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园艺知识

   2017-03-23 园林网佚名956
核心提示:第一章 花卉的分类第一节 花卉的含义一、花卉的含义和范围:花 卉的定义包括狭义与广义两个方面,狭义概念:“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卉”是草本植物的总称,狭义的花卉,仅指草本的观花植物和观叶植物。但随着人

花卉的含义和范围:花 卉的定义包括狭义与广义两个方面,狭义概念:“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卉”是草本植物的总称,狭义的花卉,仅指草本的观花植物和观叶植物。但随着人类生 产水平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随着国际文化艺术的相互交流与渗透,花卉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因此,广义的花卉,指凡是具有一定观赏价值,并经过一定技艺进 行栽培管理和养护的植物,有观花的(如月季、牡丹等)、观叶的(如蕨类、吊兰等)观芽的(如银芽柳的银白色绒芽)、观茎的(如紫竹、斑竹、红瑞木等)、观 果的(如佛手、观赏西葫芦等)和观根的(如水杉的气生根、木棉的板根等),也有欣赏其姿态(如盆景、根雕等)或闻其香的(如玫瑰、兰花等等);从低等植物 到高等植物,从水生到陆生,气生;有的匍匐矮小,有的高大直立;有草本也有木本,有灌木、乔木和藤本,应有尽有,种类繁多,都包括在花卉范围之中。温室中 盆栽观赏的灌木、果树现在也纳入了广义的花卉的概念中。

二、花卉的作用:

(一)花卉是绿化、美化、彩化、香化的重要材料之一:花卉种 类繁多,用途广泛。在园林绿化中是绿化、美化、彩化、香化的重要材料。它可以用作盆栽和地植。盆栽装饰厅堂,布置会场、点缀房间。地第一章 花卉的分类

第一节 花卉的含义

一、栽布置花坛,花境、花 带等。丛植或孤植来强调出入口和广场的构图中心,点缀建筑物、道路两旁、拐角和林缘,在烘托气氛、丰富景观方面有它独特的效果。花卉能给人们创造一个幽 美、清新、舒适的工作、生活和休息的环境,给人以美的享受,陶冶人的情操,增进人们的身心健康。

花卉还多应用于各种重大节日、各类展览会和各种会议的装饰和布置,增添欢快和喜庆的气氛。如“五一”、“十一”、元旦、春节,街头巷尾用花卉点缀,增加了节日的气氛。1999年的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简直成了花的海洋,花的世界。

(二)在人民文化生活中的作用:随 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花卉的需求也日益迫切,花卉已经成了现代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消费品之一,花卉除了大量应用于园林绿化外,还 可以用来进行厅堂布置、室内装饰,使人们足不出户,即可领略大自然的风光。也可以用作盆花、切花。花卉美化了人们的生活环境,增加人们的审美情趣,提高了 人们的文化生活水平。

花卉在外事活动、亲朋交往过程中,具有联络感情、增进友谊,促进科学文化交流的作用。

另外丰富的花卉种类以及其中存在的科学奥妙,为人们了解自然、增长科学知识、进行教学(品种园)和科学研究提供了条件。

(三)在经济生产的作用:花 卉不仅具有美化环境、提高文化生活水平的作用,同时,还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如盆花生产、鲜切花生产、种子、球根、花苗等的生产,经济效益远远超过一般的 农作物、水果、蔬菜,鲜切花一般每公顷产值在15万—45万元以上,春节盆花一般在45万----75万元以上,种苗生产的效益会更高,所以,花卉生产是 一项重要的经济来源。花卉还能出口换取外汇,如漳州水仙、兰州百合、云南山茶、荷兰的郁金香、风信子,日本的百合、菊花、香石竹、月季等,花卉已成了高效 农业之一,经济效益高,已发展成为重要产业,创造了较高的利润。

另外,多数花卉都有多种用途,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如鸡冠花、桔梗、荷花、芍药 等,它们的根,茎、叶或者花都能入药,是很好的药用植物。有些种类,如米兰、白兰,茉莉、珠兰、等,它们花香馥郁,可熏茶。有些种类玫瑰,晚香玉等能提取 芳香油、香精等。还有很多种花卉可食用,如菊花、百合、金针菜、菊花脑等。也有的是造纸、制麻的原料。随着社会消费的不断提高,花卉的商品价值也越来越 大。

花卉的种类繁多,分布范围也很广,由于各地气候条件各异,其栽培方法及利用方式也不同。为了便于掌握花卉的繁殖、栽培及利用,按其生态习性和栽培应用特点的分类方法应用最为广泛,还有依据花卉原产地的分类方法等等。下面分述之。

