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皮槭育苗技术

   2019-12-16 苗木佚名569
核心提示:血皮槭为槭树科,槭树属,落叶乔木,高7~10余m,果期10月。血皮槭树干夏季树皮有卷曲状剥落,呈壮观的肉红色或桃红色,尤其在冬季,非常显眼。其树叶春、夏季为绿色,叶脉、叶柄及新梢为红色。早秋开始叶变成鲜红或

血皮槭为槭树科,槭树属,落叶乔木,高7~10余m,果期10月。血皮槭树干夏季树皮有卷曲状剥落,呈壮观的肉红色或桃红色,尤其在冬季,非常显眼。其树叶春、夏季为绿色,叶脉、叶柄及新梢为红色。早秋开始叶变成鲜红或黄色,是很有观赏价值的树种,适植于溪边、池畔、路边、石旁及庭院。

由于血皮槭种子内脱落酸成份较高,抑制种子发芽。因此,血皮槭种子具有很强的休眠特性,只〖HJ1.94mm〗经过1个冬季的冷藏,春季的发芽率很低,甚至不发芽。为解除种子长期休眠和发芽时间长的特点,我们进行多次种子变温处理,使播种育苗获得成功。

一、圃地选择与做床

育苗地应选择地势平坦、水肥条件适中、排水方便的沙壤土,切忌土壤粘重、易积水的地方。耕前可撒施有机肥1000kg/667m+2~2000kg/667m+2或施复合肥50kg/667m+2~60kg/667m+2,随耕入土。采用高10~15cm,宽1~1.3m的高床育苗。步道宽30~40cm,长10m。

二、种子处理

于11月初洗净种子,去除杂物、瘪粒,捞出净种。将种子放入容器中,加60℃温水,用木棍搅凉为止。浸泡15d,每天换水2次,搅动4~5次,捞出吸水膨胀沉底的种子,控干,用0.3%高锰酸钾溶液浸泡4h消毒,捞出种子冲洗后,按种、沙1∶3比例混湿沙,在背阴处挖坑埋藏。于翌年4月初取出冷藏的种子晾晒。方法是在向阳处挖坑,种沙距地面20~25cm,上面做成塑料拱棚,距种沙50cm高左右。每天翻动4~6次,干时用喷壶浇晒水,保持湿润。种子温度控制在25~28℃,超过30℃会抑制种子发芽。经过15d的高温处理后转入室内冷凉处,温度在4~7℃左右,继续堆藏催芽。这种人为创造湿润、通气、低温的条件,可以使种皮软化,增强吸水膨胀的功能。

三、播种

4月20日左右进行条播。每个床面横向开5条小沟,沟深2.5~3cm。将种子均匀撒在沟内,保证每延长米40~50粒种子。每667m+2播种15~20kg,覆土厚度为种子横轴直径的2~3倍。用铁磙镇压2遍后再均匀覆稻草,以不露床面为宜,浇透水1次。

四、苗期管理

1、出苗前管理:在种子没发芽出土前的近11个月内,不撤稻草。管理方法主要是视苗床墒情浇水,并及时拔除杂草。

2、幼苗管理:血皮槭种子经过2冬1夏,多次变温催芽处理播种后,于翌年的4月20日左右,整齐发芽出苗。当幼苗长至2.5~3cm时,撤除前1年的覆草。幼苗期,浇水要浇透,见干就浇,保持土壤湿润,不板结,促使苗木正常生长。此时,在东北地区由于气温不稳定,加之晚霜的危害,要采取适当的苗木防寒措施,防止苗木冻害影响生长。

3、定苗:幼苗出土后2~3周可适当间苗,及时定苗。疏苗时去劣留优,对缺苗断条的地方及时补苗,保证每平方米床面留苗120~140株。定苗后及时浇水。

4、松土除草:松土除草应视杂草和土壤板结情况进行,除草以除早、除小、除了为原则。松土的深度3~5cm,不能伤及幼苗的根。

5、施肥:生长季节施肥以追肥为主,施肥量与时间视土壤养分状况和苗木生长过程而定。肥料种类以氮、磷、钾混合使用为好。年施肥量以40kg/667m+2~70kg/667m+2为宜,分2~3次条施。初次施肥在5月20日左右,施复合肥10kg/667m+2~15kg/667m+2,第2次6月中旬,施尿素15~20kg/667m+2,第3次7月20日施磷酸二铵15~20kg/667m+2。立秋后一定不能施肥,否则容易使秋梢徒长枝,冬季易发生冻害。

6、病虫害防治:血皮槭小苗易患立枯病,可用灭枯灵0.08%~0.125%溶液喷洒,每3~5d1次,连续2~3次。

7、遮荫防寒:血皮槭育苗前应夹好防风障,有利于防风和保温。从幼苗开始至7月20日要采用拱棚遮荫,使用遮荫网密度以50%为好。由于小苗出的早,一定注意早春防寒。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