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叶杨扦插育苗管理技术

   2018-03-07 苗业网佚名597
核心提示:栽培技术:一、育苗地准备:扦插应选择土层深厚,地下水位适宜,易排灌,肥力较高的壤土、沙壤土为好。扦插前,对育苗地进行深翻,深度30~40cm,并每667m2施优质有机肥2~2.5t,同时施入杀虫剂,以消灭地下害虫。起

红叶杨扦插育苗管理技术

红叶杨扦插育苗管理技术

一、红叶杨育苗地准备:扦插应选择土层深厚,地下水位适宜,易排灌,肥力较高的壤土、沙壤土为好。扦插前,对育苗地进行深翻,深度30~40cm,并每667m2施优质有机肥2~2.5t,同时施入杀虫剂,以消灭地下害虫。起垄作畦,畦宽2.2m,哇内平整,以利排灌。

二、红叶杨插条选择:红叶杨落叶后至翌年春季萌芽前均可采集种条。采条时,应选择一年生直径1~3cm无病虫害的种条,截成长10~15cm的插穗,一般留3~4芽,上剪口在芽上端距芽1.0~1.5cm处平剪,下剪口在距下芽0.5~1.0cm处斜剪45°,要求剪口平滑。

三、红叶杨扦插

1、扦插时间:库尔勒地区最好是春季扦插。

2、插床处理:用杀菌剂和杀虫剂混合稀释1000倍喷浇床面,需浇透,然后覆膜。杀菌剂一般用高锰酸钾或多菌灵,杀虫剂应使用对插穗无药害或药害较轻的药剂。

3、插穗处理:用生根粉20mg/kg的溶液浸泡插穗下部3~5cm,时间为1~2h,再将浸泡好的插穗捞出控干水分,倒立放入已挖好的土坑内,土坑内需提前浇透水,在插穗上盖3~5cm厚的湿沙,然后覆盖地膜,利用地温催根,等到插穗根部发出愈伤组织或生根时即可进行扦插。

4、扦插方法:在地温稳定在8~10℃以上时,将经过催根处理的插穗在畦内按行距60cm、株距30~40cm进行扦插,一般每667m2约插3000株扦插时,应将插条按大小进行分级分别扦插,将大小一致的插穗稍微倾斜插入土中,插穗的上端与地面平齐即可,插后及时浇水待苗床不沾鞋时喷除草剂1次,除草剂可选用除草醚草枯醚草甘膦等。

四、红叶杨插后管理

1、抹芽:春季气温上升至10时,10天左右开始发芽当苗高10~15cm时,每株留1个健壮芽,其余的全部抹除。

2、浇水:插穗入土后及时浇透水1次当苗高10~15cm时应及时浇水,此时是培育壮苗的关键时期若需除草应用手拔除,以免碰伤插穗,影响成活苗高80cm左右时进入速生长期,需根据土壤墒情适时浇水9-10月应控制浇水,促进枝条老化11月上旬浇封冻水1次。

3、追肥:在苗圃中,除整地时施入基肥外,苗木生长2期还应进行追肥苗高80cm左右时施氮肥5kg/667m2苗高200cm左右时施氮磷钾复合肥10~20kg/667m2,可进行穴施也可沟施,施肥深度35cm施肥时应尽量保存地膜,注意中耕除草。

4、整枝:红叶杨生长迅速,在做好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的同时,还应注意整枝一般苗高60cm左右时开始发侧枝,150cm以上所发侧枝较多,其侧枝生长很快,且大都出现在生长高峰期,侧枝过多会影响主干生长因此,需进行整枝,在侧枝开始萌发时及时剪除多余的侧枝,以利苗木生长。

五、病虫害防治:红叶杨病虫害较少病害可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防治;虫害主要是介壳虫和红蜘蛛,可在发生期进行人工清除或药物防治。

六、应用范围:其叶色鲜亮明快,颜色三季四变,观赏价值颇高,是园林彩叶树种中成景速度最快的良种,在通道绿化、城乡美化、城区绿化中都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市场潜力巨大。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