第二节 依生态习性和栽培应用特点的分类

一、依生活型与生态习性的分类

(一)露地花卉:在自然条件下,在露地完成其整个生命周期的花卉。

1.一年生花卉:在一年内完成其生长、发育、开花、结实、直至死亡的生命周期。即春天播种、夏秋开花、结实、后枯死。故又称春播花卉。如鸡冠花、波斯菊、硫华菊、翠菊、百日草、万寿菊、孔雀草、茑萝、千日红、麦杆菊、一串红、半支莲、五色草大花秋葵、藿香蓟、凤仙花等。

2.二年生花卉:在二年内完成其生长、发育、开花、结实、直至死亡的生命周期。即秋天播种、幼苗越冬、翌年春夏开花、结实、后枯死,故又称秋播花卉。如金鱼草、三色堇、桂竹香、羽衣甘蓝、金盏菊、雏菊、风铃草、须苞石竹、矮雪轮、矢车菊等。

3.多年生花卉:指这种花卉它的地下茎和根连年生长,地上部分多次开花、结实,即其个体寿命超过两年。又因其地下部分的形态不同,可分为两类。

(1) 宿根花卉:地下部分的形态正常,不发生变态现象;地上部分表现出一年生或多年生性状,如菊花、蓍草属、紫菀属、金鸡菊、宿根天人菊、、金光菊、紫松果菊、 一枝黄花、蛇鞭菊、芍药、乌头、耧斗菜、铁线莲、荷苞牡丹、蜀葵、福禄考、剪秋罗、随意草、桔梗、沙参、费菜、鸢尾属、射干、火炬花、萱草、玉簪、万年 青、吉祥草、麦冬、沿阶草等。

(2)球根花卉:地下部分的根或茎发生变态,肥大呈球状或块状等,如郁金香、风信子、葡萄风信子、贝母、百合、绵枣 儿、大花葱、铃兰、秋水仙、白芨、水仙、石蒜、葱兰、韭兰、晚香玉、唐菖蒲、球根鸢尾、火星花、番红花、美人蕉、大丽花、花毛茛、红花酢浆草,因其形态不 同,可分为以下几类:鳞茎类、球茎类、块茎类、根茎类、块根类。

4.水生花卉:指生长在水中或沼泽地或耐水湿的花卉。常见的如荷花、睡莲、萍蓬草、芡、千屈菜、菖蒲、黄菖蒲、香蒲、水葱、凤眼莲等。

5.岩生花卉:指耐旱性强,适合在岩石园栽培的花卉,如虎耳草、香堇、蓍草、景天类等。

6. 草坪地被花卉:主要指覆盖地表面的低矮的、具匍匐状、质地优良、扩展性强禾本科植物、莎草科植物以及一些多年生适应性强的其它草本植物和茎叶密集的低矮灌 木、竹类、藤本植物等。如结缕草、马尼拉、细叶结缕草、狗牙根、百慕达、天堂草、假俭草、早熟禾、高羊茅、紫羊茅、匍匐剪股颖(四季青)、黑麦草、多年生 黑麦草、白三叶、红三叶、马蹄金等。

(二)温室花卉:原产热带、亚热带及南方温暖地区的花卉,在北方寒冷地区栽培必须在温室内培育,或冬季须在温室内保护越冬。通常可分为下面几类。

1.一、二年生花卉:如瓜叶菊、蒲包花、彩叶草、报春花等。

2.宿根花卉:如非洲紫罗兰、鹤望兰、百子莲、非洲菊、花叶竹芋、蜘蛛抱蛋等。

3.球根花卉:如仙客来、香雪兰、马蹄莲、大岩桐、球根秋海棠、彩叶芋等。

4.兰科植物:依其生态习性不同,又可分为地生兰类:如春兰、蕙兰、建兰、墨兰、寒兰等;附生兰类:如卡特兰、蝴蝶兰、石斛、兜兰等。

5.多浆植物:指茎叶具有特殊贮水能力,呈肥厚多汁变态状的植物,并能耐干旱。如仙人掌、蟹爪兰、昙花、芦荟、绿铃、生石花、玉米石、龙凤木、龙舌兰等。

6.蕨类植物:又称羊齿植物,如铁线蕨、肾蕨、巢蕨、鹿角蕨等。

7.食虫植物:如猪笼草、捕蝇草、瓶子草等。

8.凤梨科植物:如彩叶凤梨、虎纹凤梨、金边凤梨、筒凤梨等。

9.草木本植物:又称亚灌木花卉,如倒挂金钟、香石竹、天竺葵、竹节海棠等。

10.花木类:如一品红、龙血树、龟背竹、米仔兰、珠兰等。

11.水生花卉:如王莲、热带睡莲。

二、依花期分类:此分类根据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气候特点,从传统的二十四节气的四季划分法出发,依据诸多花卉开花的盛花期进行分类。

