椤木石楠

   2015-09-22 苗业网花木1945
核心提示:椤木石楠 界:植物界 Plantae 椤木石楠门:被子植物门 Magnoliophyta纲:双子叶植物纲 Magnoliopsida(未分级)I类真蔷薇分支 eurosids I 目:蔷薇目 Rosales科:蔷薇科 Ro

椤木石楠

椤木石楠    界:植物界Plantae    椤木石楠    门:被子植物门Magnoliophyta    纲:双子叶植物纲Magnoliopsida(未分级)I类真蔷薇分支eurosidsI    目:蔷薇目Rosales    科:蔷薇科Rosaceae    属:石楠属Photinia    种:椤木石楠P.davidsoniae    二名法:PhotiniadavidsoniaeRehd.etWils.

椤木石楠为蔷薇科石楠属常绿乔木或灌木,别名椤木,水红树花,梅子树,凿树,山官木。高6-15米;幼枝棕色,贴生短柔毛,后紫褐色,老时灰色,无毛;树干、枝条有刺。

椤木石楠分布在越南、缅甸、泰国以及中国大陆的浙江、陕西、江西、四川、云南、广东、江苏、安徽、湖南、湖北、广西、福建等地,生长于海拔600米至1000米的地区,常生长在灌丛中。椤木石楠在一年中色彩变化较大,叶、花、果均可观赏,椤木石楠树冠整齐,耐修剪,可根据需要进行造型,是园林和小庭园中很好的骨干树种,特别耐大气污染,适用于工矿区配植。

椤木石楠是常绿乔木或灌木,高6-15米;幼枝黄红色,后成紫褐色,有稀疏平贴柔毛,老时灰色,无毛,有时具刺。椤木石楠叶片革质,长圆形、倒披针形、或稀为椭圆形,长5-15厘米,宽2-5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有短尖头,基部楔形,边缘稍反卷,有具腺的细锯齿,上面光亮,中脉初有贴生柔毛,后渐脱落无毛,侧脉10–12对;叶柄长8-15毫米,无毛。

椤木石楠花多数,密集成顶生复伞房花序,直径10-12毫米;总花梗和花梗有平贴短柔毛,花梗长5–7毫米;苞片和小苞片微小,早落;花直径10–12毫米;萼筒浅杯状,直径2-3毫米,处面有疏生平贴短柔毛。萼片阔三角形,长约1毫米,先端急尖,有柔毛;花瓣圆形,直径3.5-4毫米,先端圆钝,基部有极短爪,内外两面皆无毛;雄蕊20,较花瓣短;花柱2,基部合生并密被白色长柔毛。果实球形或卵形,直径7–10毫米,黄红色,无毛;种子2-4,卵形,长4-5毫米,褐色。花期5月,果期9-10月。

椤木石楠栽培要点

椤木石楠栽培土质以深厚、肥沃和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为宜。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耐寒、耐阴、耐干旱,不耐水湿,萌芽力强,耐修剪。生长适温10-25摄氏度,冬季能耐-10摄氏度低温。

椤木石楠枝繁叶茂,树冠圆球形,早春嫩叶绛红,初夏白花点点,秋末赤实累累,艳丽夺目。椤木石楠在一年中色彩变化较大,叶、花、果均可观赏,是目前中国长江流域及南方最适宜园林树种。

椤木石楠树冠整齐,耐修剪,可根据需要进行造型,是园林和小庭园中很好的骨干树种,特别耐大气污染,适用于工矿区配植。

椤木石楠

椤木石楠    拉丁学名:PhotiniadavidsoniaeRehd.etWils.    别称:椤木石楠、椤木、水红树花、梅子树、凿树、山官木、千年红、贵州石楠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目:蔷薇目     亚目:蔷薇亚目     科:蔷薇科     亚科:苹果亚科     属:石楠属     种:椤木石楠     命名者及年代:Rehd.etWils.,1912。

椤木石楠(PhotiniadavidsoniaeRehd.etWils.)是蔷薇科石楠属植物,常绿乔木,高6-15米;幼枝黄红色,后成紫褐色,老时灰色,无毛,有时具刺。叶片革质,基部楔形;叶柄无毛。花柱2,基部合生并密被白色长柔毛。果实球形或卵形。花期5月,果期9-10月。

椤木石楠分布于中国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云南、福建、广东、广西。生长于海拔600-1000米灌丛中。

椤木石楠常见栽培于庭园及墓地附近,冬季叶片常绿并缀有黄红色果实,颇为美观。木材可作农具。

一、椤木石楠的形态特征

椤木石楠是常绿乔木,高6-15米;幼枝黄红色,后成紫褐色,有稀疏平贴柔毛,老时灰色,无毛,有时具刺。

椤木石楠叶片革质,长圆形、倒披针形、或稀为椭圆形,长5-15厘米,宽2-5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有短尖头,基部楔形,边缘稍反卷,有具腺的细锯齿,上面光亮,中脉初有贴生柔毛,后渐脱落无毛,侧脉10-12对;叶柄长8-15毫米,无毛。

椤木石楠花多数,密集成顶生复伞房花序,直径10-12毫米;总花梗和花梗有平贴短柔毛,花梗长5-7毫米;苞片和小苞片微小,早落;花直径10-12毫米;萼筒浅杯状,直径2-3毫米,外面有疏生平贴短柔毛;萼片阔三角形,长约1毫米,先端急尖,有柔毛;花瓣圆形,直径3.5-4毫米,先端圆钝,基部有极短爪,内外两面皆无毛;雄蕊20,较花瓣短;花柱2,基部合生并密被白色长柔毛。

