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衣甘蓝立枯病的防治方法

   2017-05-22 园林花木网互联网385
核心提示:羽衣甘蓝立枯病的防治方法——在羽衣甘蓝科研、育种和生产实践中,立枯病是羽衣甘蓝苗期最重要的病害之一,又称黑根病。羽衣甘蓝立枯病症状:主要在苗期为害羽衣甘蓝,病菌主要侵染幼苗根茎部,致病部缢缩和变灰白(

 羽衣甘蓝立枯病的防治方法——在羽衣甘蓝科研、育种和生产实践中,立枯病是羽衣甘蓝苗期最重要的病害之一,又称黑根病。

羽衣甘蓝立枯病症状:主要在苗期为害羽衣甘蓝,病菌主要侵染幼苗根茎部,致病部缢缩和变灰白(黑),潮湿时其上生白色霉状物,初期叶、根系较正常,植株感病数天后即见叶萎蔫,干枯,继而植株死亡。定植后受害较轻,极少量植株继续死亡,一般停止扩展。此外,该病还表现为猝倒状或叶腐。

羽衣甘蓝立枯病病原:病原称立枯丝核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初生菌丝无色,后变黄褐色,具隔,直径8至12微米,分枝基部变细,分枝处往往成直角。菌核不定形,浅褐至黑褐色。担孢子圆形,病菌主要以菌丝体传播和繁殖。其生长发育最适温度24℃左右,最高40℃至42℃,最低13℃至15℃。

羽衣甘蓝立枯病防治方法

1、首先选用抗病品种如冬春系列羽衣甘蓝新品种。

2、苗床选择2~3年以上未种过十字花科作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壤土田块。

3、苗床营养土处理:用五福合剂或3.2%恶甲水剂,每平方米取9至10克,混入3至4公斤细土中拌匀,播前把药土的1/3撒在浇过水的畦面上,播后再将余下的2/3药土覆在种子上,做到上覆下垫,使种子夹在药土中间。

4、播种不宜过密,覆土不宜过厚。

5、加强苗床管理,夏秋季高温时期采用防虫网和遮阳网。这样既防虫害又遮阳降温与通风。水分补充宜少量多次,浇水后注意通风换气。

6、使用充分腐熟肥料。

7、药剂防治:播种前用种子重量0.3%的50%福美双及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拌种;在发病初期拔除病株后喷洒75%百菌清或7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也可用60%多福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0%甲基立枯磷乳油1200倍液、3.2%恶甲水剂300倍液,隔7至10天施1次,视病情防治2至3次。

8、种植结束,清洁田园,以免菌丝或菌核随病残体在农具、器皿以及土壤中成为侵染源。

9、再次使用的营养钵可采用75%百菌清或7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泡处理。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