(一)春季花卉:指2—4月期间盛开的花卉,如金盏菊、虞美人、郁金香、花毛茛、凤信子、水仙等。

(二)夏季花卉:指5—7月期间盛开的花卉,如凤仙花、金鱼草、荷花、火星花、芍药、石竹等。

(三)秋季花卉:指在8—10月期间盛开的花卉,如一串红、菊花、万寿菊、石蒜、翠菊、大丽花等。

(四)冬季花卉:指在11月至翌年1月期间开花的花卉。因冬季严寒,长江中下游地区露地栽培的花卉能花朵盛放的种类稀少,常用观叶花卉取而代之,如羽衣甘蓝、红叶甜菜。温室内开花的有多花报春、鹤望兰等。

三、依观赏部位分类:按花卉可观赏的花、叶、果、茎等器官进行分类。

(一)观花类:以观花为主的花卉,欣赏其色、香、姿、韵。如虞美人、菊花、荷花、霞草、飞燕草、晚香玉等。

(二)观叶类:观叶为主,花卉的叶形奇特,或带彩色条斑,富于变化,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如龟背竹、花叶芋、彩叶草、五色草、蔓绿绒、旱伞草、蕨类等。

(三)观果类:植株的果实形态奇特、艳丽悦目,挂果时间长、且果实干净,可供观赏。如五色椒、金银茄、冬珊瑚、金桔、佛手、乳茄、气球果等。

(四)观茎类:这类花卉的茎、分枝或带有叶常发生变态,表现出婀娜多姿,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如仙人掌类,竹节蓼、文竹,光棍树等。

(五)观芽类:主要观赏其肥大的叶芽或花芽,如结香、银芽柳等。

(六)其它:有些花卉的其他部位或器官具有观赏价值,如马蹄莲观赏其色彩美丽、形态奇特的苞片;海葱则观赏其硕大的绿色鳞茎。

四、依经济用途分类

(一)药用花卉:芍药、桔梗、麦冬、贝母、百合、石斛等。

(二)香料花卉:如薄荷、晚香玉、香堇、玉簪、香雪兰、等。

(三)食用花卉:如百合、菊花脑、黄花菜、落葵、藕、芡等。

(四)其它有经济价值的花卉:可生产纤维、淀粉及油料的花卉,如黄秋葵、鸡冠花、扫帚草、含羞草、马蔺、蜀葵等。

五、依园林用途分类

(一)花坛花卉 (二)盆栽花卉 (三)室内花卉

(四)切花花卉 (五)观叶花卉 (六)荫棚花卉

六、依自然分布的分类

(一)热带花卉 (二)温带花卉 (三)寒带花卉 (四)高山花卉

(五)水生花卉 (六)岩生花卉 (七)沙漠花卉

七、依栽培方式分类

(一)露地花卉 (二)温室花卉 (三)切花栽培 (四)促成栽培

(五)抑制栽培 (六)无土栽培 (七)荫棚栽培 (八)种苗栽培

第三节 依花卉原产地的分类

一、中国气候型:亦称大陆东岸气候型:这一气候型的特点是夏热冬寒,年内温差较大,夏季降水量较多。属此气候型的地区有:中国的大部分、日本、北美东部、巴西南部、大洋洲东部、非洲东南部等地。依冬季气温的高低可分为温暖型及冷凉型。

(一)温暖型:包括中国长江以南、日本南部、北美东南部等地,原产的花卉有:中国石竹、福禄考、天人菊、美女樱、矮牵牛、半支莲、凤仙花、麦杆菊、一串红、报春花、非洲菊、百合、石蒜、马蹄莲、唐菖蒲等。

(二)冷凉型:包括中国北部、日本东北部、北美东北部等地,原产的花卉有:翠菊、黑心菊、荷包牡丹、芍药、菊花、荷兰菊、金光菊等。

二、欧洲气候型:亦 称大陆西岸气候型,特点是冬季温暖;夏季凉爽,一般气温不超过15—17℃;降水量较少但四季较均匀。属此气候型的地域有:欧洲大部分、北美西海岸中部、 南美西南部、新西兰南部等地;原产的花卉有:雏菊、矢车菊、剪秋罗、紫罗兰、羽衣甘蓝、三色堇、宿根亚麻、喇叭水仙等。

