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文化成为生态文明时代的主流文化

   2013-06-29 苗业网佚名454
核心提示:在6月27日举行的第六届中国生态文化高峰论坛上,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生态文化协会会长江泽慧在主旨报告中提出,21世纪,以中华文化为核心的生态文化将融合各国优秀文化元素,以其巨大的渗透力和

在6月27日举行的第六届中国生态文化高峰论坛上,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生态文化协会会长江泽慧在主旨报告中提出,21世纪,以中华文化为核心的生态文化将融合各国优秀文化元素,以其巨大的渗透力和感染力,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成为生态文明时代的主流文化,引领人类文化发展进入一个新时期。

江泽慧指出,生态文化契合时代应运而生,其主体思想与核心内容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通过探讨文化与文明的关系,文化与生态文化的关系,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的关系,提出了生态文化的内涵。生态文化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协同发展的文化。生态文化是培植生态文明的根基,生态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推进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而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又丰富了生态文化的时代内涵。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精辟论述,不仅为生态文化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而且赋予生态文化以新的定位、任务和使命。

二是以哲学的视角探讨生态文化的哲学智慧。生态文化的灵魂是生态哲学,体现为生态智慧。生态智慧主要表现为对生态系统的准确认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反思、对生态价值的全面把握、对生态文明的根本追求。

三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世界观,超越人类中心主义与自然中心主义的二元对立,提出了生态文化的伦理考量。从生态伦理的角度看,生态文化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文化、和谐文化。

四是从生态文化的美学层面,提出了审美层面是支撑生态文化的另一个鼎足。让生态美学从自然科学走进社会科学,在美学体系之内加进了人的生态关怀。

五是着力生态文化实践运用,提出了加强生态文化事业的战略思路和振兴生态文化产业的建设路径。

六是着力于改革创新,着力于生态文化与生态制度的交融促进,提出了生态文化的制度融合。生态文化核心理念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基本价值取向,要用先进的生态文化理念引领制度创新,将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与生态文化优势结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江泽慧说,21世纪是生态文明的世纪,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走向生态文明的世纪。将生态文化植根于民众之中,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生态智慧,融合现代文明成果与时代精神,构筑中华民族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的精神家园,已日益成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和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因素。生态文化的崛起,顺应与契合了生态文明时代的发展大趋势,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