帽斗栎 拉丁学名:QuercusguyavifoliaH.Lév.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木兰纲 目:壳斗目 科:壳斗科 属:栎属 种:帽斗栎 分布区域:中国四川、云南。
帽斗栎(QuercusguyavifoliaH.Lév.),生于海拔2500-3200米山地或云杉林下。产云南省大理、宁蒗、丽江、中甸和德钦等地,生于海拔2500-3200米山地或云杉林下。
一、帽斗栎的形态特征
帽斗栎是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达15米。小枝密被棕色绒毛。叶片长圆形,长椭圆形或倒卵形,长3-9厘米,宽2-5厘米,顶端圆钝,基部圆形,全缘或有刺锯齿,叶面沿中脉被毛,叶背被棕色海绵状腺毛及白色星状毛,侧脉每边7-12条;叶柄长2-7毫米,被棕色绒毛。雄花序长4-6厘米,花序轴及花被被绒毛;果序长5-6厘米。壳斗帽斗状,直径2-3厘米,高0.6-1厘米,壁厚约2毫米,顶端边缘扩展或波浪状皱褶,内壁被灰黄色厚绒毛;小苞片披针形,长约2毫米,中下部被灰棕色绒毛,顶端钝头,红棕色,无毛。坚果卵形或近球形,高、径约1.5-1.8厘米,无毛,顶端圆,果脐微突起。花期4-5月,果期10-11月。
二、帽斗栎的生长环境
帽斗栎生于海拔2500-4000米的山地或云杉、冷杉林下。本种为西南高山硬叶常绿栎林主要树种之一,常生于立地条件较好的山坡或山谷。
三、帽斗栎的分布范围
帽斗栎产四川、云南。
五、帽斗栎的文献来源
中国植物志第22卷,22.帽斗栎(云南植物志)图版75:1-3
QuercusguyavaefoliaLevl.inFedde,Repert.Sp.Nov.12:363.1913,“Q.guayavaefoliaLevl.”;A.Camus,Chenes1:379.1936-38,Atlas1.Pl.35.f.1-16.1934;Y.C.HsuetH.W.JeninActaPhytotax.Sin.14(2):81.1976;云南植物志2:340.图106,1-3.1979;中国高等植物图鉴,补编1:125.1982;中国树木志2:2345.1985.——Q.pileataHuetChenginActaPhytotax.Sin.1(2):145.1951.
QuercusguyavadfoliaLevl.(1913);Rehd.(1929);A.Camus(1936-38);徐、任(1976)*.
Q.pileataHuetCheng(1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