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叶植物的概述与栽培:广义上而言,以欣赏叶形、大小、颜色、模样为目的而栽培的植物都可称为观叶植物;但是一般所说的观叶植物,即狭义上的观叶植物指的是原产于热带、亚热带的珍奇常绿植物以及以此为本培育的园艺品种。近年来,观叶植物被人们当作室内装饰的要素加以利用,为人们的生活润色,带给室内空间无限的凉意。
第一节、观叶植物生长的环境条件
影响植物生长的环境条件主要是温度、光照和水分。因此栽植室内观叶植物,首先也需要了解它们原产地的环境条件,只有充分它们的生长环境才能科学地创造出适合它们生长发育地最佳环境条件。
1、温度:室内观叶植物大部分原产于美洲的低纬度地区、非洲南部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地区。这些地区的气温特点是,接受太阳光热最多,年平均温度高,也无寒冷。因此,引至这些地区的大部分观叶植物,抗寒能力和耐高温的能力都很差,尤其对低温反应敏感。一般生长适宜温度为15-34℃,最佳生长温度为22-28℃,昼夜温差要小。冬天应保持在6℃以上,低于这一温度,很容易受冻害。夏天温度超过30℃生长也不好。
2、光照:观叶植物在原产地多是生长在林荫下,因此喜欢半荫或荫蔽的环境,对光照要求比较弱,而且多数又不开花,对光照时间要求也不严格。一般要遮光50-80%。
3、水分:观叶植物的原产地,一般为湿热多雨的环境。从形态特征来看,多是草本植物,叶片草质薄嫩柔软,对水分的要求比较大。然而许多品种对空气湿度的要求比对土壤浇水更为重要,尤其是附生性的气生植物、蕨类等更需要保持较大的空间湿度。
第二节、观叶植物的繁殖
繁殖是观叶植物栽培中重要的环节之一。观叶植物的繁殖可分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大类。
1、有性繁殖
①孢子繁殖:观赏蕨类植物,除依靠分株繁殖外,常用孢子繁殖。即把孢子播在苗床中或花盆中,保持荫湿状态和较高的温度,一段时间后便发芽发根,长成新的植株。
②种子繁殖:观叶植物很少用种子繁殖的,只有棕榈科、海棠科、凤梨科以及百合科的部分植物用种子播种。一般在5月以后或在温室中进行。
2、无性繁殖:几乎所有的观叶植物都可以用无性繁殖方法产生子代。因此,在观叶植物栽培中应用最多。常用的无性繁殖有扦插、分株、压条等。
①扦插繁殖:天南星科、苦苣苔科以及木本类的观叶植物大都采用扦插繁殖。
②分株繁殖:采用这种方法的多是根茎类植物,例如竹芋类全部采用分株繁殖。有些块茎类植物,可于4月份以后,切分块茎进行繁殖。
③压条繁殖:有些种类不适宜分株、扦插,也不易生根,在此情况下可采用压条繁殖,如桑科的斑叶榕。
第三节、观叶植物盆栽管理
(一)、盆栽基质的选择与配制:任何花木盆栽,首先要选好栽培基质。基质的肥力、保水性、排水性、透气性以及酸碱度,都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
1、怎样选择基质:栽培观叶植物,主要是作为室内观赏,使用的栽培容器又多是透气性差的釉盆或塑料盆。因此对基质的要求比较严格,又别于栽培一般花卉。总的可以概括为“宜、洁、轻、易、廉”5个字。“宜”指选用的基质要适宜于观叶植物的生长发育。“洁”指清洁卫生。“轻”指基质要轻,便于盆花更换。“易”指基质取材方便,容易配制。“廉”指价格便宜,成本低。
2、基质的配制:基质的配制,应根据不同的植物的要求,进行科学的选择和配制。不同的基质,其理化性质不同,单独使用一种基质,其性能不够全面。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常常是多种基质混合使用,充分发挥各自优点。
3、基质的消毒:作为室内栽培,为避免病虫害和杂草滋生,栽培基质最好要经过消毒。基质消毒的目的是尽可能保存有益的微生物,杀灭有害的微生物与害虫,同时去除杂草种子。消毒的方法有烧土消毒、蒸气消毒和药品消毒等方法。
(二)、上盆与换盆
1、上盆:培养好的幼苗移到盆里,是盆栽的开始。一般在有遮荫设施或树荫下,从4-11月都可进行。在温室条件下任何时候都可上盆。上盆首先要对幼苗进行整枝,然后把选好的花盆底部放置一些碎瓦片或木炭,填上一层基质,把植株放入盆内,根系尽量向四周伸展,填土覆盖好根部,把植株稍微向上提一提并稍微轻压,基部离盆缘2-3cm即可。
