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树栽植的合理密度

   2018-01-02 苗木苗木686
核心提示:影响银杏树的生长状况有很多种,其中栽植密度对银杏树产量影响很大。合理密植才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和光能资源。栽植密度通常是依据树种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经营目的、地形地势、土壤肥沃程度、管理水平等因素综合

影响银杏树的生长状况有很多种,其中栽植密度对银杏树产量影响很大。合理密植才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和光能资源。栽植密度通常是依据树种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经营目的、地形地势、土壤肥沃程度、管理水平等因素综合分析确定。现介绍一下适宜银杏树生长的栽植密度。

银杏为喜光树种,高大乔木,寿命长,一般以稀植为宜,每公顷100一250株,450一1200株,1200一1500株。但是稀植不利于早期丰产,延缓投资回收期,经济效益不高。密植园虽然单株产不高,但成片栽植园,能获得早期丰产和连年丰产,总产量高。低干矮冠密植便于管理,也便于机械操作。密度的大小是决定枝叶址的首要条件,为了便于树体生长发育,改善密植园内通风透光条件,可适当增加行距,缩小株距,各地实践证明,初植密度为100cm x 200cm,树冠封行前抽行抽株移植,经营密度为200cm x 400cm,每亩84株,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早期可以通过间作农作物来增加经济效益。对于矮密丰产园,也有每亩栽植220株,110株和55株,对于前两种密植园可分别在栽后第6年和第12年隔行移栽,第3种密度,可于栽植后20年隔行移栽或不移栽。种材兼用银杏园,每亩栽植密度44一55株,株行距3m x 4m或3mx5m,进人盛果期每亩可保留20株左右。种实与粮油间作的银杏园,每亩只保留5一6株,树下间种粮油作物或其他经济作物。

环境条件也是确定密度的依据。同一品种,同一栽培方式,在水肥充足、土层深厚的情况下,树体高大,一般宜稀植,在水肥条件差的丘陵山地或河滩沙地,树木生长慢,树冠小,宜密植。所以,立地条件好的地方要稀植,反之则宜密植。机械化程度高的园地,为了便于机械操作,要适当加大行距。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