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花楹

   2015-09-21 苗业网佚名2466
核心提示:蓝花楹 科:紫葳科 属:蓝花楹属 别名:巴西红木、蕨树 拉丁名:Jacaranda mimosifolia蓝花楹是落叶乔木。树冠高大,高12~15米,最高可达20米。叶为二回羽状复叶,叶大,

蓝花楹

蓝花楹

蓝花楹    科:紫葳科    属:蓝花楹属    别名:巴西红木、蕨树    拉丁名:Jacarandamimosifolia。

蓝花楹是落叶乔木;树冠高大,高12~15米,最高可达20米。叶为二回羽状复叶,叶大,羽片在16对以上,每一羽片有小叶10~24对,羽状,着生紧密,颇为秀丽,小叶长约6毫米。圆锥花序,枝端着生或腋生,花钟形,长25~35厘米,淡紫色,花期春末夏初。果为蒴果,圆形稍扁,浅褐色,直径约5厘米。开花时叶落尽。此树别名,因其叶似蕨;又名蓝雾树,木材暗褐色。

蓝花楹的园林用途:为观叶、观花树种、可作行道树,遮荫树和风景树。

蓝花楹

蓝花楹    拉丁学名JacarandaMimosifolia    别称:含羞草叶蓝花楹、蓝雾树、巴西紫葳、紫云木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玄参目    科:紫葳科    属:蓝花楹属    种:蓝花楹    分布区域:原产巴西,我国南部多有引种。

蓝花楹是落叶乔木,树冠高大。二回羽状复叶对生,叶大,羽片通,羽状,着生紧密。小叶长椭圆形,全缘,先端锐尖,略被微柔毛。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花钟形,花冠二唇蓝紫色,二强雄蕊。目前我国两广、云南南部、海南、福建、四川等地引入栽培。蓝花楹花语为:在绝望中等待爱情。

蓝花楹落叶乔木:树冠高大,高13-14米,最高可达20米。叶为二回羽状复叶,叶大,羽片在16对以上,每一羽片有小叶10-24对,羽状,着生紧密;颇为秀丽,小叶长约6毫米。圆锥花序,枝端着生或腋生;花钟形,长25-35厘米;淡紫色,花期春末夏初。果为蒴果,圆形稍扁,浅褐色,直径约5厘米乌龟壳形状。开花时叶落尽,悠悠的药味弥漫在周围。此树别名,因其叶似蕨;又名蓝雾树,木材暗褐色。落叶乔木:树冠高大,高13–14米,最高可达20米。叶为二回羽状复蓝花楹。

蓝花楹叶大,羽片在16对以上,每一羽片有小叶10-24对,羽状,着生紧密;颇为秀丽,小叶长约6毫米。圆锥花序,枝端着生或腋生;花钟形,长25-35厘米;淡紫色,花期春末夏初。果为蒴果,圆形稍扁,浅褐色,直径约5厘米。开花时叶落尽。此树别名,因其叶似蕨;又名蓝雾树,木材暗褐色。

蓝花楹花期春末至秋初,开花时叶落尽。蒴果木质,卵球形,稍扁,浅褐色,直径约5cm,种子小而有翅。木材暗褐色。

蓝花楹花色有白、粉红、蓝紫、红色;以淡紫色最美。蓝花楹花冠紫蓝色,开花时,串串紫蓝,花朵密集,呈唇状,长约5厘米,每年花开两次;第一次开花始于5月上旬,盛于6月中旬,终于7月上旬;第二次开花始于8月下旬,终于10月中旬。蓝花楹木材是优良的雕刻工艺原料。好温暖气候,宜种植于阳光充足的地方,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在一般中性和微酸性的土壤中都能生长良好。阳性,喜高温干燥气候;抗风,耐干旱,不耐寒。其蒴果成熟期为11月,采后置于无风处曝晒或堆放;晒干后贮藏至翌年3月,在气温在20℃上下时播种,但种子发芽率仅5%左右。蓝花楹扦插繁殖在春秋两季均可进行,选择中熟枝条作插穗,生根率高。蓝花楹的组织培养也较易,我国一些科研单位已应用实生苗的茎顶和茎段为外植体,繁殖出了大量试管苗。蓝花楹原产热带南美洲(阿根廷、玻利维亚、巴西),目前我国四川南部(主要是西昌市)、两广、云南南部、海南、福建等地引入栽培。其中西昌市市委、市政府倾力打造“五彩西昌”,而其中一彩,就是在城市核心区的一环路、航天路,以蓝花楹为主,打造西昌独具特色的紫色浪漫情调,提升西昌的城市形象和文化品位。作为四川省凉山州唯一的本科院校,西昌学院校园里也有一批蓝花楹栽植,成为一道独特而美丽的风景线。

蓝花楹是南半球特有的树种,原产地巴西,与开满红花的凤凰木并称“双影,”(红影树指凤凰木,蓝影树即蓝花楹)。遍布澳洲,布里斯班将蓝花楹指定为市花。蓝花楹根系不深,抗台风能力差,所以不适合大面积种植。

蓝花楹为观赏、观叶、观花树种,热带、暖亚热带地区广泛栽作行道树、遮荫树和风景树。每年夏、秋两季各开一次花,盛花期满树紫蓝色花朵,十分雅丽清秀;特别是在热带,开蓝花的乔木种类较罕见,所以蓝花楹实为一种难得的珍奇木本花卉。木质较软,是制作木雕工艺品的好材料。澳大利亚的格拉夫顿每年10月的倒数第二个周末到11月的第一个周末会举行蓝花楹节。

