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柳在栽培相关技术方法简要
1、美国竹柳造林地的选择
适宜美国竹柳生长的土壤条件应具备:有良好的物理性状;在生长季节有足够的有效水分;具有一定的土壤肥力;土壤通气良好。
2、造林时间和适应区域
在湖南、湖北、安徽,江西江苏等长江中下游地区,一年中可以实行两次造林:春季造林。总的要求是气温稳定在10摄氏度开始,至竹柳发芽前结束。长江中下游地区春栽一般在3月份前后。秋季造林。在竹柳落叶后至土壤上冻前进行,时间一般为11月中下旬。
3、美国竹柳的整地方法
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不会由于整地引起水土流失,所以造林地可以采用秋冬季全面耕翻,耕深30~40cm,并按株行距开挖树塘,次年3月植树,这样有利于整个造林地土壤结构疏松透气,有利于幼树生长。
4、美国竹柳的造林密度
确定适宜的栽植密度要考虑到地理位置、造林地的形状、造林地面积、土壤条件、造林技术和栽培目的。从总体上讲,一般地南方地区由于土壤、气候、水分等条件较北方优越,竹柳生长速度快,树形树冠较大,栽植密度应小于北方。长轮伐期经营模式:造林密度一般株距1~2m,行距3~5m,竹柳的该经营模式轮伐期为5~6年。中短伐期经营模式:是林纸一体化建设和工业原料林的主要经营模式。一般规格可采用行距1m,株距.0.8m,林带间距1m。轮伐期为2~3年左右。
5、美国竹柳造林前的苗木保护
竹柳造林前对苗木的准备和保护主要有假植和浸苗。假植。已挖掘的苗木因故不能栽植下去的,应将苗木进行假植,以保证根部不失水栽植成活率,但假植时间不宜太长。浸苗。苗木春栽时,苗木易失水,用水浸泡,可增加苗木的抗旱能力,提高成活率。可在池中加入肥料、杀菌剂、生根粉,以增加抗逆性,杀灭病原菌,提高成活率。
6、美国竹柳的栽植方法
竹柳的造林方法主要有扦插、插干、植苗,而在实际生产中,主要是插干和植苗。插干造林具有节省、简单、快捷等优点。植苗造林。是以苗木作为造林材料的造林方法,又称栽植造林、植树造林。植苗造林是常用最普遍的一种方法。插干造林。又称插干造林或截干造林,是利用竹柳易生根的特性,采用粗枝或幼树树干和苗木茎干,直接插植于林地的造林方法。插干造林,可以大幅度降低起苗、运输、挖穴、栽植成本,减轻劳动强度,提高造林成活率,加速林木速生丰产。截干造林要注意做好浸泡、打洞、灌浆等技术环节,插干造林时间一般在2月至3月上旬。洞眼中灌浆灌水后及时插入苗干、直至红油漆标记与地平,轻摇苗干几下,使洞土松动与苗木密接。插干后就近铲土封实踏实洞口。
7、栽植技术
一是选苗:竹柳的造林应选择:苗高4m以上,地径3CM以上,干形通直,顶芽饱满,木质化程度高,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根系发达的一、二年生竹柳种苗。
二是施基肥:基肥是在栽植时或栽植前使用的肥料。基肥一般以肥效较长的有机肥为主。如堆肥、厩肥、旅费、人粪尿、饼肥和腐植酸肥等。此外还可加施磷肥0.5~1.0kg|、钾肥0.1~0.2kg。
三是栽植深度:竹柳属浅根树种,侧根和不定根分布较长、较广,栽植深度可根据定植地点的地下水位和土壤结构而定,黏重的低洼地可潜栽,栽植深度一般为40cm~50cm,改善根部的透气状况;地下水位低的沙壤土应适当加深栽植深度一般为60cm~80cm,增强竹柳的抗旱能力。
四是灌水:栽植时一般浇灌两次水。即底水和定根水,底水是使底层土壤充分吸水,营造湿润的土壤环境。定根水是在苗木培土至2/3时,浇足水,减少土壤孔隙度,让根系和土壤紧密结合。在实践中如果土壤比较潮湿一般只浇灌一次定根水。
五是培土:先培表土,后陪心土,培土过程中要保证根系舒展、不窝根,还要便填土,边踩实,使根土紧密结合。培土浇水之后在上面要覆盖一层干土,减少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湿润,提高成活率。
六是修枝:移植大苗时,为减少水分损失,应适当将部分侧枝修去。为防止苗干产生更多的枝条,也可以对部分较大的侧枝进行短截,保留5cm~10cm的短桩,1~2年后再从基部截去。栽植完成后多余的侧枝、病虫枝进行适当修剪,以降低苗木的蒸腾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