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萼苘麻

   2023-10-15 花木佚名293
核心提示:红萼苘麻拉丁学名:Abutilonmegapotamicum(Spreng.)A.St.-Hil.Naudin别名:红萼苘麻、蔓性风铃花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

红萼苘麻    拉丁学名:Abutilonmegapotamicum(Spreng.)A.St.-Hil.&Naudin    别名:红萼苘麻、蔓性风铃花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目:锦葵目    科:锦葵科    属:苘麻属    种:红萼苘麻    变种:斑叶红萼苘麻    命名者及年代:St.Hil.etNaudin,1842。

红萼苘麻(学名:AbutilonmegapotamicumSt.Hil.etNaudin)是锦葵科、苘麻属常绿软木质灌木,叶绿色,长5-10厘米,心形,叶端尖,叶缘有钝锯齿,有时分裂,有细细的叶柄;叶互生,掌状叶脉;花单生于叶腋,具长梗,下垂;花萼红色,半套着大约4厘米长的花瓣,花萼钟状,裂片5;花瓣5瓣,黄色;蒴果近球形,灯笼状,分果爿8-20;种子肾形。全年都可开花。

红萼苘麻原产于巴西等热带地区。红萼苘麻性喜温暖,不耐寒,冬季温度最好保持在10℃以上。红萼苘麻宜使用含壤土基质进行栽培。

红萼苘麻适合作为吊盆栽种观赏。是优良的盆栽观花植物。

一、红萼苘麻的形态特征

红萼苘麻是常绿软木质灌木,叶绿色,长5-10厘米,心形,叶端尖,叶缘有钝锯齿,有时分裂,有细细的叶柄。叶互生,掌状叶脉。

花单生于叶腋,具长梗,下垂;花萼红色,约2.5厘米长,半套着大约4厘米长的花瓣,花萼钟状,裂片5;花瓣5瓣,黄色;花蕊深棕色,伸出花瓣约1.3厘米长。小苞片缺失;花冠钟形,基部联合,与雄蕊柱合生;雄蕊柱顶端具多数花丝;子房具心皮8-20,花柱分枝与心皮同数,子房每室具胚珠2-9。蒴果近球形,灯笼状,分果爿8-20;种子肾形。全年都可开花。

二、红萼苘麻的产地生境

红萼苘麻原产于巴西等热带地区。红萼苘麻性喜温暖,温度在15℃以上时可正常开花。不耐寒,冬季温度最好保持在10℃以上。红萼苘麻宜使用含壤土基质进行栽培。

三、红萼苘麻的繁殖方法

红萼苘麻在家庭里通常用扦插法进行繁殖。剪取8-10厘米长的顶端枝梢,基部切口刚好在节的下方,摘去下半部分叶子,基部最好用生根粉处理一下,然后插入基质一半深。适宜的扦插基质为泥炭与河沙或珍珠岩各半混合而成。插后把花盆放在阳光照射不到的明亮位置,期间注意保持基质湿润和高空气湿度。扦插后约3周,红萼苘麻插穗就可生根。

四、红萼苘麻的栽培技术

1、光照:红萼苘麻喜欢阳光充足的环境,每天至少需要三、四小时的直射阳光才能生长良好。因此在家庭里,最好是把盆株放在南面阳台上栽培,其次是在东面阳台。

2、浇水:红萼苘麻喜湿润,生长期等盆土表面1厘米深处干了就需要进行浇水,天气干燥时须向叶面进行喷水。冬季温度低时,只要保持盆土不完全干掉即可。

3、施肥:从春季到秋季,每半个月向红萼苘麻的盆土中施1次少量的氮:磷:钾=1:1:1的复合肥颗粒,冬季温度低时不需要施肥。

4、摘心:幼苗上盆后要注意进行摘心,以促发其多分枝,使植株丰满。红萼苘麻可能长得又瘦又长,因此在换盆时可对植株进行修剪,先剪去特别细长的枝条,然后再把剩下的枝条剪去1/3-2/3。最好种了三年后就把植株扔掉,重新扦插繁殖。

5、换盆:在每年春季,把植株换到比原盆要大一号的花盆里。

五、红萼苘麻的病虫防治

红萼苘麻的病虫害较少,比较常见的有叶斑病、灰霉病、蚜虫、红蜘蛛等。

1、病害防治

叶斑病和灰霉病可用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进行防治,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2、虫害防治

蚜虫可用50%抗蚜威(辟蚜雾)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灭蚜松乳油2000倍液、40%乐果或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等进行防治,每周喷1次,连续喷2-3次。乐果和氧化乐果也可用于防治红蜘蛛。

七、红萼苘麻的主要价值

红萼苘麻的茎纤幼细长,分枝很多,很适合作为吊盆栽种观赏,是优良的盆栽观花植物。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