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毛杜鹃

   2016-12-30 苗业网佚名336
核心提示:白毛杜鹃白毛杜鹃

白毛杜鹃    拉丁学名:RhododendronvellereumHutch.exTagg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木兰纲    目:杜鹃花目    科:杜鹃花科    属:杜鹃花属    种:白毛杜鹃    命名者及年代:Hutch.exTagg,1930。

白毛杜鹃(RhododendronvellereumHutch.exTagg)杜鹃花科杜鹃花属常绿乔木,高可达5米;叶厚革质,长圆状椭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上面无毛,下面毛被厚,顶生总状伞形花序,有花10-20朵,花梗红色,花萼小,花冠漏斗状钟形,白色带粉红色,花丝下半部疏被微柔毛,花药椭圆形,淡黄褐色,子房长圆锥形,蒴果狭长圆柱形,5-6月开花,7-9月结果。

白毛杜鹃分布中国青海东南部、西藏东南部和南部。

白毛杜鹃花美丽,可植于庭园花坛中、亦可作切花瓶插,有较高的园艺价值。

一、白毛杜鹃的形态特征

白毛杜鹃是常绿小乔木,高2-5米;小枝直径5毫米,初被薄层丛卷毛,不久变无毛。

白毛杜鹃叶厚革质,长圆状椭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6-11厘米,宽2-4.5厘米,先端钝或急尖,基部圆形或心形,上面无毛,微皱,中脉凹入,侧脉14-15对,下面毛被厚,银白色或灰黄色,软而海绵状,具表膜,中脉凸起,被毛,侧脉隐藏于毛被内;叶柄长1.5-2厘米,上面具纵沟,被白色丛卷毛,下面圆形,近无毛。

白毛杜鹃顶生总状伞形花序,有花10-20朵,总轴长约1厘米;花梗红色,长1.5-2厘米,无毛或疏被丛卷毛;花萼小,长约1毫米,浅5裂成波状边缘,略被丛卷毛;花冠漏斗状钟形,长3.5-4厘米,白色带粉红色,内面一侧具紫色斑点,裂片5,扁圆形,长约1厘米,宽约1.8厘米,顶端微缺;雄蕊10,不等长,长1.5-2.5厘米,花丝下半部疏被微柔毛,花药椭圆形,淡黄褐色,长2毫米;雌蕊比花冠略短;子房长圆锥形,长6毫米,直径2.5毫米,无毛、有时基部疏生少量丛卷毛,花柱无毛,柱头头状。蒴果狭长圆柱形,具槽,无毛,5-6室,极弯弓,长2.3-3.5厘米,直径4-5毫米。花期5-6月,果期7-9月。

二、白毛杜鹃的生长环境

白毛杜鹃生于海拔3000-4500米的高山针叶林下或杜鹃灌丛中。模式标本采自我国西藏朗县。

三、白毛杜鹃的分布范围

白毛杜鹃产中国青海东南部、西藏东南部和南部。

四、白毛杜鹃的栽培技术

肥水管理

杜鹃生长发育要求酸性土壤。由于北方土壤多偏碱性,因此盆土需用腐熟的松针叶土等腐植土混合配制。杜鹃的根系为须状细根,对肥料浓度及水质的要求严格,施肥时要遵循适时适量、薄肥勤施的原则。春季开花前为促使枝叶及花蕾生长,可每月追施一次磷肥。花后施1-2次氮磷为主的混合肥料。9-10月份孕蕾期施1-2次磷肥。在生长期、开花期肥水要求较多,冬季休眠、夏季生长缓慢时要控制肥水,以防烂根。杜鹃花喜湿润和凉爽的环境,北方气候干燥,应及时浇水并喷雾,以保持较高空气湿度。浇花水以矾肥水及雨水为好,如用常用水需加入少量硫酸亚铁及食醋。也可将西瓜或西红柿切成小块施入,对于改善土质及花朵质量也有良好效果。

整形修剪

为加速植株盛开,杜鹃常通过摘心来促发新枝,对于花朵簇拥、影响花形的可以提早疏蕾,这样不但使当年花大色鲜,也有利于植株来年生长开花。杜鹃萌发力强,枝条严重影响植株生长发育,降低其观赏性和商品性,因此需通过修枝来调整。修枝一般在春季花谢后及秋季进行,剪去枯枝、斜枝、徒长枝病虫枝及部分交叉枝,避免养分消耗,使整个植株开花丰满。