2、换盆:观叶植物多是热带植物,生长迅速,根系不断伸长和衰老更新,使有限的盆体很快就搪塞,使透气性和排水性变差,因此要使盆花生长健壮,必须1年换盆1次,至少也要2年换盆1次。
(三)、水肥管理(同第五章)。
(四)、修剪整形:盆栽观叶植物,随着植株的生长,会引起植株的变态而影响观赏。因此要相对保持植株的一定形态和整齐优美,修剪整形是一项不可缺少的技术管理。
(五)、冬季保温:室内观叶植物多原产于热带或亚热带地区,其环境特点是,冬夏两季温度变化不大,昼夜温差小。一般情况下,观叶植物在8-12℃即可安全过冬。冬季时则应减少浇水,适当保持盆土干燥;缩小昼夜温差,增强植物的适应能力。
第四节、室内绿化装饰
1、室内绿化装饰的作用和意义:室内绿化不仅是一项单纯的环境美化,还可以净化空气,调节温度,有益身心健康,陶冶情趣,还成为一种文化艺术内容。
2、室内绿化装饰的特点:室内绿化装饰,是以植物为材料的环境美化;是在缺少或没有阳光的环境中的一种种植园艺。根据这些特点,荫生观叶植物用于室内装饰,不论在生态上、形态上以及色彩上都能适应其要求。它可以在微弱的光照下生长,又适应空间的矮生特性,在形态上又蔓生、攀缘、缠绕、附生等利于不同建筑空间的装饰。其叶色比花还美,堪称是常年不凋谢的花朵。
3、室内绿化装饰景观的艺术处理:室内绿化如同园林布景一样,要有艺术感,不同的是,室内装饰要受到空间的限制和建筑物的制约。但不论空间大小,或结构的不同,在设计构图上,总的要求是:整体要和谐,主次要分明,中心要突出,比例要协调。这样构成的景观才有艺术魅力。
第五节、几种常见观叶植物的栽培养护技术
(一)、朱蕉学名:Cordylinefruticosa科属:百合科朱蕉属
1、生物学特性:常绿亚灌木植物,株高可达3m,茎直立,单干少分枝。叶具紫红色或绿色带红色条纹。喜高温或阴湿的环境,喜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不耐碱性土壤,不耐寒。
2、繁殖手段:以扦插、分根、播种法繁殖。扦插繁殖适宜早春,取成熟枝去除叶片,剪成5-10cm的茎段,平插在砂床中,最好保持25-30℃和较湿润的空气环境,约1个月左右可生根。
3、栽培要点:在较温暖地区夏季在荫棚越夏,忌烈日照射,冬季温室不低于10℃为好。翻盆可在早春3月进行。生长季注意浇水,每隔15天施追肥1次。
(二)、绿萝学名:Scindapsusaureus科属:天南星科藤芋属
1、生物学习性:为多年生常绿攀缘草本植物。茎蔓长达数米,靠茎上的气生根吸附攀缘生长。叶互生,心脏形。性喜温凉,空气湿度较大的半荫蔽环境,夏日忌阳光曝晒。较耐干旱,耐贫瘠,较耐寒冷,生长适温20-28℃。
2、繁殖手段:主要以扦插繁殖。插穗选择健壮带叶枝蔓,长度25-30cm,插于砂床或直接上盆栽培,保持85-90%的湿度。
3、栽培要点:栽培过程中,夏季应多向植株喷水,每10天进行1次根外施肥。
(三)、铁线蕨学名:Adiantumcapillus-veneris科属:铁线蕨科铁线蕨属
1、生物学特性:多年生草本,性喜温暖湿及荫蔽的环境。要求松软。湿润的土壤,以含石灰质壤土为宜。生长适温15-22℃。
2、繁殖手段:以分株繁殖为主,也可播种孢子繁殖和分芽繁殖。
(四)、鹅掌柴学名:Scheffleraoctophylla科属:五加科鹅掌柴属
1、生物学特性:常绿灌木,多呈分枝状,少有直干,树皮平滑。性耐阴,喜湿润环境,切忌盛夏烈日直晒,其它季节应适当给予光照。不耐寒,冬季若长时间低于8℃,叶片会逐渐枯黄。
2、繁殖手段:繁殖采用扦插或播种。扦插一般于5。6月份选择当年生枝条,插穗应带1片复叶,插于砂床中,保持湿润,注意遮荫。约20-30天左右便可发根。
3、栽培要点:生长迅速,要求肥沃疏松的土壤。入冬后应控制水分,以增强抗寒能力。
(五)、蟆叶秋海棠学名:Begoniarex科属:秋海棠科秋海棠属
1、生物学特性:多年生草本,根茎匍匐生长。叶片上布满美丽而又各不相同的图案。喜温暖阴凉环境。生长温度最好在20℃以上,冬季不低于10℃。
2、繁殖手段:繁殖以扦插为主。剪取叶片,用小刀切成几小片,插于砂床中,半个月可生根。
3、栽培要点:盆土以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为佳。5-10月可放在室外阴凉处培育,并经常喷水,以保持周围有一个凉爽湿润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