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蕨为一年生草本,通常生于溪边浅水中,或潮湿处。花期9~11月。茎下部生水中,无叶,节上产生不定根;茎上部露出水面,具轮生叶。叶狭披针形,常3~4片轮生,无毛,无柄,叶长3~7mm,宽0.5~1mm。
一、卤蕨的养殖方法
生态习性
卤蕨通常生于溪边浅水中,或潮湿处。喜隐蔽环境,不宜在强光下养护。
卤蕨常生长于海岸边泥滩或河岸边或溪边浅水中,或潮湿处,花期9~11月。
栽培技术
日照:卤蕨喜隐蔽环境,不宜在强光下养护。
温度:卤蕨生长适温20~30℃,5℃以上可安全越冬。
水分:盆土保持湿润状态,冬季可稍干燥,不要积水。
土壤:可用腐叶土、泥炭等加少量珍珠岩及河沙配制成营养土。
养分:半个月施1次1000倍的平衡肥,冬季半休眠减少或停止施肥。
繁殖方式
卤蕨繁殖使用分株、孢子繁殖。
卤蕨常靠孢子繁殖及在水中的茎节长出新植株,蔓延成片。
二、卤蕨的作用用途
园林用途
卤蕨适用于蕨类专类园栽培观赏。
卤蕨为浅水湿地杂草,在水中蔓延后,可密集生长,排挤原有的水生植物,危害水中动物生长,当侵入稻田后导致水稻减产。
盆栽作用
卤蕨株形美观,盆栽用于光线充足的卧室、客厅等外摆放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