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槐的特征和繁殖育苗方法及病虫害防治

   2019-05-03 苗业网佚名1577
核心提示:一、黄花槐的植物学特征黄花槐是常绿小乔木,高3-5m。叶互生,偶数羽状复叶,小叶7-9,长椭圆形或卵形,先端圆,微凹,基部圆,

黄花槐

一、黄花槐的植物学特征

黄花槐是常绿小乔木,高3-5m。叶互生,偶数羽状复叶,小叶7-9,长椭圆形或卵形,先端圆,微凹,基部圆,常偏斜,背灰绿色,有短毛;总状花序腋生,花金黄色或深黄色,花冠大;荚果扁平,长条形。花期9-12月,果期春季

二、黄花槐的繁殖方法

1、播种:黄花槐在春、秋两季均可进行,以春播者发芽率较高,所用种子愈新鲜愈好。播前需用60℃热水浸种;播种后覆土2cm厚,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1周之后即可破土出苗。出苗后可3-4天浇水1次,视幼苗生长情况施薄肥2-3次,翌年春天再移栽1次。

2、扦插:黄花槐在春、夏、秋三季都可,但以春季扦插成活率最高。冬末春初,在黄花槐叶芽未萌动之前,选取生长健壮的一年生枝条,切成约20cm长的节段,用ABT 2号生根粉50mg/L水溶液浸枝条2小时后扦插成活率较高。扦插后要注意遮阳,保持土壤湿润。扦插土壤以排水良好的培养土或沙质壤土为最佳。约2个月后,扦插黄花槐的枝条就可生根成活,此时可陆续移栽或出苗。另外移栽后的黄花槐残留地下的根也能重新萌发生长成新的植株,根据黄花槐这一特点,春季也可用黄槐根作为插条进行扦插,其成活率及生长速度均比枝条扦插者要高和快。

三、黄花槐育苗

1、苗圃的选择:黄花槐苗圃地的土壤至少要有40-50cm深,土壤肥沃。黄花槐喜光但不耐水渍,应选择在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地方,不宜选取过于低洼和积水处。

2、施肥、除草:黄花槐对土壤肥力要求不高,但作商品化生产,要培育健壮苗木就应注重施肥,移植时施基肥,后每月追肥1次,可用复合肥或各种饼肥(大豆、芝麻等),饼肥先沤制15-20天,取上部澄清液,兑水7-8倍浇施。每年松土除草3-4次,以促进根系展开。

3、移植:黄花槐一般在春季移植,挖好定植穴(50cm×50cm×50cm),先施基肥(腐熟的粪肥或农家肥),施于穴底回填肥土。移植小苗,选阴天或晴天早晚,做到即挖即种,应注意不要弄散根团,尽量少伤根,将定植穴填平后,在中心挖个小穴,将根放入填土,但勿重压,以免伤根。如种一年生茁,应使其根系舒展。苗木的根颈(原来的根与茎交接点)与地面平齐,回填土壤2-3次,每次回填后都要踩实。移植后在定植穴周围培一环形土埂,浇透水。

4、越冬问题:黄花槐在南方,一般可以露地越冬;在北方,4月初到10月的气候条件可以满足黄花槐生长和开花的需要,但不能忍受北方冬季的低温和土壤冻结,不能在露地越冬,可以移栽到盆内,置于温室、阳台或窖内越冬,或将苗干在10cm处截断,就地培土30-40cm防寒越冬。

四、黄花槐病虫防治

1、黄花槐幼苗要预防蝗虫啃食主干和嫩叶,用常用的杀虫剂来预防,如甲基异硫磷、对硫磷、氧化乐果等喷雾。

2、进入夏季,注意防治黄花槐苗尖和嫩叶部位的蚜虫,通常果用杀虫剂喷雾防治。

3、立秋前后,黄花槐根干部位易患腐烂病或被线虫蚕食,可用杀虫剂兑多菌灵或50%波尔多液喷雾防治。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