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造型类型
(一)、直干式盆景
单株主干通直,整体呈直立自然向上生长姿态,枝条分生横出,层次分明;造型注意粗壮苍劲、上下粗细衔接自然、葱翠浓郁。以表现森林中参天古木为了争夺阳光、向上挺拔生长,雄伟挺拔、坚挺有力、巍然屹立、仪态端庄的树姿,象征奋发向上、高风亮节的意境。造景材料宜选用树干挺拔的树种,常用黑松、五针松、金钱松、罗汉松、水杉、木棉等。
(二)、斜干式盆景
材料多选用由于河岸、山坡等地受流水冲刷或被大风吹歪,导致躯干枝条向外侧偏斜、重心外移却仍保持平衡姿态稳扎于斜坡陡壁之上的树体,或经人工培育加工制成。其树干向一侧倾不卧倒,呈略弯曲状,枝条平展于盆外。这种由于外力、重力作用树形倾斜的树体,颇有动感,有着一种抗争的内在力量,表现山野老树姿态、虬枝凌空、潇洒飘逸之势以及古朴典雅之趣。常用树种有刺柏、五针松、罗汉松、雀梅、黄杨、梅等。盆景“乐逍遥”,树种为刺柏。
(三)、卧干式盆景
植物由于受外力作用,如风吹、雪压、水冲等物理作用而倒伏于地后抽枝发叶生长而成倾斜之势,可顺势做成卧干式盆景。此式树干横倾,全株呈平卧状态,但树冠枝条均向上生长。在修剪时,树干主线条横卧,使其犹如卧龙之势,注意避免与前后盆边或盆横轴线平行。并应用长方形盆,使树干偏于一侧或借助山石以陪衬,力求姿态均衡美观。其姿态苍劲古雅,寓意生命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适合此式的材料有榆树、梅、九里香、银杏、罗汉松等。盆景绿云飞渡,树种为榆树。
(四)、悬崖式盆景
也称倒挂盆景。此式树干虬曲倾于盆外,树冠下垂,整体呈倒挂之势。配置植物为悬崖峭壁处树木从生长初期便受重力及雨、雪重力下压,逐步下垂,而枝梢、叶片向上生长。常用筒盆烘托,布置高脚几架,衬托高高下垂的效果。适宜此式的材料有五针松、黑松、华山松、榆、雀梅等。所示盆景方寸极天地,反映了奋发向上、逆境中拼搏、傲骨经风霜的坚毅刚强品格。
(五)、枯干式盆景
此式树木主干呈枯木状,树皮斑驳,露出穿洞蚀空的木质部,裸根如爪,但部分枝干仍枝繁叶茂,表现枯木逢春、顽强拼搏、蓬勃奋发之意。所示盆景虬枝如云,树种为刺柏。配置植物常选老树通过虫蚀火烧等外伤作用,使其干体枯朽、木质部风化剥蚀、躯体中空,但部分树皮和枝干发生青枝绿叶;或采用劈、凿、雕、灼等物理方法人工塑造,追求古朴自然的意境。常用树种有桧柏、银杏、刺柏、榆、荆条等。
(六)、连托式盆景
此式树木一根裸露相连多干,若丛林状,高低参差、错落有致,多选用具气生根的植物,加之藤蔓缠绕、根盘错节,难以区分根干,通常由暴露在上面的一部分根系上所萌发出来的数株树木而成树木盆景,形成“一木成林”的景象;或将许多树木合栽,然后使各树木上部的根系裸露在外,并使根系相互连接在一起。多利用易生萌蘖的树干横卧盆土之上,使侧枝向上生长,并经过造型成丛林状,待原树干上生出不定根,提根出土。常选用萌发力强、不定芽多的树种,如榕、福建茶、六月雪等。
(七)、石附式盆景
由于山坡乱石中生长的树木,受流水冲蚀洗刷,土壤逐渐流失,根部裸露,下部根见缝插针,树木根系贴附于山石之上,沿缝隙或穿洞而生或长年累月后根石合二为一,好似山岩上自然生长的老树。其树木干式多样,需山石配衬。表现了坚韧持久、屹立不败之势。也可进行人工培育:选取根基分叉多而长的材料,对除顶端生长点以外的根适当修剪(不可剪除),将根水平状植于沙床中,每月拔出一次,及时清理无用之根,待分出又多又粗又长的根,便可挑选合适山石嵌入根部中,种植于泥土中,再经培育,进而可创作出石附式盆景。常用树种有雀梅、三角枫、五针松、木瓜海棠、黑松、黄杨等。
(八)、曲干式盆景
此式树干弯曲向上,宛若游龙虬曲,枝叶层次分明。树木在外部因素作用下,使树体受伤变形,主干、枝条不易长直而呈现弯曲之状。在人工培育时多使树干呈三曲式,形如“之”字,其干体屈曲,树干弯折幅度较大,优于盆桩中别的形式。姿态苍古韵律,表现艰辛顽强的精神。制作材料应选有韧性、不易折断的树种,如黄杨、真柏、梅、五针松、黑松、金钱松、银杏等。
