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南柳

   2024-02-12 苗业网佚名509
核心提示:藏南柳拉丁学名:SalixaustrotibeticaN.Chao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木兰纲目:金虎尾目科:杨柳科属:柳属种:藏南柳分布

藏南柳    拉丁学名:SalixaustrotibeticaN.Chao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木兰纲    目:金虎尾目    科:杨柳科    属:柳属    种:藏南柳    分布区域:中国西藏。

藏南柳(SalixaustrotibeticaN.Chao)是杨柳科柳属植物,藏南柳产于我国西藏东部。生于海拔3300米的山坡。灌木,高1.5米。花期8月。学名:salixaustroticaN.chao。藏南柳是杨柳科柳属下的一个种。灌木,高1.5米。

一、藏南柳的形态特征

藏南柳灌木,高1.5米。当年生小枝初被长2毫米的疏白色长柔毛,很快变为光滑。芽无毛。叶纸质,倒卵状长椭圆形,长1.5-4.5厘米,宽6-18毫米,先端钝或急尖,基部渐狭,两面被疏长柔毛,后无毛,上面绿色,下面苍白色,被白粉,中脉隆起,侧脉约5对,全缘或有不规则的腺齿;叶柄长2-6毫米,初被疏长柔毛。花序具长花序梗,下部具正常叶,花序长2.5-3.5厘米,轴无毛或近无毛;苞片倒卵状长椭圆形,先端圆形或近截形,长2.5毫米,仅边缘具缘毛;雄蕊2,长4毫米,花药黄色,花丝分离,无毛,雄花有腺体2,线形,长1毫米,背腺较纤细;子房椭圆状,长2.5毫米,无毛,密被腊粉,呈白色,花柱长1.5毫米,淡紫色,中裂,柱头2裂,裂片短,子房柄长约0.5毫米;腹腺线形,长1.2毫米。花期8月。

二、藏南柳的栽培技术

柳树种植的密度

柳树在种植的时候,不宜太稀疏,容易造成浮土现象,不能有效的改善气候条件;也不能太稠密,这样不利于柳树的生长和光合作用。所以柳树的种植密度应该为4~5米,浮动幅度不宜过大。

柳树的种植

常见的柳树种植方式有扦插繁殖,这样可以保持母树的优点。一般是在冬天的时候,将处在冬眠期的柳树枝条减下来,要保证每个枝条长度大约为17~18厘米,并且要有三个牙口以上,然后将枝条放入水中培育一段时间,大约十多天。最后将枝条插入土壤中,这样做可以提高柳树的成活率,达到70%以上,在种入土中之后要及时浇水。

柳树的灌溉

水分是柳树生长的必要条件。所以我们在种植树苗之后,要确保土壤水分充足,一般在灌溉的时候采取沟灌式的灌溉方式,这样有利于水分下渗,避免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这样会使土壤的地表营养流失,出现烂根和土壤板结现象。

柳树的施肥

要想保证土壤的营养充足,就要在种植树苗之前先做好土壤的施肥工作,保证土壤肥力。在春季种植树苗之后,在柳树周围挖环状的浅沟肥料以尿素为主,同时在沟内施入磷肥、渣肥、堆肥和农家肥。在肥料类型的选择上,如果选择根灌施肥方式则采用水溶性肥料;如果选择叶面施肥方式则选择叶面肥。

柳树的松土和除草

在种植柳树之后,要对柳树进行精心的呵护。定期松土可以保持土壤肥力,可以破除板结土壤,疏松土壤的结构,增加土壤的透气性,使树木根部顺利呼吸。另外,定期松土还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流失。定期除草可以拔去多余的杂草和苗木,防治这些杂草抢夺柳树的养分和水分,造成柳树的营养吸收不够,另外,除草可以使柳树的生长面积增加,增加柳树的光合作用,减少病虫害的侵蚀。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除草剂的时候,一定要慎重,不能让化学药物影响柳树的健康。

柳树的修枝和拔芽

一般情况下,一年苗在修剪侧枝的时候,不能将侧枝全部修剪干净,这样可能会导致柳树长歪,在修剪侧枝的时候应该有所保留;两年苗在可以在修剪的时候,将树干以上的侧枝全部修剪干净。柳树要经常进行枝干的修剪,这样可以避免多余的枝干吸收养分,保证主干的营养能够充分,提高柳树的整体透光性和透气性。经常修剪枝干也可以使柳树长成好的形状。

三、藏南柳的生长环境

藏南柳生长于海拔3300米的山坡。

四、藏南柳的分布范围

藏南柳产自西藏东部。模式标本采自墨脱县多雄拉山。

五、藏南柳的主要价值

木材轻软,纹理较直,结构较细,可供建筑、家具和农具或火柴杆用;枝条可供编织物用;嫩叶可作饲料;为速生的重要用材柳树之一,并为观赏树种和早春蜜源植物。

清热解毒;祛风除湿。主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腺腮炎;黄疸性肝炎;盆腔炎;肾炎;疮疖;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

主治急性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咽喉炎,盆腔炎,肾炎,疮疖。用藏南柳叶浸膏(每100公斤柳叶,可提7.5~10公斤浸膏)。制成片剂,每次服3~5片(每片0.5克),每日4~6次。

治黄疸型肝炎:鲜白柳芽3钱,开水沏,当茶饮(亦可与红糖同服)。

治风湿性关节炎初起:藏南柳芽5钱,水煎服。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