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榈 拉丁学名:BismarkianobilisHildeb 别称:霸王榈、霸王椰子、霸王棕、俾斯麦榈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分布区域:台湾、马达加斯加岛。
霸王榈 英文名称:BismarckPalm别名霸王椰子、霸王棕、俾斯麦榈,原产于马达加斯加岛。
一、霸王榈的形态特征
霸王榈是单干通直粗壮,植株高可达70公尺,径达40公分,具不规则环纹。叶多簇生於干顶,具革质,初期不分裂,长大後则分裂成掌状,裂片先端再2裂,叶面有银白色腊粉;叶柄具细齿缘,叶片银绿色。花为穗状花序下垂,腋生,雌雄异株。核果初为银绿色,成熟後变成深褐色,椭圆形至圆形,平滑。
二、霸王榈的生长环境
霸王榈喜爱生长在阳光充足、高温的环境,耐热又耐旱,较抗风;台湾南部气候与原产地之生长环境相似所以适合种植。
三、霸王榈的主要价值
霸王榈株型巨大,掌叶坚挺,叶色独特,为棕榈科植物中的珍稀种类。在园林绿化中科院孤植,列植或群植等形式作为行道树,庭院树或公园树,可增强气势。
四、霸王榈的栽培技术
1、光照充足:霸王棕应选择在光照充足的环境栽种。
2、土壤选择:宜选择排灌方便的壤土。
3、移栽时间:定植时间宜在4--9月份,选择晴天进行。注意保证小苗的土球完好。定植深度以保持带苗的原来土面刚好露出即可。
4、定植后水肥管理:定植后需要浇透定根水,并且保持土壤湿润。2个月后,小苗开始抽生新叶,此时要及时追肥。
5、断根处理:大苗移栽必须提前2--3个月进行断根处理,以提高一再成活率。断根时间最好在4到9月,要避开冬季。
6、立杆:大型植株还必须立杆固定。
五、霸王榈的养护要点
1、水分管理:生长期浇水宁干勿湿,盆土保持湿润即可,浇水过多,易引起植株下部叶腐烂发病,导致黑斑病发生蔓延,造成叶片枯黄甚至死亡。夏季每天浇水2~3次,夏秋季空气干燥时,要经常向植株喷水,以提高环境的空气湿度,这样有利其生长,同时可保持叶面深绿且有光泽。冬季适当减少浇水量,以利于越冬。
2、光照管理:霸王榈在高温高湿半阴环境中生长较快,怕阳光直射,在烈日下其叶色会变淡或变黄,并产生焦叶及黑斑,失去观赏价值。它较耐阴,幼苗培育期或生长期,尤其夏、秋季一般遮荫度为60%,但冬、春季要给予较明亮的散射光为宜。
六、霸王榈的病虫害防治
叶斑病:从发病初期开始喷药,防止病害扩展蔓延。常用药剂有20%硅唑·咪鲜胺1000倍液,38%恶霜嘧铜菌酯800-1000倍液或4%氟硅唑1000倍液,50%托布津1000倍,70%代森锰500倍、80%代森锰锌400-600倍,50%克菌丹500倍等。要注意药剂的交替使用,以免病菌产生抗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