三、地中海气候型:以 地中海沿岸气候为代表,其特点是自秋季至次年春末降雨较多;冬季无严寒,最低温度为6—7℃;夏季干燥、凉爽,极少降雨,为干燥期,气温为20—25℃。 多年生花卉常成球根状态。属于该气候型的地区有南非好望角附近、大洋洲和北美的西南部,南美智利中部、北美洲加利福尼亚等地。原产这些地区的花卉有:风信 子、郁金香、水仙、香雪兰、蒲包花、天竺葵、君子兰、鹤望兰等。

四、墨西哥气候型:又称热带高原气候型,特点是周年温度约14—17℃, 温差小、降雨量因地区不同,有的雨量充沛均匀,也有集中在夏季的。属该气候型的地区除墨西哥高原之外,尚有南美洲的安弟斯山脉,非洲中部高山地区、中国云 南省等地。主要花卉有大丽花、晚香玉、百日草、一品红、球根秋海棠、金莲花等。

五、热带气候型:该气候型的特点是常年气温较高,约30℃左 右,温差小;空气湿度较大;有雨季与旱季之分。此气候型又可区分为二个地区:(一)亚洲、非洲、大洋洲的热带地区,原产该地的花卉有:鸡冠花、凤仙花、蟆 叶秋海棠、彩叶草、虎尾兰、万带兰、非洲紫罗兰、猪笼草等。(二)中美洲和南美洲热带地区:原产该地的花卉有:紫茉莉、大岩桐、椒草、美人蕉、竹芋、水塔 花、卡特兰、朱顶红等。

六、沙漠气候型:该气候型的特点是,周年气候变化极大,昼夜温差也大,降雨少,干旱期长;多为不毛之地,土壤质地多为沙质或以砂砾为主。属该气候型的地区有非洲、大洋洲中部、墨西哥西北部及我国海南岛西南部;原产花卉有:仙人掌类、芦荟、龙舌兰、龙须海棠、伽蓝菜等多浆植物。

七、寒带气候型:气 候特点是气温偏低,尤其冬季漫长寒冷;而夏季短暂凉爽,植物生长期只2—3个月。我国西北、西南及东北山地一些城市,地处海拔1000m以上也属高寒地 带,栽培花卉时要照顾到气候型的因素。属该气候型地区有阿拉斯加、西伯利亚、斯堪的纳维亚等寒带地区及高山地区。主要的花卉有雪莲、细叶百合、绿绒蒿、镜 面草、龙胆等

第二章 花卉的生长与发育:植 物种类的不同,它们的生长发育类型和对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也不相同。只有充分调查清楚每种植物生长发育的特点,以及所需要的环境条件,才能创造和运用相应 的栽培技术措施,达到人们改造植物、利用植物的预期目的。当前国际花卉生产中广泛采用的电照生产、遮光处理、种子和球根的低温处理等技术措施,都是在充分 了解和掌握某些花卉生长发育特点的基础上制定的栽培措施,这些都大大提高了花卉生产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所以,了解和掌握花卉生长发育规律是花卉工作者 首要的任务,也是花卉栽培和应用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花卉生长发育的特性

一、花卉生长发育的规律性:花卉同其它植物一样,无论 是从种子到种子或从球根到球根,在一生中既有生命周期的变化,又有年周期的变化。在个体发育中,多数种类经历种子休眠和萌发、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三大时期 (无性繁殖的种类可以不经过种子时期),上述各个时期或周期的变化,基本上都遵循着一定的规律性,如发育阶段的顺序性和局限性等等。由于花卉种类繁多,原 产地的生态环境复杂,常形成众多的生态类型,其生长发育过程和类型以及对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也比其它植物繁多而富于变化。不同种类花卉的生命周期长短差距 甚大,一般花木类的生命周期从数年至数百年,如牡丹的生命周期可达300-400年之久;草本花卉的生命周期短的只有几日(如短命菊),长至1年、2年和 数年(如翠菊、万寿菊、凤仙花、须苞石竹、蜀葵、毛地黄、金鱼草、美女樱、三色堇等)。