花期控制

杜鹃在秋季进行花芽分化,通过冷藏和加温处理,可以人为控制花期。要使杜鹃提前开花,可将其移至温室培养,控温在20-25℃,并经常在枝叶上喷水,保持80%以上的相对湿度,这样经过一个半月即可开花。要使杜鹃延迟开花,可将形成花蕾的杜鹃,让其一直处于低温状态,保持温度2-4℃,盆干时浇水,夏秋移出室外,2周后即可开花。

五、白毛杜鹃的病虫防治

叶肿病

发病前尤其是在抽梢展叶时可喷洒1:1:200的波尔多液,发现病叶及时摘除;发芽前可喷施0.3-0.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1:1:200的波尔多液2-3次,通常隔7-10天喷1次;发病后可喷洒65-80%代森锰锌500倍液或0.3-0.5波美度石硫合剂3-4次,隔7-10天喷1次。

叶斑病

叶斑病和褐斑病。于5-8月喷施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20%粉锈宁4000倍液、50%代森锰锌500倍液,隔10天喷1次,共喷7-8次,能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发展。为防止叶片黄化,还可增施硫酸亚铁。

币厄病

受害嫩枝叶片顶端布满稠密的白色或粉红色的螨质层,有时叶片产生螨瘿,多由蚜虫刺伤叶片感染引起。其防治方法:在清除病叶的同时,喷洒含硫酸铜的药剂;喷洒氧化乐果乳油或将呋喃丹直接放于盆内等方法都可防治蚜虫及其它刺口器的害虫。

根腐病

是―种由镰孢霉菌引起的土传病害,多发生在杜鹃花的根茎部位,因为这些部位往往潮湿,阳光不足,半知菌类镰孢属真菌活动频繁,―旦侵入皮层,不久即会引起腐烂,根上出现水渍状褐斑、软腐,后腐烂脱皮,木质部呈黑褐色,树皮逐渐呈灰白色,并会逐步蔓延,进而扩大到树干整个皮层坏死,切断养分及水分的输导,使顶端嫩叶逐步干枯,并自上而下,枝叶萎蔫失水干枯,以致全株死亡。

根腐病的防治,应注意采取如下措施:半知菌类镰孢霉属真菌存活在土壤中的植物残体上,数年内遇合适寄主仍有侵染力,凡碱性土壤、湿度大、温度偏高,均有利于病害的发展蔓延,故确诊后,应对死株及盆土及时处理。对邻近的植株可用0.1%高锰酸钾浸泡或淋洗全株,并用净水冲洗后再上盆,盆土可事先用70%托布津1000倍液喷浇。应注意改善场地通风,早晚增加光照,增施钾肥,提高抗病力。在每年5月份左右用200倍托布津涂抹主干,每7天至10天涂―次,连续三次,预防感染。

六、白毛杜鹃的主要价值

杜鹃花多数是伞形花序或伞形式总状花序。开花时枝顶上开出许多花朵,常绿杜鹃的花朵往往数十朵聚生于枝顶,整个花序形成球状,花团锦簇,镶嵌在浓绿的树冠上如云彩般的飘逸和赏心悦目。落什卜或半落几}杜鹃先花后廿卜,稠密的花朵儿乎布满整个树冠,繁花似锦、浓郁而热烈。

杜鹃花的往往根桩奇特,耐修剪、萌发力强,是优良的盆景材料。杜鹃的老根往往屈曲多姿、质地坚硬而形状奇特,是制作根雕的上品。杜鹃花的木材细密光亮、不易开裂,年轮明晰不匀,色泽由白、淡红至红褐色不等,可用来制作各种各样的手工艺品。

七、白毛杜鹃的近种区别

白毛杜鹃与藏南杜鹃在花的特征上极为相似,但本种叶厚革质,下面毛被厚,银白色,有时灰黄色,海绵状,具表膜,蒴果弯弓,狭而长,圆柱形,长达3.5厘米,这和藏南杜鹃是不同的,应为独立的种。

起源

根据杜鹃花的化石研究表明,杜鹃花起源的时间大约为晚白整纪至早第三纪的过渡期,距今约有6700万年至13700万年的历史,由此可见杜鹃花在地球上存在已久。在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之后,杜鹃花形成了一个丰富的生态类群。

根据杜鹃花属的现代分布,从生态学观点推断,杜鹃花的祖先具有典型的山地森林成分,它们的生长环境是温暖、湿润的森林环境。据有关专家对杜鹃属植物区系的研究表明,杜鹃花属植物的起源地最有可能的是我国西南至中部地区。

