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屋顶绿化
日本特别是在城市,人多地少,寸土如金,人们对屋顶绿化越来越重视。日本屋顶绿化是从20世纪60、70年代的百货公司及学校开始的,这与当时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是分不开的。日本将日式的园林风格搬到了屋顶上,在民族化和经营上具有自己的典型特征。当今日本在开展屋顶绿化方面,已走在世界的前列。
屋顶绿化政策
1991年4月,东京都政府颁布了城市绿化法律,规定在设计大楼的同时,必须提出绿化计划书。1992年6月,又制定了“都市建筑物绿化计划指南”,使城市建筑物的绿化更为具体。东京都市绿化运动是由东京建设、造景等48家公司组成的高档天台开发研究会率先兴起的,它得到了东京都政府的大力支持。之后在东京出现了不少屋顶小型公园、百鸟园、空中花园等,他们在吸引了不少游客同时,也造福了东京市民。
日本环境省于1999年设立了“抑制热岛现象对策研讨委员会”,该委员会在2000年发表报告,选定东京、名古屋、大阪、京都、川崎、仙台等大城市作为试点,并要求各地方政府在这方面做出积极努力。对城市建筑物实行屋顶绿化就是环境省提出的减轻热岛效应的有效对策之一。
东京都于2000制定了“关于保护和恢复东京自然的条例实施规则”及“东京都绿化指导方针”,规定“不仅在地面,而且要尽可能地在建筑物等有可能绿化的地方进行绿化,除了树木之外,还可以种植草木、花卉及蔬菜等,进行多样化的绿化。”
2001年出台政策规定,业主在新建和改建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的民间设施和250平方米以上的公共设施时,有义务绿化屋顶可利用面积的20%,否则开发商就得接受罚款。涩谷区是东京的繁华商业区之一,在“屋顶绿化”上,它比其他地方提出更高的标准,政府规定凡占地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上的建筑物,都必须实施屋顶绿化。截止2001年10月,仅东京都内就有1200余座建筑物实现了屋顶绿化,绿化面积超过了43万平方米。被绿化了的屋顶仿佛是一处处公园、一片片绿洲,为东京的市容、市貌增添了许多生机和美丽。
2004年以后,日本规定包括建筑物外部面积及可利用的屋顶面积都有实施绿化的义务。对于大楼绿化的评价,要求屋顶绿化达到建筑物隔热、设备节能、建筑物寿命延长、绿化量等指标,并要求在住宅大楼的销售广告上,依环境性能优劣给予星号,屋顶绿化就包含在《绿化量指标评价》上,对于非住宅大楼,必须提供《环境计划书》予以审查。对于东京以外的情况,实行地方自治单位义务制度和奖助金制度。2004年都市绿地保全法也做了修正,制定了立体都市公园制度,屋顶绿化被纳入其中,已建立一套完整的推广制度。从2000~2005年,6年内创造约84万平方米的屋顶绿化面积的骄人成绩。
日本成立了屋顶绿化协会,便于在规范、监督、约束方面起到作用。同时日本把循环经济的理念纳入到屋顶绿化中,根据不同的屋顶特点,把太阳能、风能、地热、雨水收集系统结合屋顶绿化开发利用。从而推进新一轮的城市建设,把原来单一功能的屋顶变成多功能的新的经济开发点。在技术方面,新材料、新工艺的使用有效地解决了以往屋顶绿化所面临的荷载加大、防水难、养护难等问题,并且通过大量的试验与检测取得了大量实践经验,这些为屋顶绿化的设计和推广使用提供了广泛而坚实的技术支持,使得日本的屋顶绿化设计形式多样、各具特色。随着屋顶绿化技术的发展,日本的屋顶绿化已不仅限于草坪和花卉等轻型的绿化,绿化技术的大量运用使屋顶绿化更为自由,也使建筑师的设计更富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