(九)、平枝式
用棕丝将枝条攀扎弯曲成一个个椭圆形或扇形的枝片,称“枝盘”。即每一枝盘由主枝和分枝蟠扎成椭圆形或扁形,要求平稳而微向下倾。全树扎成数个左右对称的“枝盘”。成都盆景中的枝盘一般下垂较大,称作“吊盘”,重庆盆景中的枝盘一般呈水平状,称作“平盘”。
(十)、临水式盆景
树干横出盆外,与悬崖式的区别是其不倒挂下垂,宛若临水而生。由于河流岸边外侧泥土易于流失以及水面上更易得到充足阳光,使树木逐渐向水面倾斜,临水处枝条下垂。在河流北岸生长的树木更易于形成此式。盆景盘龙起势,树种为黑松。此式飘逸潇洒,有大公垂钓之韵。制作时多选用软性枝条及耐湿树种,如六月雪、黑松、罗汉松等树种。
(十一)、双干式盆景
由两株相同或不同的树干布置在同一盆中,分主次、高矮、粗细、正斜,均衡变化并协调呼应,相互烘托)。在种植布置时注意两树根部要靠拢,长势较好的一株为主树,较弱的一株为宾树,尽量向盆后栽植,使盆前有足够空间,盆面不足处,可配小石、苔草、人物摆件等使生动幽雅,富于画意。
(十二)、一本多干式盆景
其树形的特点是同一根基分出两个及以上的树干。其中又可分为一本双干、一本三干、一本多干(若为三干以上,多呈奇数)等形式。它们之间要有主次高低、曲直粗细的协调呼应,分布错落有致、参差和谐。在人工培养时,常采用根基处截干使其再次萌发或人工嫁接。此式常隐含着和睦、团结友好之意。常用树种为榆、栀子、银杏等。盆景静含太古,树种为榆树。
(十三)、丛林式盆景
一盆中多株树木丛植,刻意表达老林局部、乡村杂树,宛如原野,模仿山林风光。在制作时可栽植多种树木,也可栽植单一树种。相同或各异树木种类,形态有曲有直、有正有斜,需灵活组合、聚散分合,表现群体的组合美,布局时要注意繁而不乱、杂而不散。此式多体现出万木林海争艳斗奇、妙趣横生的景象。常用树种有红枫、金钱松、五针松、六月雪、满天星、水杉、榆树等。
(十四)、提根式
树木根部提出表土,悬根露爪,盘曲多姿,以显示整株树木的古雅奇特。一般常用树种以发根力强、生长快的落叶树种为主,如银杏、黄杨、六月雪、雀梅等。
二、树桩来源
盆景树桩的来源主要有野外采挖、人工培育和市场采购三方面。由于过去盆景树桩主要来源于山中野外采挖,虽然制作出了部分精品,但由于大量挖掘甚至毁林采桩破坏了野生资源,造成水土流失,是当今盆景应避免的取桩形式,现今多采用人工育桩的方式和利用一些废弃桩,如旧果园改造时的废果树桩等。
三、野生资源
从山野采掘的树桩由于其生长条件及长期受到风吹雨雪、病虫灾害等各种自然界外力的影响,树桩形态发生进一步的改变,裸露土面、悬根露爪或变得矮化苍老,形成怪状嶙峋的形状等,只要稍加修饰便可以短时间内制作出一盆质量很高的树木盆景,而且有的姿态是人工无法模仿的,这是获得理想树桩的便捷之道。这种树桩能够在恶劣的条件下生存下来,形成了较强的生命力和适应力。
(一)、采挖时间
不同的植物材料的采挖时间要根据树种的生理待性,并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等确定,一般会在树木刚进入休眠期时或在早春树木萌发之前。小型树桩一般做到栽种及时、养护得当大多能成活,没有太严格的时间要求。中型以上的树桩或稀有且成活率较低的树桩,养护较为困难,所以在早春树木萌芽之前采挖较为适宜。对于常绿阔叶树种和不耐寒的树种,宜在3~4月间采挖。如古人所说:“移树无时,勿叫树知,多留宿土,记取南枝。”
(二)、采挖地点
要效率较高地获取较为理想的桩景材料,需要了解该植物的生长规律或在采挖前提前调查该地植物资源,可查找资料或访问当地的山农。树桩盆景要求露根干曲,枝短叶密,多在生长条件差的荒瘠山地或山岩缝隙、风口水边或人畜经常践踏的路边才能形成这些特征,即常年自然加工,浅根、细侧根发达,茎干曲折,植株矮小,姿态古怪苍老。
(三)、采挖方法
