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侧柏圃地耕作
1、施基肥:在整地前施基肥,以有机肥为主,主要有厩肥、堆肥、腐熟人粪尿、饼肥等,必须经过充分腐熟后才能施用,一般每亩施厩肥、堆肥3-4t,腐熟人粪尿1-1.5t,饼肥0.1-0.2t。
2、整地:育苗前必须进行整地,及时深耕细作,消除杂草,树根石块,要求地平土碎,一般深度20cm左右,干旱地区深20-30cm,时间春、秋均可;具体整地时间:春季播种前20-30天,秋冬依据土壤墒情和种植而定。
3、作床:高床、低床均可,一般生产上常用低床,床面低于步道15-20cm,宽1.0-1.5m,长10-20m,步道宽30-50cm;如果进行容器育苗,要求将床面整平、夯实,边缘可用砖、木板等作围栏或用土作硬,以防容器倒塌。营养土的配制方法:(1)沙壤活土与腐熟农家肥按8:2混合均匀过筛后配成营养土,每立方米50倍40%的福尔马林20-40毫升进行土壤消毒;(2)用氮(厩肥、垃圾、鱼塘泥)、磷(过磷酸钙)、钾(草木灰、火烧土)按3:1:1.5混合均匀过筛后配成营养土,每立方米用0.75公斤黑矾加水化开拌土进行土壤消毒。
二、播种育苗
(一)、床面灭菌:播种前7-10天用浓度1%-3%的硫酸亚铁溶液,按3.0-4.5L/m2的用量均匀地浇洒土壤中,可用1‰ΚΜnΟ4溶液消毒或用浓度35-40%的福尔马林溶液50ml,加水6-12L,在播种前7-10天均匀喷洒在苗床上,喷后用地膜覆盖一周后揭去地膜。
(二)、精选种子:种源要选择气候和土壤条件与绿化区一致或相近的地区,采用风选或水选的方法,选择净度高,品质好的种子进行精选分级,将虫蛀霉烂的种子淘汰掉,清除种子中的鳞片、果屑、枝叶、空粒、碎片、土块等夹杂物。
(三)、种子处理
1、处理程序检斤--净种--检斤--发芽试验--消毒--催芽
2、种子消毒:在种子催芽和播种前进行。一般播种前1-2天,用1份浓度40%的福尔马林溶液加水270份,稀释成0.15%的溶液,将种子浸泡在溶液中30分钟,捞出后密封2小时,然后用清水将种子上的药液冲洗干净,摊平阴干后即可播种或催芽。
(四)、种子催芽
1、层积催芽:选择地势高,排水良好的地方挖宽1m,深度在地下水位以上,冻层以下,长度以种子的多少而定,坑底铺10-20cm的湿河沙。种子与沙的体积比为1:3,沙的含水量为饱和水量的60%(即手用力握沙成团不滴水,手捏即散);坑内温度控制在0-5℃之间要保持通气良好,防止霉烂;最好用温水浸种后,使种皮吸水膨胀后层积于坑内,层积时间30天左右;播种前7-10天检查种子,如果尚未裂嘴露白,要将种子移到温暖(20℃左右)的地方,上盖塑料膜促使尽快萌芽,当种子裂嘴1/3时即可播种。
2、水浸催芽:用40-50℃温水浸种,种子与水的体积比为1:3,浸种1-2昼夜,每天换水一次,种子吸水后捞出摊放在通气好的湿润物(筐、篓、蒲包、席)上,再盖上湿草帘或湿麻袋,并置于20℃左右的温暖处催芽,要求每天用洁净水淋冼2-3次,经常检查翻动种子,约经5-7天即可萌发,当种子裂嘴1/3时即可播种。(随采随播种子不催芽)
(五)、播种期:春播3-4月份,秋播10月中下旬。
(六)、播种方法
1、条播:根据密度确定播幅和行距。一般播幅沟宽10cm,深3cm,行距25-30cm,将种子均匀撒在沟内,覆土1-2cm镇压后浇水,再覆盖地膜或稻草即可。
2、点播:适用于侧柏容器育苗,一般生产上常用的塑料容器规格为8x12cm,和蜂窝状塑料容器规格为4cm×4cm×11cm×4穴,将配制好的营养土装入容器(袋)中,苗床一定要整平,然后把容器(袋)竖直排列在畦中,成行成列直立紧靠,苗床四周踏实培土,高于床面,以防容器倒斜。用竹签或罗丝刀插入容器(袋)中间,点穴深约1.5-2cm,将消毒、催芽后的中子播于穴中,每穴3-5粒,播后用细沙和黄心土均匀撒在畦面上,厚度1-1.5cm,然后浇一次透水,1-2天后覆地膜,也可覆盖稻壳、稻草、桔杆或遮阳网,并注意每天喷水保墒,约经8-10天即可出苗。
(七)、播种量
按下列公式计算播种量(g/㎡或g/m)=式中:Χ--播种量(每平方或每米播种沟);Р--种子千粒重(克);10--常数;Е--种子净度(%);Κ--种子发芽率(%);С--损耗系数;n--计划产苗量(株数)。
三、苗期管理
1、浇水:播种前保持土壤湿润,出苗后浇水,要掌握适时适量。条播的采用细水漫灌的方法;点播的容器苗采用细水流喷壶式灌溉,有条件的可采用喷灌的方法。
2、施肥:幼苗期适施氮肥和磷肥,每10-15天喷洒一次,浓度为0.2-0.3%,注意追后及时浇水。
3、松土除草:幼苗出土后杂草生长快浇水后土壤易板结,如不及时松土除草影响苗木生长,每年条播的松土除草3-6天次;点播的容器苗主要是除草,每年6-8次。按照“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进行。
4、移植间苗:幼苗出苗期间要及时检查苗床出苗情况,发现缺苗及时间苗移植补苗,并浇水以保证全苗。大苗培养移植时,用苗时要剔除有病虫害、机械损伤、发育不健全和无顶芽的苗木,按高粗分级,移植时间在早春土壤解冻后或秋冬土壤结冻前进行。移植要根据树种的计划产苗量和培养的目的,确定移植株行距,一般单位面积上移植的株数要比计划产苗量大5-10%,要求分级栽植,根不干、不窝、栽正、踏实,移植后及时浇水。
四、病虫害防治(见下表)
幼苗期病虫害名称危害部分及症状防治方法
立枯病叶枯病危害径叶使幼苗发黄:
1、等量式波尔多液(100-150倍),每10天喷一次,连喷三次。
2、硫酸铜100倍液浇灌苗木根部。
3、福尔马林200倍液每周喷一次连喷3次。
地下害虫(蝼蛄)-(蛴螬)
危害苗木根系使苗床缺苗断垄
1、敌百虫(50%粉剂)按1:100的比例与麦麸或米糖制成毒饵,于傍晚撒于苗床诱杀或500倍液喷雾在苗行间。
2、敌敌畏(50%乳剂)500-800倍液喷雾在苗行间。
3、辛硫磷(50%乳油)制成毒土施土壤中或800-1000倍液喷雾在苗行间。
五、苗木出圃
1、起苗:在春季雨季均可,要选择无风阴天进行,应在起苗前3-4天浇水,保持土壤水分,起苗时要保证苗木根系完整。
2、分级:苗木分级根据国家标准及造林绿化要求,进行分级捆扎包装,假植,防止苗木风干霉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