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椴

   2023-06-10 花木佚名251
核心提示:椴树科拉丁学名:Tiliaceae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原始花被亚纲目:锦葵目科:椴树科。椴树科(学名:T

蒙椴    拉丁学名:TiliamongolicaMaxim.    别名:小叶椴、白皮椴、米椴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木兰纲    目:锦葵目    科:锦葵科    属:椴属    命名者及年代:Maxim.,1880    国际濒危等级:无危(LC)。

蒙椴(TiliamongolicaMaxim.)是锦葵科椴属乔木植物。树皮淡灰色,呈薄片脱落;幼枝及顶芽无毛;叶圆形或卵圆形,基部心形或斜平截,下面脉腋有毛丛,边缘有粗齿,齿尖突出;聚伞花序;苞片窄长圆形;无毛,两端钝,下半部与花序梗合生;萼片披针形;退化雄蕊花瓣状,较窄小;子房被毛,花柱无毛;果倒卵圆形,被毛,有不明显棱突;花期7月,果期9月。

蒙椴产于中国内蒙古、河北、河南、山西及江宁西部。蒙椴喜光,耐荫,耐寒性强;喜冷凉湿润及深厚、肥沃而湿润土壤,对土壤的适应性强;繁殖方式为播种、分株、压条。

蒙椴花可入药,性味辛,微温;具发汗解表,止痛镇痉之效。蒙椴木材可供建筑、家具用;种子可榨油;树皮纤维可代麻制绳或麻袋。蒙椴适宜在公园、庭园及风景区栽直作为景观树;也是优良的蜜源植物。

一、蒙椴的形态特征

蒙椴是乔木,高10米,树皮淡灰色,有不规则薄片状脱落;嫩枝无毛,顶芽卵形,无毛。蒙椴叶阔卵形或圆形,长4-6厘米,宽3.5-5.5厘米,先端渐尖,常出现3裂,基部微心形或斜截形,上面无毛,下面仅脉腋内有毛丛,侧脉4-5对,边缘有粗锯齿,齿尖突出;叶柄长2-3.5厘米,无毛,纤细。

蒙椴是聚伞花序长5-8厘米,有花6-12朵,花序柄无毛;花柄长5-8毫米,纤细;苞片窄长圆形,长3.5-6厘米,宽6-10毫米,两面均无毛,上下两端钝,下半部与花序柄合生,基部有柄长约1厘米;萼片披针形,长4-5毫米,外面近无毛;花瓣长6-7毫米;退化雄蕊花瓣状,稍窄小;雄蕊与萼片等长;子房有毛,花柱秃净。果实倒卵形,长6-8毫米,被毛,有棱或有不明显的棱。花期7月。

二、蒙椴的产地生境

蒙椴分布于中国内蒙古、河北、河南、山西及江宁西部。在中国北方山区落叶阔叶混交林中常见。喜光,也相当耐荫;耐寒性强,喜冷凉湿润气候及肥厚而湿润之土壤,在微酸性、中性和石灰性土壤上均生长良好,但在干瘠、盐渍化或沼泽化土壤上生长不良。适宜山沟、山坡或平原生长。

三、蒙椴的繁殖方法

蒙椴多用播种繁殖,分株、压条也可以。种子有很长的后熟性,采收后需沙藏1年,渡过后熟期后开始播种。在种子沙藏的1年多时间内要保持一定湿度,并需每隔1-1.5月倒翻1次,使种子经历“低温一高温一低温一回温”的变温阶段,到第三年3月中旬前后有20%左右种子发芽时再播。幼苗畏日灼,需进行适当遮荫。也可将其与豆类间作,既可以起到遮荫效果,又能节省架费用,还能增加土壤肥力。

四、蒙椴的栽培技术

蒙椴幼苗主干易弯,而萌蘖力强,故需加强修剪养干工作。4-5年生苗高达2米左右即可出圃定植;若要较大规格的苗木,则有留圃培养7-8年。定植后应注意及时剪除根蘖,并逐步提高主干高度。

五、蒙椴的病虫防治

舞毒蛾、黄卷叶蛾为害叶部,小蠹虫为害枝干。在5月中旬至7月下旬,每隔10天左右用硫磺粉燃烧熏蒸成虫,以减少产卵机会,再结合杀虫剂,防治小果显著。一般在绿化中与其他绿化树种混裁,病虫害发生率很小,特殊浇水防治效果显著灾年稍做预防即可。

六、蒙椴的主要价值

1、经济价值:蒙椴木材纹理细致紧密,是优质建筑材料。其茎皮纤维坚韧,可用于造纸或替代麻。花制成的干花可以食用,是制做饮料的上等原料;它是蜜源植物,叶是很好的饲料,果实可榨油。树皮纤维可代麻制绳或麻袋。

2、观赏价值:蒙椴生长速度中等。萌芽力强秋叶亮绿色,宜植于庭院观赏。可与君迁子、白腊等植于楼北蔽阴处,或者作为下木使用。抗污染能力强。因其叶片光亮,状似常春藤,观赏效果好,在道路绿化中也很受欢迎。蒙椴以花冠秀美、浓郁芳香、营养丰富。

3、生态价值:蒙椴枝叶繁茂,具有良好的截留降水的功能,可形成枯枝落叶层,防止雨水直接打击地表,并能吸收大量降水。该树根系发达,主根深,固土能力强,对改良表土的物理性状,增加降水人渗具有较好效应,是一个很好水源涵养林树种。

4、药用价值:蒙椴花可入药,性味辛,微温;具发汗解表,止痛镇痉之效。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