花卉同其它植物一样,在年周期中表现最明显的有两个阶 段,即生长期和休眠期的规律性变化。但是,由于花卉种和品种极其繁多,原产地立地条件也极为复杂,同样年周期的情况也多变化,尤其是休眠期的类型和特点有 多种多样:一年生花卉由于春天萌芽后,当年开花结实而后死亡,仅有生长期的各时期变化,因此年周期即为生命周期,较短而简单;二年生花卉秋播后,以幼苗状 态越冬休眠或半休眠;多年生的宿根花卉和球根花卉则在开花结实后,地上部分枯死,地下贮藏器官形成后进入休眠进行越冬(如萱草、芍药、鸢尾以及春植球根类 的唐菖蒲、大丽花、荷花等)或越夏(如秋植球根类的水仙、郁金香、风信子等,它们在越夏中进行花芽分化),还有许多常绿性多年生花卉,在适宜环境条件下, 几乎周年生长保持常绿而无休眠期,如万年青、书带草和麦冬等等。

人们早已知道植物生长到一定大小或株龄时才能开花,并把到达开花前的这段时期 称为“花前成熟期”或“幼期”(在果树学和树木学中称为“幼年期”),这段时期的长短因植物种类或品种而异。花卉不同种或品种间的花前成熟期差异很大,有 的短至数日,有的长至数年乃至几十年,如矮牵牛,在短日照条件下,于子叶期就能诱导开花;瓜果类的落花生在种子中花芽原基已经形成;红景天的不同品种间的 花前成熟期具明显差异,据德国的W拉杰(Watler Runger)实验,在同样条件下(发芽后同时进行短日照处理)“Goldrand”品种花前成熟期的平均对生叶数为11.3,而“A.Gr.aser” 则为4.2,这说明后者花前成熟期很短;唐菖蒲早花品种一般种植后90天就可开花,而晚花品种需要120天;瓜叶菊播种后需经过8个月才能开花;牡丹播种 后需3-4年甚至4-5年才能开花;有些木本观赏树更长,可达20-30年,如欧洲冷杉为25-30年,欧洲落叶松为10-15年。一般来讲,草本花卉的 花前成熟期短,木本花卉的花前成熟期较长。

二、各类花卉的生育特点:植物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年复一年的重复着萌芽、生长、开花、结实、芽 或贮藏器官的形成和休眠等变化,然后逐渐衰老而死亡(一年生植物在当年内开花结实后迅速死亡)。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中,不仅逐渐认识和掌握了 植物的上述发育过程的规律,而且随着生物学科和实验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于植物的许多重要发育过程,如开花、休眠等过程的了解已进入到生理生化机理和分子生 物学的水平,还找到了不少人为控制某些发育过程的方法和措施,并应用于生产实践中,如种子春化处理、球根低温贮藏、花期控制等等。但是,植物生育过程是极 为复杂的生命现象,不仅与植物整体的生理密切相关,还时常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因此,至今人们还没有对植物每个发育过程的性质和机理都已了解和掌握,比 较清楚和确实掌握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春化作用:某些植物在个体生育过程中要求必须通过一个低温周期,才能继续下一阶段的发育, 即引起花芽分化,否则不能开花。这个低温周期就叫春化作用,也称感温性。植物通过该阶段所要求的主要外界环境条件是低温作用,而不同植物所要求的低温值和 通过的低温时间各不相同。依据要求低温值的不同,可将花卉分为三种类型:

1.冬性植物 这一类植物在通过春化阶段时要求低温,约在0-10℃的温度下,能够在30-70天的时间内完成春化阶段。在近于0℃的温度下进行得最快。有人称这类植物为春化要求性植物。

二 年生花卉,如月见草、毛地黄、毛蕊花等为冬性植物。在秋季播种后,以幼苗状态度过严寒的冬季,满足其对低温的要求而通过春化阶段,使植物正常开花。这些植 物若在春季气温已暖时播种,便不能正常开花,因其未经低温的春化阶段。但若春季播种前经过人工春化处理,可使它当年开花,但缺点是植株矮小,花梗太矮,若 作为切花是不利的。

对于二年生花卉如需在春季播种时,应于早春开冻后及早播种,可得较好的效果,也可开花,但不及秋播的好。如延误播种,对开花则不利。罂粟、虞美人、蜀葵及香矢车菊等,如春播,时间应当更早,否则开花极为不良。

早春开花的多年生花卉也为冬性植物,这些植物通过春化阶段也要求低温(如鸢尾、芍药等)。

2.春性植物 这一类植物在通过春化阶段时,要求的低温值(5-12℃)比冬性植物高,也就是说,需要较高的温度诱导才能开花,同时完成春化作用所需要的时间亦比较短,约为5-15天。一年生花卉和秋季开花的多年生花卉为春性植物。

