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毛杜鹃

   2023-12-14 苗业网佚名95
核心提示:多毛杜鹃拉丁学名:RhododendronpolytrichumFang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木兰纲目:杜鹃花目科:杜鹃花科属:杜鹃花属种:

多毛杜鹃    拉丁学名:RhododendronpolytrichumFang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木兰纲    目:杜鹃花目    科:杜鹃花科    属:杜鹃花属    种:多毛杜鹃。

多毛杜鹃(RhododendronpolytrichumFang)是杜鹃花科杜鹃花属灌木,达2米,皮灰色,叶近圆形。总状伞形花序,有花7-9朵。花萼杯状。花期4月,果期7月。

多毛杜鹃生于海拔1100米的森林中。主要产于中国湖南省和广西的森林中。

一、多毛杜鹃的形态特征

多毛杜鹃是灌木,高常达2米;树皮灰色或深灰色,平滑;小枝粗壮,幼时紫色,密被褐色腺头刚毛,老枝无毛。叶革质,狭长圆形或狭长圆状椭圆形,长12-15(-20)厘米,宽4-5(-7)厘米,先端近于急尖或短渐尖,基部宽楔形或近于圆形,边缘反卷,上面暗绿色,下面淡白绿色,中脉在上面稍凹陷,下面凸起,侧脉16-18对,两面都近于明显;叶柄褐色,长约1.5-3厘米,散生褐色腺头刚毛。总状伞形花序,有花7-9朵;总轴长4-5厘米,具褐色刚毛;花梗长2.5-4厘米,密被褐色腺头刚毛;花萼杯状,外面密被刚毛;花冠管状漏斗形,长3.5-4厘米,直径约3.5厘米,近于蔷薇色,裂片5,倒卵形,长1.5厘米,顶端有缺刻;雄蕊10,不等长,长2.5-3.5厘米,花丝无毛,花药长圆形,长3毫米,紫色;子房卵球形,密被绒毛和腺体,花柱长于雄蕊,紫色,下部有长硬毛,柱头头状。蒴果长卵球形,长1.5厘米,直径8毫米,有毛宿存。花期4月,果期7月。

二、多毛杜鹃的生长环境

多毛杜鹃生于海拔1100米左右的灌木林中及山坡阔叶林中。

三、多毛杜鹃的分布范围

多毛杜鹃产湖南西南部和广西东北部。

四、多毛杜鹃的繁殖方法

1、扦插繁殖:扦插繁殖是杜鹃花栽培中应用最多的繁殖方法,一般在5-6月份剪取健壮的半木质化的新枝,长约5-8厘米,剪除下部叶片,保留顶叶2-3片作插穗,插穗基部最好用吲哚丁酸或ABT生根粉等溶液浸蘸处理,然后扦插在疏松透气、富含腐植质的酸性土壤中,温度保持在20-25℃,遮阴并经常喷雾保湿,以促进萌发新根。

2、嫩枝繁殖:嫩枝劈接对于难以成活的名贵品种如西鹃等,先剪去嫩枝约3-4厘米作接穗,将基部用利刀削成楔形,用毛鹃作砧木,采用嫩枝劈接,然后置阴棚下用塑料薄膜绑扎,并用塑料袋将接穗和砧木一起罩住保湿。

五、多毛杜鹃的栽培技术

1、肥水管理:杜鹃生长发育要求酸性土壤(土壤pH值以5.5-6.5为宜)。由于北方土壤多偏碱性,因此盆土需用腐熟的松针叶土等腐植土混合配制。杜鹃的根系为须状细根,对肥料浓度及水质的要求严格,施肥时要遵循适时适量、薄肥勤施的原则。春季开花前为促使枝叶及花蕾生长,可每月追施一次磷肥。花后施1-2次氮磷为主的混合肥料。9-10月份孕蕾期施1-2次磷肥。在生长期、开花期肥水要求较多,冬季休眠、夏季生长缓慢时要控制肥水,以防烂根。杜鹃花喜湿润和凉爽的环境,北方气候干燥,应及时浇水并喷雾,以保持较高空气湿度。浇花水以矾肥水及雨水为好,如用常用水需加入少量硫酸亚铁及食醋。也可将西瓜或西红柿切成小块施入,对于改善土质及花朵质量也有良好效果。

2、整形修剪:为加速植株盛开,杜鹃常通过摘心来促发新枝,对于花朵簇拥、影响花形的可以提早疏蕾,这样不但使当年花大色鲜,也有利于植株来年生长开花。杜鹃萌发力强,枝条严重影响植株生长发育,降低其观赏性和商品性,因此需通过修枝来调整。修枝一般在春季花谢后及秋季进行,剪去枯枝、斜枝、徒长枝病虫枝及部分交叉枝,避免养分消耗,使整个植株开花丰满。

3、花期控制:杜鹃在秋季进行花芽分化,通过冷藏和加温处理,可以人为控制花期。要使杜鹃提前开花,可将其移至温室培养,控温在20-25℃,并经常在枝叶上喷水,保持80%以上的相对湿度,这样经过一个半月即可开花。要使杜鹃延迟开花,可将形成花蕾的杜鹃,让其一直处于低温状态,保持温度2-4℃,盆干时浇水,夏秋移出室外,2周后即可开花。

六、多毛杜鹃的病害防治

1、叶肿病:发病前尤其是在抽梢展叶时可喷洒1:1:200的波尔多液,发现病叶及时摘除;发芽前可喷施0.3-0.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1:1:200的波尔多液2-3次,通常隔7-10天喷1次;发病后可喷洒65-80%代森锰锌500倍液或0.3-0.5波美度石硫合剂3-4次,隔7-10天喷1次。

2、叶斑病:叶斑病和褐斑病。于5-8月喷施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20%粉锈宁4000倍液、50%代森锰锌500倍液,隔10天喷1次,共喷7-8次,能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发展。为防止叶片黄化,还可增施硫酸亚铁。

3、币厄病:受害嫩枝叶片顶端布满稠密的白色或粉红色的螨质层,有时叶片产生螨瘿,多由蚜虫刺伤叶片感染引起。其防治方法:在清除病叶的同时,喷洒含硫酸铜的药剂;喷洒氧化乐果乳油或将呋喃丹直接放于盆内等方法都可防治蚜虫及其它刺口器的害虫。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