椤木石楠果实球形或卵形,直径7-10毫米,黄红色,无毛;种子2-4,卵形,长4-5毫米,褐色。花期5月,果期9-10月。

二、椤木石楠的近种区别

椤木石楠和石楠相近,但后者的叶柄较长(2-4厘米),幼枝和花序皆无毛,花朵(直径6-8毫米)和果实(直径3-5毫米)都较小,容易区别。

三、椤木石楠的产地生境

椤木石楠生长于海拔600-1000米灌丛中。分布于中国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云南、福建、广东、广西。越南、缅甸、泰国也有分布。

四、椤木石楠的繁殖方法

(一)、采种

椤木石楠通常采用有性繁殖。10-11月,果实由青绿色变黑色时即可采摘。采回后即行踩烂,用水漂洗,去掉果皮、果肉,然后放于通风阴凉处阴干,也可以先适当晒干水份再阴干,用密筛或风选法除去杂质。种子与种売混合一起,难以分开,但不影响发芽率,可随采随播,也可干藏或混细润沙贮藏一段时间后,于翌年春季播种。

(二)、播种

春季播种,2月中、下旬进行,采用条播。在整好的苗床上挖沟,深约10厘米,沟距25厘米。沟里放一层黄心土,厚约3-4厘米。将种子均匀撒播于黄心土上。种子上面再盖一层过筛的黄心土,厚约1厘米,以不见种子为宜,表面再覆盖稻草或其它植物秸杆。种子千粒质量24.5克,场圃发芽率75%,播种量约3-4千克/亩(去売)。随采随播的,翌年4月上句发芽出土,春季播种的,4月下旬发芽出土。此时要及时揭去覆盖物。苗高3-5厘米时,进行间苗、补苗,间出的小苗可另行移栽。

(三)、苗期管理

以后要加强除草、松土,做到“有草就除,除早除小”。结合抗早少量多次地追施肥料,追施尿素或复合肥时,根据苗木大小,按0.2-0.5%的浓度兑水泼浇,每月2-3次,立秋以后停止。

1年生苗平均高可达70厘米,地径0.8厘米,再经过1-2年移植培育后,可进行造林。移植地的整地施肥可按播种苗的方法进行,采用穴植,株行距25×40厘米。移栽时苗木要修枝剪叶,追肥以穴施覆土为好。其它管理措施同播种苗。

五、椤木石楠的栽培技术

(一)、整地选地

苗圃地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肥沃,排灌条件良好,背风向阳且交通便利的地段。在选好的苗圃地上施用腐熟的有机肥料,2000-2500千克/亩或无机复合肥50-100千克/亩均匀撒施于土面,再深翻、整细、作床。苗床高25厘米,床宽1-1.2米长度随地形而定,一般长20-30米,四周及中间深挖排水沟。若肥料较少,也可施于播种沟内,再与土壤混合均匀。

(二)、苗木移植

移植后的苗高达到1.5-2米、地径2-3厘米时,即可上山造林。冬季至早春进行。一般采用穴植穴的规格60×60×50厘米,株行距2×3米或3×4米。带土球造林的苗木要适当修剪;不带土球的苗木需剪除80%以上枝叶。栽植时,将表土填入穴里,植苗深度以略深于苗木根际土痕为宜。踩平踏实,用锄适当锤紧,并浇透水1次。

(三)、抚育管理

造林后要及时是抚育除草。每年2-3次,5-11月间进行。首先用锄进行穴抚,结合松土进行。用除草剂须避免喷到枝叶上。有条件的还可追施肥料,在树冠外围滴水处挖沟深施。若发现病虫害,按苗期的防治方法进行。造林3-4年后,一般幼树高可达4-5米,胸径5-6厘米。

六、椤木石楠的病虫防治

椤木石楠苗期要注意防治病虫害。对于立枯、猝倒等病害,用波尔多液、多菌灵防治;蛾类、蝗虫等食叶害虫,用胃毒剂防治;蚜虫、桩象等刺吸式口器害虫,用乐果、氧化乐果等内吸剂消灭。

七、椤木石楠的主要价值

1、药用:椤木石楠味辛、苦,性平,有小毒;可养阴补肾、利筋骨、祛风止痛;主治风湿痹痛。

2、观赏:其枝繁叶茂,早春嫩叶绛红,初夏白花点点,秋末果实累累,艳丽夺目,可作园林绿化树种。因其有刺,耐修剪,还可密植为高篱。

3、经济:椤木石楠结构细密,质地坚韧,色纹美观,常用于雕刻和制作工艺品、农具等。

八、椤木石楠的植物文化

其还有种植于墓地的习俗,据《述异记》记载:“曲阜古城有颜回墓,墓上有石楠树两株,可三四十围,土人云‘颜回手植’;则石楠之为墓树栽植久矣”。

九、石楠属

安龙石楠、锐齿石楠、中华石楠、椭圆叶石楠、闽粤石楠、小檗叶石楠、湖北石楠、短叶石楠、贵州石楠、厚齿石楠、临桂石楠、宜山石楠、厚叶石楠、椤木石楠、黔南石楠、福建石楠、光叶石楠、球花石楠、褐毛石楠、陷脉石楠、全缘石楠、广西石楠、绵毛石楠、倒卵叶石楠、罗城石楠、带叶石楠、台湾石楠、斜脉石楠、小花石楠、小叶石楠、毛果石楠、罗汉松叶石楠、刺叶石楠、桃叶石楠、饶平石楠、攀援石楠、绒毛石楠、石楠、窄叶石楠、福贡石楠、独山石楠、毛叶石楠。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