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栎涝害及其防治技术

   2016-04-29 苗业网佚名323
核心提示:柳栎涝害及其防治——柳栎分布在美国东部和南部,落叶乔木,树高达20米,主干直立、枝纤细,圆锥或球状树冠,冠型优美,秋叶鲜艳,生长速度快,易移栽,无严重病虫害。多用

柳栎涝害及其防治——柳栎分布在美国东部和南部,落叶乔木,树高达20米,主干直立、枝纤细,圆锥或球状树冠,冠型优美,秋叶鲜艳,生长速度快,易移栽,无严重病虫害。多用作行道树和庭院栽植。喜光,喜温和湿润气候。最喜酸性肥沃细腻地下水位高的土壤,但能适应多种土壤,抗盐碱能力较强。圆锥或球状树冠。主干直立,枝纤细,叶披针形,秋季黄色。

苗木的涝害是指苗木的土壤中含水量过高,缺少氧气,厌氧菌迅速滋生,使苗木根系不能进行正常呼吸,吸水吸肥受阻。在缺氧条件下,根呼吸产生的中间产物及微生物活动而生成的有机酸(如乙酸)和还原性物质(如甲烷、硫化氢)又会对树体造成毒害,导致根系窒息、腐烂甚至死亡,从而导致植株生长不良甚至死亡的现象。

苗木遭受涝害的死亡过程是缓慢的,一般要持续20天左右才会明确是否死亡。

一、涝害的三种情况

出现涝害主要有以下三种状况:1、水淹并持续一定的时间;2、持续下雨或持续过量浇水;3.土壤黏性大,不透水,使土壤长时间保持过大的含水量。

二、症状

1.地上部表现症状(1)、梢叶的表现症状:受涝程度轻时,叶片和叶柄偏向正面弯曲,新梢生长缓慢,先端生长点不伸长或弯曲下垂;严重时梢叶呈水黄状、萎蔫,叶片会卷曲,嫩梢发黄下垂;梢叶缓慢干枯,干枯后不脱落。(2)、树干的表现症状:缓慢干枯。死亡植株的主干,因为根先枯死,因此一般是从下往上逐渐干枯。

2、地下部(根)表现症状根发黑(深蓝色)腐烂,黑带点蓝灰,且有酒霉(糟)味;树根的危害从低部位开始逐渐向上发展,根的部位越低,危害越严重。根部(木质部)颜色变化:由低到高呈蓝黑-蜡黄-浅黄色的变化。

三、预防措施

1、填土,提高种植平面;或开好排水沟,从而降低水位。

2、选择耐涝的品种,如水杉、白千层、水翁、海南浦桃、串钱柳等,但需要注意的是它们只是耐涝品种,并不是水生植物,不宜种植在长期水淹的地方。

3、起墩、起垅种植,起到抬高地势的作用。

4、采用疏松透水的土壤。特别是假植苗木,配制营养土(种植土)时要充分考虑用砂壤土,不要单纯用黏性强的壤土。

5、对通透性较差的黏性土壤,在苗木移植时可考虑在植穴底层加10厘米的砂石层来预防和减少水涝危害。

6、准备好排水设备:未雨绸缪,如堵塞进水口,备好疏通排水的工具,如用于排水的抽水机等。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