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树扦插繁殖育苗技术是指切取植物营养体(根、茎、叶)的一部分,利用其再生能力培育成完整植株的繁殖方法。扦擂繁殖具有技术简单繁殖数量多、速度快、成活率高和成本低的优点,是苗木生产者和花卉爱好者使用最普遍的繁育幼苗的方法。同时,扦插繁殖土地利用率高,技术容易掌握,萦殖系数高,幼苗成活率大,而且能保持母树品种的优良特性,适于大规模的商品苗木生产。
1、扦插时阿桂花的扦插育苗,一般以夏季和秋季两个季节扦插最容易成活。尤以6月份和7月份为佳,这时桂花新梢已停止生长,但是还没有老熟,处于半木质化状态,花芽也刚开始发育,秋梢尚未萌发,枝条内部细胞分裂活跃,同时温度适宜,容易生根成活。此时,选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进行带踵扦插,成活率高。有些地方认为桂花早春就萌发新梢,可提前到4月份进行扦插。实践证明,那时插穗木质化程度虽然较高,但气温地温均较低,扦擂后不易生根,插穗容易腐烂变质。8月份以后,枝条木质化程度加深,花芽逐渐发育形成,部分枝条形成秋梢短枝,枝条内部细胞分裂趋于停止,而且对温湿的控制要求高,故其扦插成活率有所下降。
2、桂花树的选择与处理插穗的选择在扦插繁殖中是一个十分关键的环节。选择品质优良、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幼龄桂花树作为母树,选择树体中上部与外围芽体饱满、生长势强和无病虫害的当年生半木质化的嫩枝或已木质化的健壮枝条作插穗。枝条如果过嫩,则易导致插穗下切口的腐烂,过老则会明显延长生根时间。凡徒长枝、纤细枝、内膛枝和病虫枝等,均不能作为插穆。
为使擂穗健壮饱满,在冬季必须对采穗母树加强肥水管理。在采穗前1-2个月,施2^-3次速效肥料进行催条。如果春季干早,还应注意灌水。实践表明,饱满和组织充实的枝条容易形成根的原始体,生根快,成活率高,而瘦弱的枝条则相反。
剪采插穗,应在晴天的早晨或阴天进行,千旱天和雨天不能采集。对采集的插穗,要及时运至阴凉处摊开,洒少量的水,再盖上浸透水的棉布保湿,以防止插穗蒸发失水。擂穗长度以三个茎节(5厘米左右长)为宜。扦插时,剪去插穗下部两对叶片,保留上部叶片,注意叶片不要留得太多,以免燕发过量影响成活。在擂条下端,剪一略微歪斜的剪口,剪口要平滑,以利于扦插和愈合生根。插条最好在半成熟枝与老枝交界处的节下0. 1厘米处剪下,俗称“带踵”。因为此处组织致密,养分充足,容易发根。
将剪好的插条下端对齐,按30-50株为一捆的标准,将全部插条捆扎好。然后将插条整齐竖排在配制好的100毫克/升浓度的禁乙酸溶液或ABT生根粉溶液中,浸泡6-8小时。然后取出,用清水清洗下部后,即可扦插。这样处理可大大提高扦插成活率。
3、摘味准备扦插中常用的基质,有蛙石、珍珠岩和黄沙等几种,其中以蛙石和黄沙混合体效果较好。混合体由20厘米厚的下部黄沙和10厘米厚的上部蜓石组成,可以形成既保水又透气的双层结构,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基质湿度过大,因下层黄沙渗水性能较好。
露地插床可选用微酸性、疏松、通气和保水力好的土壤作扦擂基质。擂床长3^-5米,宽1米,高20厘米。床面要平整,土粒要细碎,并反复翻动,翻晒几天。在插床四周要开好排水沟,防止积水。在扦插前一个月,可用800-1000倍敌百虫药液喷洒土壤,以消灭线虫。插前半个月,用1,100倍福尔马林药液对土壤进行消毒,以防止插条感染病菌而烂根。临插前2-3天,再用清水浇透插床,待水渗干后,整平床面待插。
4、摘最扦质扦插时,插条人土的深度一般为插条的1/2至2/3为宜,只留少数叶片于土外。扦插的株行距为6厘米X10厘米,每平方米可扦擂200株。操作时,用竹签在苗床上划一直线,以免插时伤枝。然后将插条直插,插后将土压实,浇透水,使插条与土壤能够紧密结合,并保持湿润。接着,用塑料小拱棚罩住,以保证生长所需要的湿度和温度、并防止雨淋积水。扦插后,还要搭上遮阳网,以防止阳光直射,减轻日照强度。其透光度以30%至50%为好。如果生根之后即移出,则扦插密度还可加大(以叶片不相互重叠为宜),以便充分利用塑料棚。扦擂一般在上午10时以前或下午4时以后进行;当天采集的插条,要求当天插完,以防止枝条失水而姜蔫,保证扦插的成活率。
5、摘后借理控制温度和湿度,是插条能否生根成活的关键。由于插条上的叶片易失水分,且扦插季节常多高温,故应注意采取防风、保湿和降温等保护措施。一般苗床应选在无风的地带,或在周围设置防风障等,防止叶片直接受风。同时,要适时浇水,防止干旱。当发现薄膜内壁没有水珠、水珠不多或床面干燥时,应及时浇水,以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在90%左右。每次浇水一定要浇透,但不可过多,否则易造成苗床面板结、霉菌滋生而影响成活。苗床上应有荫蔽物,以防止阳光直射。要及时抹去插穗基部萌芽,以减少养分消耗。结合喷水,每隔10天喷0.2%的尿素或磷酸二氢钾溶液一次,以促进擂穗根系和新梢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