3. 半冬性植物 在上述两种类型之间,还有许多种类,在通过春化阶段时,对于温度的要求不甚敏感,这类植物在15℃的温度下也能够完成春化作用,但是,最低温度不能低于 3℃,其通过春化阶段的时间是15-20天。在花卉栽培中,不同品种间对春化作用的反应性也有明显差异,有的品种对春化要求性很强,有的品种要求不强,有 的则无春化要求。

不同的花卉种类通过春化阶段的方式也不相同,通常有两种方式,以萌芽种子通过春化阶段的称种子春化;以具一定生育期的植物体通 过春化阶段的称植物体春化。多数花卉种类是以植物体方式通过春化阶段的,如紫罗兰、六倍利等。而种子春化的种类至今还不太清楚。据日本农学博士阿部定夫等 人指出,栽培经过低温催芽的香豌豆种子可以提前开花。

(二)光周期作用

光周期是指一日中日出日落的时数(也即一日的日照长度)或 指一日中明暗交替的时数。植物的光周期现象则指光周期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反应,它是植物生育中一个重要的因素,不仅可以控制某些植物的花芽分化及其发育开放 过程(称做成花),而且还影响植物的其它生长发育现象,如分枝习性,块茎、球茎、块根等地下器官的形成以及其它器官的衰老、脱落和休眠,所以光周期与植物 的生命活动有密切的关系。

通过一系列研究发现,各种植物成花所需要的日长条件不同,也就是说各种植物都依赖于一定的日照长度和相应的黑夜长度 的相互交替,才能诱导花的发生和开放。因此常依据植物对日长条件的要求可划分为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和中性植物。长日照和短日照的极限以每天日照长度超 过12小时的为长日照植物,不足12小时的则为短日照植物。

1.长日照植物:这类植物要求较长时间的光照才能成花。一般要求每天有14-16小时的日照,可以促进开花,若在昼夜不间断的光照下,能起更好的促进作用。相反,在较短的 日照下,便不开花或延迟开花。二年生花卉秋播后,在冷凉的气候条件下进行营养生长,在春天长日照下迅速开花。瓜叶菊、紫罗兰于温室内栽培时,通常7-8月 播种,早春1、2月便可开花,若迟至9、10月播种,在春季长日照下也可开花,但因植株未及充分成长而变得很矮小。

早春开花的多年生花卉,如锥花福禄考在冬季低温条件下满足其春化要求,也在春季长日照下开花。

2. 短日照植物:这类植物要求较短的光照就能成花。在每天日照为8-12小时的短日照条件下能够促进开花,而在较长的光照下便不能开花或延迟开花。一年生花卉在自然条件 下,春天播种发芽后,在长日照下生长茎、叶,在秋天短日照下开花繁茂。若春天播种较迟,当进入秋天后,虽植株矮小,但由于在短日照条件下,仍如期开花。如 波斯菊通常4月份播种,9月中旬开始开花,株高可达2m,如迟至6、7月份播种,至9月中旬仍可开花,但株高仅1m。

秋天开花的多年生花卉多属短日照植物,如菊花、一品红等在短日照下方能开花,因此为使它们在“十一”国庆节开花,必须进行遮光处理。

3.中性植物:这类植物在较长或较短的光照下都能开花,对于光照长短的适应范围较广。大约在10-16小时光照下均可开花,这类花卉有:大丽花、香石竹、扶桑、非洲紫罗兰、花烟草、非洲菊等等。

但是荷兰的维恩(R.V.D.Veen)和梅杰(G.Meijer)及日本某些教授都认为上述假定极限是不确切的,并指出应按照临界日照长度划分为宜,临界日照长度即为能诱导开花的日照长度。并根据临界日照长度的不同,将植物分成下列6种类型。

1.短日照植物 即指植物在少于临界日照长度下进行花芽分化的植物。如为一年生草花的凤仙花和波斯菊、牵牛、金莲花、冬性金鱼草等。

2.长日照植物 即指植物在长于临界日照长度下进行花芽分化的植物。如为二年生花卉的金盏菊、矢车菊、天人菊、罂粟等。

3.中性植物 不受日照长短影响而开花的植物。如紫茉莉属植物。

4.定日或中间性植物 在短日照或长日照下都不进行花芽分化,必须在特定的日照长度下才进行花芽分化。

5.长短日照植物 花原基在长日照下形成,在短日照下花原基才能发育成花。如翠菊,在长日照过程中形成花芽和莲座,并开始伸长,如继续用长日照,莲座则继续伸长。如改用短日照,莲座则停止伸长,提前开花。