繁殖方式

分扦插繁殖和嫩枝繁殖。扦插繁殖是杜鹃花栽培中应用最多的繁殖方法,一般在5-6月份剪取健壮的半木质化的新枝,长约5-8厘米,剪除下部叶片,保留顶叶2-3片作插穗,插穗基部最好用吲哚丁酸或ABT生根粉等溶液浸蘸处理,然后扦插在疏松透气、富含腐植质的酸性土壤中,温度保持在20-25℃,遮阴并经常喷雾保湿,以促进萌发新根;嫩枝劈接对于难以成活的名贵品种如西鹃等,先剪去嫩枝约3-4厘米作接穗,将基部用利刀削成楔形,用毛鹃作砧木,采用嫩枝劈接,然后置阴棚下用塑料薄膜绑扎,并用塑料袋将接穗和砧木一起罩住保湿。

文化内涵

杜鹃花是我国历史上的传统名花,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古人把杜鹃花看作“优昙宝树”,视为圣洁之花,仙界之花;而近、现代志士仁人,则把它当作崇高的化身,以诗词戏曲,歌颂它是革命之花,英雄之花。人们赞誉它有牡丹的富丽姿容,有莲荷的高洁品德,有腊梅的傲霜精神。我国历史上有关杜鹃花的传说、诗词、书画很多,更有作为邮票、工艺美术等的图案,奠基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我国民间流传的杜鹃花传说很多,最富盛名的要数“花与鸟同名‘杜鹃”,的故事,也有“啼血杜鹃”的传说。在我国的云、贵、川地区,更流传着许多关于杜鹃的美丽传说,如在云南流传的有“百花姐妹为推选花王在大理坝比美”的传说,四川峨眉山则有“称杜鹃花为秒锣花”来由的传说。杜鹃花在古代寺庙中种植比较多,如镇江鹤林寺还有关于“杜鹃花能在秋天开花”的美丽传说,古籍《续仙记》、《容斋随笔》中都有记载。美丽的传说为杜鹃花蒙上神秘的宗教色彩。

我国题咏杜鹃花的诗词很多,上自唐宋的白居易、杜牧、苏东坡、辛弃疾等,下至明清的杨升庵、康熙帝等都有赞誉杜鹃花的佳作,其中尤以唐宋题颂的为最多。唐代的有:施肩吾的《杜鹃花词》、雍陶的《闻杜鹃》、胡曹的《同友生题僧院杜鹃花》、李绅的《杜鹃楼》、吴融的《送杜鹃花》、韩握的《净兴寺杜鹃花一枝繁艳无比》、方干的《杜鹃花》、李白的《宣城见杜鹃花》、白居易的《杜鹃花》、《山石榴寄元九》等。白居易是最为推崇杜鹃花的,因此他吟颂杜鹃花的诗词也特别多。宋代的有真山民的《杜鹃花得红字》、杨万里的《杜鹃花》、高观国的《浪淘沙杜鹃花》等等。清刘颧等编的《广群芳谱》中收集了许多咏杜鹃花的诗词。

杜鹃花作为观赏花卉在世界上源远流长,因此,形成了许多其特有的象征性语言。我国最为常见的要数“寄托思乡情怀”。唐代著名大诗人李白的“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是思乡的千古绝唱。名为“杜鹃”的花和鸟,都是游子思归、眷念家乡的情感寄托。杜鹃花遍布我国的大江南北,万山红遍,大地铺锦,因此,也是“锦绣河山、前程万里”的象征。杜鹃花也象征着“繁荣兴旺和爱情”。马缨花的名字来自民间,因其像马帮领头马上佩戴的红绣球而得名。杜鹃象征着“热情、纯洁感情”;在我国的云、贵、川地区,每逢农历二月初八,当地都要举办插花节崇拜,人们身着盛装,上山采花,到处插上马缨杜鹃花束,祈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男女青年互赠杜鹃花束,传递爱情。杜鹃花还寓意“吉祥如意”、“青春美貌”,

也预示着“成功与希望”。在西方国家,常绿杜鹃花是“富贵”的象征,他们用白色杜鹃花传递“爱的乐趣和喜悦”,红白相间杜鹃花则表示“亲密无间”。杜鹃花也象征着“美好、鸿运高照、繁荣、事业兴旺、奔放”等。

许多国家把杜鹃花作为“国花”,如意大利、比利时、尼泊尔、朝鲜等国。在我国,江西、安徽、贵州等省把杜鹃花作为“省花”;无锡、长沙、丹东、大理、井冈山、九江、嘉兴、嘉善、余姚、韶关、新竹、台北、巢湖等十多个城市则把杜鹃花作为“市花”;有的城市还有杜鹃园、杜鹃广场、杜鹃街道、杜鹃居委,足见我国人民对杜鹃花的厚爱。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