蓝花楹原产于美洲热带,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不耐霜雪。适宜生长温度22至30℃,若冬季气温低于15℃,生长则停滞;若低于3至5℃有冷害,夏季气温高于32℃,生长亦受抑制。喜光,能耐半阴。蓝花楹喜肥沃湿润的沙壤土或壤土,定植时要施足基肥,成活后春秋两季各需追肥1次,每年早春进行一次修剪整枝,老化的植株需施以重剪。盆栽时,可截干或嫁接矮化,并控制浇水及施用氮肥。

蓝花楹的病害较少,虫害主要有天牛,如发现树干基部有红褐色粪屑时,可用小刀挑开。蓝花楹果实树皮皮层捕捉幼虫;也可在成虫发生前,在树干基部80厘米以下涂生石灰10份、硫磺1份和食盐的混合液,以防成虫产卵。

蓝花楹

蓝花楹    拉丁学名JacarandamimosifoliaD.Don  别称:含羞草叶蓝花楹、蓝雾树、巴西紫葳、紫云木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合瓣花亚纲    目:管状花目    科:紫葳科    族:硬骨凌霄族    属:蓝花楹属    分布区域:蓝花楹原产巴西,中国南部多有引种。

蓝花楹,拉丁学名:(JacarandamimosifoliaD.Don)紫葳科落叶乔木,高达15米。蓝花楹原产南美洲巴西,中国近年来引种栽培供观赏。蓝花楹是观赏、观叶、观花树种,热带、暖亚热带地区广泛栽作行道树,木材黄白色至灰色,质软而轻,纹理通直,加工容易,可作家具用材。该种同时具有观赏与经济价值。

一、蓝花楹形态特征

蓝花楹是落叶乔木,高达15米。叶对生,为2回羽状复叶,羽片通常在16对以上,每1羽片有、小叶16-24对;小叶椭圆状披针形至椭圆状菱形,长6-12毫米,宽2-7毫米,顶端急尖,基部楔形,全缘。花蓝色,花序长达30厘米,直径约18厘米。花萼筒状,长宽约5毫米,萼齿5。

蓝花楹花冠筒细长,蓝色,下部微弯,上部膨大,长约18厘米,花冠裂片圆形。雄蕊4,2强,花丝着生于花冠筒中部。子房圆柱形,无毛。

蓝花楹朔果木质,扁卵圆形,长宽均约5厘米,中部较厚,四周逐渐变薄,不平展。花期5-6月。

二、蓝花楹生长习性

蓝花楹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不耐霜雪。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在一般中性和微酸性的土壤中都能生长良好。

三、蓝花楹地理分布

蓝花楹原产南美洲巴西、玻利维亚、阿根廷。中国广东(广州)、海南、广西、福建、云南南部(西双版纳)栽培供庭园观赏。

四、蓝花楹的栽培技术

(一)、繁殖方法:蓝花楹的繁殖方法分播种繁殖;扦插繁殖;组织培养繁殖。

1、播种繁殖:蓝花楹的果实成熟期是在11月,采摘后要放在无风处暴晒或者堆放,待晒干后再储藏,在来年的3月份播种,由于蓝花楹原产于热带地区,所以,播种的时候温度要在20度左右时播种。

2、扦插繁殖:蓝花楹进行扦插繁殖时在春季和秋季都可以,扦插时要选择中熟枝条作插穗,那样生根率高。

3、组织培养繁殖:组织培养也较易,我国一些科研单位已应用实生苗的茎顶和茎段为外植体,繁殖出了大量试管苗。

(二)、种植管理

1、温度与光照:蓝花楹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不耐霜雪。适宜生长温度22至30℃,若冬季气温低于15℃,生长则停滞;若低于3至5℃有冷害,夏季气温高于32℃,生长亦受抑制。喜光,能耐半阴。

2、土壤与施肥:蓝花楹喜肥沃湿润的沙壤土或壤土,定植时要施足基肥,成活后春秋两季各需追肥1次,每年早春进行一次修剪整枝,老化的植株需施以重剪。盆栽时,可截干或嫁接矮化,并控制浇水及施用氮肥。

(三)、病虫防治

蓝花楹的病害较少,虫害主要有天牛,如发现树干基部有红褐色粪屑时,可用小刀挑开树皮皮层捕捉幼虫;也可在成虫发生前,在树干基部80厘米以下涂生石灰10份、硫磺1份和食盐的混合液,以防成虫产卵。

五、蓝花楹的主要品种

1、蓝花楹:叶被微柔毛,有小羽片16对以上,每1小羽片有小叶10对以上;花长15-18厘米。

2、尖叶蓝花楹:叶无毛,有小羽片8-15对,每1小羽片有小叶8对以下;花长不超过5厘米。

六、蓝花楹的主要价值

1、园林价值:观赏、观叶、观花树种,热带、暖亚热带地区广泛栽作行道树、遮荫树和风景树。每年夏、秋两季各开一次花,盛花期满树紫蓝色花朵,十分雅丽清秀;特别是在热带,开蓝花的乔木种类较罕见,所以蓝花楹实为一种难得的珍奇木本花卉。

2、经济价值:蓝花楹可用于造纸。木粉初始白度较低,木素含量较高,溶剂抽出物含量与杨木等阔叶木相当。纤维短,基本密度较低。木材黄白色至灰色质软而轻,纹理通直,加工容易,可作家具用材。

七、蓝花楹的植物文化

蓝花楹花语:1、代表宁静、深远、忧郁。2、在绝望中等待爱情。3、深远、清凉、静谧、开阔。4、冷淡、了无朝气、稳健、幽邃、清丽脱俗。5、在绝望中等待爱情,虽败犹荣。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