6.短长日照植物 花原基在短日照下形成,在长日照下才能开花者。如大花天竺葵及风铃草,只有当短日照周期之后跟随着另一个长日照周期才能被诱导开花。

不同品种的花卉对日照长度的反应也不相同。根据日本冈田1957年对于菊花开花温度和日照长度影响的调查,在6个品种群中,花芽分化和花蕾发育对光周期的要求分为:①短日,短日;②中性,中性;③中性,短日;④短日,中性等4个类型。

植物的春化作用和光周期反应两者之间有密切的关系,既相互关联又可相互取代。许多春化要求性植物,往往对光周期反应也很敏感,如不少长日照植物,如果在高温下,即使在长光照条件下也不会开花或大大延迟花期,这是由于高温“抑制”了长光照对发育影响的缘故。

一般在自然条件下,长日和高温(夏季)、短日和低温(冬季)总是相互伴随着关联着。另外,短日照处理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代替某些植物的低温要求;,在某些情况下,低温也可以代替光周期的要求,因此应当把光周期和温度因子结合起来分析问题。

第二节 花芽分化:花 芽分化和发育在植物一生中是关键性的阶段,花芽的多少和质量不但直接影响观赏效果,而且也影响到花卉事业的种子生产。因此,了解和掌握各种花卉的花芽分化 时期和规律,确保花芽分化的顺利进行,对花卉栽培和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不少国家在花卉生产上广泛采用遮光生产(短日照处理)、电照生产、移地栽培等等 技术措施,对菊花、一品红、兰花等花期控制,进行周年生产,达到周年供应的目的,这是正确掌握每种花卉花芽分化规律,制定合理栽培技术的结果。

一、花芽分化的理论:近 年来,随着花卉生产事业的迅速发展,大大促进了植物开花生理学科的研究和发展,不少中外学者多方面探讨有关花芽分化的机理问题并发表了不少有关的学说,如 碳氮比(C/N)学说,“促花激素”学说等等,这些理论都对进一步促进花卉学及花卉生产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碳、氮比学说,即认为 花芽分化的物质基础是植物体内醣类(即碳水化合物)的积累,并以C-N率来表示。这种学说认为植物体内含氮化合物与同化醣类含量的比例,是决定花芽分化的 关键,当醣类含量比较多,而含氮化合物少时,可以促进花芽的分化。中外学者都支持这一观点。从多数试验结果和事实证明:C-N率对于花芽分化有其特殊的重 要性。在同化养分不足的情况下,也就是营养物质供应不足时,花芽分化将不能进行,即使有分化,其数目也甚少。一些花序花数较多的种类,特别是一些无限花序 的花卉,在开花过程中,通常基部的花先开,花形也最大,愈向上部,花形渐小,至最上部,花均发育不全,花芽停止分化,这说明同化养分的多少决定花芽分化与 否和开花的数目。同化养分的多少,也决定花的大小,如在菊花、芍药、香石竹的栽培中,为使花朵增大,常将一部分花芽疏去,以便养分集中于少数花中,使花朵 增大。

“成花素”(也可称开花激素)学说则认为花芽分化是由于成花素的作用,认为花芽的分化是以花原基的形成为基础的,而花原基的发生则是由 于植物体内各种激素趋于平衡所导致。形成花原基以后的生长发育速度也主要受营养和激素所制约。综合有关的研究和报道,目前都广泛认为花原基的发生与植物体 内的激素有重要关系。但有关成花素的形成、运转机理至今尚未搞清,有待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除上述学说外,也有一些研究认为植物体内有机酸含量及水分的多 少,也与花芽分化有关。不管哪一种学说,根据研究的结果都承认这样一点,即花芽分化必须具备组织分化基础、物质基础和一定的外界条件,也就是说,花芽分化 是在内外条件综合作用下产生的,而物质基础是首要因素,激素和一定的外界环境因子则是重要条件。

二、花芽分化的阶段:当植物进行一定 营养生长,并通过春化阶段及光照阶段后,即进入生殖阶段,营养生长逐渐缓慢或停止,花芽开始分化,芽内生长点向花芽方向形成,直至雌、雄蕊完全形成为止。 整个过程可分为生理分化期、形态分化期和性细胞形成期,三者顺序不可改变,缺一不可。生理分化期是在芽的生长点内进行生理变化,通常肉眼无法观察;形态分 化期进行着花部各个花器的发育过程,从生长点突起肥大的花芽分化初期,至萼片形成期、花瓣形成期、雄蕊形成期和雌蕊形成期。有些花木类其性细胞形成期是在 第二年春季发芽以后、开花之前才完成。如樱花、八仙花等。

