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玉兰的栽培技术

   2015-09-14 苗木佚名481
核心提示:广玉兰的栽培技术 形态特征及品种: 广玉兰为木兰科,木兰属,常绿乔木。高可达30米,树冠卵状圆锥形。小枝和芽均有锈色柔毛。

广玉兰的栽培技术

形态特征及品种:广玉兰为木兰科,木兰属,常绿乔木。高可达30米,树冠卵状圆锥形。小枝和芽均有锈色柔毛。叶倒卵状长椭圆形,叶革质,长10至20厘米,叶端钝,叶基楔形。叶的表面有光泽,背面有锈色短柔毛,有时具灰毛,叶缘稍稍微波状,边缘微反卷;叶柄粗,长约2厘米。花杯形,白色,极大,花的直径达20至30厘米左右,有芳香,花通常6瓣,有时达9至12瓣;萼片花瓣状,3枚;花丝紫色。花大如荷花,故又名荷花玉兰,花期5至8月。聚合果圆柱状卵形,密被锈色毛,长7至10厘米;种子外皮红色,9至10月果熟。

广玉兰以其树形优美,光亮浓绿的叶片,硕大洁白的花朵,四季常绿而备受人们的青睐,为常绿树种中优秀的观赏树种。广玉兰在南方广为用做行道树,也可做风景树单植在宽广的草坪上或配植成树丛。

广玉兰的栽培管理

1、栽种季节的选择北方地区广玉兰移栽以早春为宜,春节过后半月左右,广玉兰尚处于休眠期,树液流动慢,新陈代谢缓慢,生理活动微弱,移植对广玉兰的影响较小,此时即可移栽。移栽后,当晚春气温回升时,根系首先萌动生长修复,加上精心管理,此时移栽的广玉兰成活率非常高。但移植时要注意最好选在阴天或多云天气,尽量避免暴雨或高温天气。移植后,气温逐渐上升,根系由休眠状态过渡到生长状态,树液流动加速,生理活动增强,新芽萌动,新根生长。如移植过晚,北方气温低且变化无常,此时移植,干扰了广玉兰正在进行的各项生理活动,会造成失水、落叶、干枝、树皮外流松汁、甚至产生冻害等现象,不利于成活。

2、种植位置的选择由于广玉兰有喜光,喜暖,耐半阴,耐高温,较耐寒,不耐水涝的习性,而华北地区属于暖温带,冬季气温较寒冷,有时甚至能达到-26℃,因此对于广玉兰能否在华北地区安全越冬的问题,一直以来是引进栽培广玉兰的种植者为之所困惑的问题。

根据在华北地区成功栽培广玉兰的经验,总结出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种植地点的选择是决定广玉兰栽培成败的关键。我们认为种植广玉兰应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小气候,即使在-20℃左右的低温下,由于有墙体折射热的包围,依然能茁壮成长。因此移植广玉兰以背风向阳处为最佳,例如在一些建筑物的阳面种植。此处阳光充足,无风,温度较高,对广玉兰的生长和今后安全越冬非常有利。

嫁接:各地气候不同,嫁接时间有先后,一般在白玉兰芽萌动前15天至萌动后10天都可进行。在白玉兰苗距地6厘米处嫁接,但要保证苗木嫁接处直径在0.8厘米以上。嫁接时先在砧木离地7至8厘米处斜切一刀,深达木质部,长约5至6厘米,然后将其上部平截。取准备好的广玉兰枝条,在芽下方4至5厘米处斜削一刀,长约2.5至3厘米,角度要小,削去一小部分木质部(嫁接时朝里);反面再削一刀,长度约2至2.5厘米,角度要大(嫁接时朝外),最后在芽上方1厘米处平截。每个接穗只保留1至2个芽,特别注意,接穗芽一定要在两个削面的侧面。

将削好的接穗插入砧木切口中,对准一边形成层,接穗内削口要高出砧木0.4厘米,这样接穗和砧木的切口才能结合紧密。用1至1.5厘米宽的塑料薄膜带缚扎,将薄膜带披垂在接穗上,用左手固定好薄膜带,右手自下向上缚扎,封好砧木的截口和接穗下端露白削口。随着缚扎,薄膜带自然收紧,封好接穗上端截口,芽正好在两薄膜带的缝隙之中。

接后管理检查、除萌接后20至30天,检查按穗是否成活。如果接穗上的芽新鲜饱满,有的甚至已经萌动,说明已成活;接穗干枯变黑,说明未成活,应松除薄膜带重接。已萌发的芽要经常检查,发现封接穗顶的薄膜妨碍芽正常生长时,要用刀轻轻削去,但不能伤害芽和影响封顶,一般来说嫁接成活率可达95%。经常除萌,将成活的砧木下部萌芽全部去除。在接穗芽生长到15至20厘米时,可松除薄膜带。只保留1个芽。