在采挖树桩时,不应直接采挖,首先要根据环境条件进行地上部分处理,清除树桩四周的杂草、荆棘、基部丛萌蘖等,然后为了挖掘方便,初步确定其造型,剪去多余分枝条,剪时注意留有余地。挖掘时,要注意根系的走向和分布,尽可能不损伤树皮和须根。从树干由远及近,切断伸向远处的侧根。然后再向下挖深,主根可截断,留主根的长度一般为树干直径的5倍左右,伤口要切平,但松柏类必须保存主根,否则不易种活。能带土球的就尽可能攒土球,若没能带土则必须注意掘后保护。若为短途运输,可直接用塑料袋包装树桩,如果远送,裸根要在根部打上泥浆,用草包或蒲包包装并覆盖防风吹日晒。中途要注意及时向捆扎的桩头淋水保湿,同时防止重压碰伤。
(四)、种植方法
从野外挖取的树桩,经过定型修剪后应尽快栽植。栽植方法有地栽、盆栽和砂床培育三种方法。
1、地栽
对于根系不好的大中型树桩,一般采用地栽养护。地栽有利于树桩的恢复生长,管理粗放,但由于根系生长不受盆器限制,所以之后上盆整形较费工。
2、盆栽
较易成活的树桩,在整枝修剪后,选用合适的基质和透气排水良好的泥盆栽种养护,盆的大小应视树桩的大小而定,过大过小都不利其恢复生长。盆栽生长恢复较地栽慢,管理较为费工,在新芽萌发前,晴天要适当喷水,对不耐寒的树种要注意防寒越冬。但之后上盆时损伤较小,有利于造型,移动方便。
3、沙床培育
沙床培育省工省盆,成活率高,但不利于根部造型。沙床有用砖石砌成的,规格尺寸可视情况而定。首先在沙床底部先铺一定厚度的干净河沙,然后将整形修剪过的树桩安置于沙床中,为防止成活后的枝叶互相遮挡要保持一定间距。放稳后用河沙将所有的树根深埋至茎10厘米左右,压实并浇透水。
(五)、养护方法
水分的供应要注意时间和用量。如水分供应不足,树桩就会因缺水而枯萎死亡;若过量,则易引起根部缺氧和腐烂。沙质土壤可多浇水,黏性土壤要少浇水。浇水可以叶面喷水,也可以根部洒水。浇水要注意浇透,避免造成盆面湿、盆内干的现象,否则易引起枝叶徒长。高温天气应勤喷水,保持环境空气湿度。雨季要做好积水疏通工作,避免烂根。桩景没有足够的紫外线照射,常绿桩景枝条易发生徒长,并且破坏其形状。所以随着新枝生长,要逐步增加日照时间,使枝条充实健壮。冬季则保证阳光充足。由于植物也在不断地生长,为了保持其良好的树姿造型要及时修剪,注意修剪抹芽,剪去枯枝、病枝和徒长枝,增加枝叶密度。并防止假活。因材桩盆景的基质有限,养分也有限,因而也应注意施加肥料。氮肥可促进树桩枝叶生长,磷肥可促进开花坐果,钾肥可促进茎根的生长,应根据树桩种类和其生长态势而确定所用肥料。
四、人工育桩
随着时代的发展,盆景的要求越来越多样化,人工育桩可以避免大量野外采集对环境的破坏,也可以带动经济发展,满足多样化需求。人工育桩的主要途径有播种、扦插、压条和嫁接。
(一)、播种法
以种子繁殖取得苗木的方法称为播种法。播种法可以一次繁育大量苗木,且可制作出各种造型的作品,枝干可塑性高。种植时应选择颗粒饱满、无病虫害的种子,这些种子发芽率高。多选在春、秋两季进行播种。播种前,较易发芽的种子可用冷水或温水浸种,除去不合格的种子。种皮坚硬、发芽困难的种子可以通过热水浸种或机械处理。播种时土壤以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为宜。
(二)、扦插法
扦插法是将植物的营养器官或其一部分插入基质中,使之生根发芽,在适宜条件下愈合生根形成新个体的繁殖方法。扦插法是小型、微型盆景苗木的重要来源。植物大多都能通过扦插法成活,如榆树、银杏、罗汉松、地柏、海棠、石榴等。
扦插成活的小苗,制作微小型盆景速度较快,当年即可制作盆景。中型、大型盆景使用的植物,则需要时间较长,多要三五年以上。目前多以枝插为主,尤以老枝扦插及根插为最好。不论老枝或嫩枝,都要选健壮无病虫害、切口平滑光洁的,以利于生根成活。一般以春季扦插为好,苗床大小可据实际情况而定,不宜太大,深一般为15~20厘米,基质常选用河沙。
枝条切取长约10~15厘米,上切口平剪,1厘米处留芽,下切口斜剪,剪口要平滑,茎段下部插入基质内的叶片全部剪掉,顶部保留2~4枚小叶。
枝插深度为插穗长的1/3左右,保留一定间距,以互不遮盖为宜。插床上覆盖塑料薄膜并适当遮阳,注意保持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