三、花芽分化的类型:

由于花芽开始分化的时间及完成分化全过程所需时间的长短不同(随花卉种类、品种、地区、年份及多变的外界环境条件而异),可分以下几个类型:

(一)夏秋分化类型:花 芽分化一年一次,于6-9月高温季节进行,至秋末花器的主要部分已完成,第二年早春或春天开花。但其性细胞的形成必须经过低温。如许多木本类的花卉,风信 子如牡丹、丁香、梅花、榆叶梅等等。球根类花卉也在夏季较高温度下进行花芽分化,如郁金香、风信子水仙等秋植球根在进入夏季后,地上部分全部枯死,进入休 眠状态停止生长,花芽分化在夏季休眠期间进行,此时温度不宜过高,超过20℃,花芽分化则受阻,通常最适温度为17-18℃,但也视种类而异。春植球根则 在夏季生长进行分化。

(二)冬春分化类型:原产温暖地区的某些木本花卉及一些园林树种多属此类型。如柑桔类从12-3月完成,特点是分化时间短并连续进行。一些二年生花卉和春季开花的宿根花卉仅在春季温度较低时期进行。

(三)当年一次分化的开花类型:一些当年夏秋开花的种类,在当年枝的新梢上或花茎顶端形成花芽。如紫薇、木槿、木芙蓉等以及夏秋开花的宿根花卉,如萱草、菊花、芙蓉葵等,基本属此类型。

(四)多次分化类型:一 年中多次发枝,每次枝顶均能形成花芽并开花。如茉莉、月季、倒挂金钟、香石竹等四季性开花的花木及宿根花卉,在一年中都可继续分化花芽,当主茎生长达一定 高度时,顶端营养生长停止,花芽逐渐形成,养分即集中于顶花芽。在顶花芽形成过程中,其它花芽又继续在基部生出的侧枝上形成,如此在四季中可以开花不绝。 这些花卉通常在花芽分化和开花过程中,其营养生长仍继续进行。一年生花卉的花芽分化时期较长,只要在营养生长达到一定大小时,即可分化花芽而开花,并且在 整个夏秋季节气温较高时期,继续形成花蕾而开花。决定开花的早迟依播种出苗时期和以后生长的速度而定。

(五)不定期分化类型:每年只分化一次花芽,但无一定时期,只要达到一定的叶面积就能开花,主要视植物体自身养分的积累程度而异,如凤梨科和芭蕉科的某些种类。

四、各类花卉的花芽分化实例:

万寿菊高温下,仅在短日照下开花;12-13℃条件下,仅在长日照下开花。

百日草短日照下,花芽形成得早,但是花朵小而茎细,植株分枝不多;长日照下虽然开花迟,但株丛紧密,花朵也大。

香堇在短日照和低温条件下,促进花芽的形成。

大岩桐花芽的形成没有特定的日照和低温的要求。植株成长后,花芽开始形成,因此,生长愈迅速,开花愈早。温度低,生长缓慢时,侧枝增多,花数也相应增多。

映山红短日照条件下,促进花芽的形成,但品种之间有差异。40-50天左右的短日照,效果最好。花芽形成的适温也因品种而异,有些品种在高温下促进花芽的形成,而有些品种在不太高的温度下可促进花芽的形成。

报春花在低温下,无论长日照或短日照均可开花,但是温度高时,仅在短日照下开花。

大丽花在10-12小时短日照下,花芽发育速度快,开花也早。长日照下,侧枝多,花也多,但是,花的发育比较慢。在短日照下,生育结束得早也能促进块根的形成。

叶子花在高温和短日照下进行花芽分化,但在15℃条件下,无论在长日照或短日照下都能进行花芽分化。经过赤霉素处理,在长日照和低温下,能促进花芽分化,但在短日照下无效果。

表2-1 花卉的花芽分化条件

种 类

花芽分化适温(℃) 花芽伸长适温(℃) 其 它 条 件

郁金香

20 9

风信子

25-26 13

喇叭水仙

18-20 5-9

麝香百合

2-9 20-25(花序完全形成)

球根鸢尾

13

唐菖蒲

10以上 花芽分化和发育要求较强光照

小苍兰

5-20 分化时要求温度范围广

旱金莲

15 17-18℃,长日照下开花,超过20-21℃不开花

菊花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