肥水管理:加大肥水管理,在枝条长到20厘米时,开始追施化合肥,一般每亩施尿素40千克、磷酸二氢钾50千克,一个月后再追施1次。及时灌水、松土、除草。

几点说明:

1、白玉兰也可以用常温催芽,露地播种,但当年生长量小。在七八月的高温时期,白玉兰苗高只有10至15厘米,叶片大,蒸发量大,小苗抗高温能力差,容易被灼伤,甚至死亡,第二年春很难得到理想的砧木。

2、广玉兰种子出芽率低,播种繁殖在生产中一般不采用,只有狭叶广玉兰采用播种繁殖。除此之外,砧木还可用紫玉兰,但其接穗成活后生长速度较慢。

3、嫁接时一般都采用枝接法,芽接在生产中应用很少。

水分管理定根水:广玉根为肉质根,极易失水,因此在挖运、栽植时要求迅速、及时,以免失水过多而影响成活。广玉兰移栽后,第一次定根水要及时,并且要浇足、浇透,这样可使根系与土壤充分接触而有利于成活。第一次浇水一定要围大坑,浇透水,可将溶解的10克生根剂随水浇入树穴,以促生新根。7至10天后,浇第二次水。20天左右再浇第三水即可。

喷水:移植后,为提高成活率,减少蒸腾,应经常给树体补充水分,可根据温度、湿度的不同情况,及时向树冠、树体喷水。移植之后半个月之内要坚持给树体喷雾,每天3至4次,但地面不能积水,以保证树体对水分的需要,以后根据天气情况喷雾次数并酌情递减。

排水:若移植后降水过多,需开排水槽,以免根部积水,导致广玉兰烂根死亡。

(1)树干保护:此树枝干最易为烈日灼伤,以致皮部爆裂枯朽,形成严重损伤。对于新栽植的广玉兰,移栽后进行涂白处理,还可用草绳裹干2米左右以减少水分蒸发,干旱时可向草绳喷水营造一个湿润的小环境。

(3)立支架:栽植后应立支架固定树干,以防晃动。如果不立支架,会由于树干摇动,使根系不能与土壤密接而产生缝隙,使根极易失水,影响成活,而且还会损伤根系,也会直接影响移植效果。所以,栽后应立即立支架,这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不容忽视。立支架的方法:一般打桩不能起到固定作用,可选用长3米至4米的竹竿或其他材料制成的稳固性好的三脚架固定,固定处应用柔软材料隔垫,以防损伤树皮。

(4)修枝摘叶:因其枝叶繁茂,叶片大,新栽树苗水分蒸腾量大,容易受风害,所以移栽时应随即疏剪叶片,若土球松散或球体太小,根系受损较重的,还应疏去部分小枝或赘枝。通过修枝摘叶,可减少水分蒸发,缓解受伤根系供水压力。修枝应修掉内膛枝、重叠枝和病虫枝,并力求保持树形的完整;摘叶以摘掉枝条叶片量的1/3为宜,过多则会造成根系吸水困难。

(5)防寒:新移植的广玉兰一定要注意防寒3至4年。入冬后,搭建牢固的防风屏障,在南面向阳处留一开口,接受阳光照射。另外,在地面上覆盖一层稻草,以防根部受冻。

2、成活后的养护管理

(1)肥水管理浇水:要根据当地的环境条件,适时浇水。

施肥:在生长期或谢花后,可施稀薄粪水1至2次,促进花芽分化。这样才可使其叶绿花繁,第二年花大香浓,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

(2)中耕锄草:是植株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环节,浇水后及时松土,以利于土壤水、肥、气、热的平衡。

(3)修剪:随时剪去枯枝、病枝或过密枝,以及砧木上的萌蘖枝,集中养分保蕾保花。修剪还可使株形美观。花后及时摘去败蕾,以减少树木养分的消耗。

扶正当枝条生长到30至40厘米时,在弯曲歪斜的枝条旁立支柱,扶正枝条。有条件的每个枝条都应立支柱,以防风折。以后经常检查,重新固定支柱,修剪下部侧枝。

通过精心管理,广玉兰当年生苗高可达1.3至1.6米。一般在10月上旬开始移植,移植时带直径35厘米左右的土球,经过10和11两个月的恢复,对第二年生长十分有利。也可于第二年4至5月移植,但对当年生长有所影响。未嫁接和嫁接未成活的砧木于第二年春季再接。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