四:每亩用20%使它隆乳油50-75毫升,对水30千克,均匀喷雾杂草茎叶。

(三)、注意事项

配方一:在小麦已开始拔节(以主茎5-6叶为界),绝对不能使用,小麦冬眠期间或气温低于59℃亦不能施用。

配方二:在低温干旱时间药量应采用上限,一般条件不施药10天后拉拉藤开始发生死亡;低温、干旱时杂草死亡缓慢。

配方三:应在气温达10℃以上时使用。否则,效果降低,同时对水量应达到要求。

配方四:具有施药时期宽,安全性、针对性强等特点,可用于一次化除不彻底的补救用药,应在杂草生长旺盛期,并在土壤湿度有利于杂草生长时施用。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