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竹

   2016-10-03 苗业网本站原创7332
核心提示:紫竹学名:Phyllostachys nigra科属:禾本科刚竹属别名:黑竹、乌竹紫竹形态特征:紫竹秆高3~8m,有的可达10m以上,胸径1~5cm。新竹绿色,密被白粉和刚毛,以后逐渐变为紫黑色,秆环隆起。紫竹叶片小,窄披针形,先

黑竹、墨竹、竹茄、乌竹

紫竹学名:Phyllostachysnigra    科:禾本科    属:刚竹属别名:黑竹、墨竹、竹茄、乌竹。

紫竹形态特征:紫竹秆高3~8m,有的可达10m以上,胸径1~5cm。新竹绿色,密被白粉和刚毛,以后逐渐变为紫黑色,秆环隆起。紫竹叶片小,窄披针形,先端渐长尖,质薄。笋期4月中下旬。

紫竹生态习性:紫竹阳性,喜温暖湿润气候,稍耐寒。

紫竹园林用途:紫竹观秆色竹种,为优良园林观赏竹种。

紫竹

紫竹    拉丁学名:Phyllostachysnigra(Lodd.exLindl.)Munro    别称:黑竹、墨竹、竹茄、乌竹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禾本目    科:禾本科    亚科:竹亚科    族:簕竹超族、倭竹族、刚竹亚族    属:刚竹属    命名者及年代:Munro,1868。

紫竹(学名:Phyllostachysnigra(Lodd.exLindl.)Munro):竿高4-8米,稀可高达10米,直径可达5厘米,幼竿绿色,密被细柔毛及白粉,箨环有毛,一年生以后的竿逐渐先出现紫斑,最后全部变为紫黑色,无毛;箨片三角形至三角状披针形,绿色,但脉为紫色,舟状,直立或以后稍开展,微皱曲或波状。末级小枝具.2或3叶;叶片质薄,长7-10厘米,宽约1.2厘米。花枝呈短穗状,佛焰苞4-6片,除边缘外无毛或被微毛,叶耳不存在,鞘口繸毛少数条或无,缩小叶细小,通常呈锥状或仅为一小尖头,亦可较大而呈卵状披针形。小穗披针形,长1.5-2厘米,具2或3朵小花;花药长约8毫米;柱头3,羽毛状。笋期4月下旬。

紫竹原产中国,南北各地多有栽培,在湖南南部与广西交界处尚可见有野生的紫竹林,印度、日本及欧美许多国家均引种栽培。多栽培供观赏;竹材较坚韧,供制作小型家具、手杖、伞柄、乐器及工艺品。

一、紫竹的形态特征

紫竹竿高4-8米,稀可高达10米,直径可达5厘米,幼竿绿色,密被细柔毛及白粉,箨环有毛,一年生以后的竿逐渐先出现紫斑,最后全部变为紫黑色,无毛;中部节间长25-30厘米,壁厚约3毫米;竿环与箨环均隆起,且竿环高于箨环或两环等高。箨鞘背面红褐或更带绿色,无斑点或常具极微小不易观察的深褐色斑点,此斑点在箨鞘上端常密集成片,被微量白粉及较密的淡褐色刺毛;箨耳长圆形至镰形,紫黑色,边缘生有紫黑色繸毛;箨舌拱形至尖拱形,紫色,边缘生有长纤毛;箨片三角形至三角状披针形,绿色,但脉为紫色,舟状,直立或以后稍开展,微皱曲或波状。

紫竹末级小枝具2或3叶;叶耳不明显,有脱落性鞘口繸毛;叶舌稍伸出;叶片质薄,长7-10厘米,宽约1.2厘米。花枝呈短穗状,长3.5-5厘米,基部托以4-8片逐渐增大的鳞片状苞片;佛焰苞4-6片,除边缘外无毛或被微毛,叶耳不存在,鞘口繸毛少数条或无,缩小叶细小,通常呈锥状或仅为一小尖头,亦可较大而呈卵状披针形,每片佛焰苞腋内有1-3枚假小穗。小穗披针形,长1.5-2厘米,具2或3朵小花,小穗轴具柔毛;颖1-3片,偶可无颖,背面上部多少具柔毛;外稃密生柔毛,长1.2-1.5厘米;内稃短于外稃;花药长约8毫米;柱头3,羽毛状。笋期4月下旬。

二、紫竹的产地生境

紫竹原产中国,南北各地多有栽培,在湖南南部与广西交界处尚可见有野生的紫竹林,印度、日本及欧美许多国家均引种栽培。模式标本采自日本。

紫竹分布于浙江、江苏、安徽、湖北、湖南、福建及陕西等省。北京紫竹院亦有栽培。1000米以下广大酸性土山地,分布广泛,东起台湾,西至云南东北部,南自广东和广西中部,北至安徽北部、河南南部均产之。

三、紫竹的主要变种

毛金竹:亦称淡竹Phyllostachysnigravar.heno nis(Mitford)StapfexRendle与原变种的区别在于竿不为紫黑色,较高大,可达7-18米,竿壁厚,可达5毫米,箨鞘顶端极少有深褐色微小斑点。

原产中国,产黄河流域以南。生于林中。输入日本及欧洲。模式标本采自中国。
笋供食用;竿可整材使用,并可劈篾编制竹器,粗大者可代毛竹供建筑用;中药之“竹茹”、“竹沥”一般取自此种。

四、紫竹的生长习性

紫竹是阳性,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能耐-20℃低温、耐阴、忌积水、适合砂质排水性良好的土壤,对气候适应性强。好光而喜凉爽,要求温暖湿润气候,年平均温度不低于15℃、年降水量不少于800毫米地区都能生长。垂直分布高度与纬度、经度、地形有密切关系,一般分布在海拔800米以下。对土壤的要求不严,以土层深厚、肥沃、湿润而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最宜,过于干燥的沙荒石砾地、盐碱土或积水的洼地不能适应。竹鞭的寿命可达10年以上,1-6年为幼、壮龄阶段,以后逐渐失去萌发力。

五、紫竹的繁殖方式

紫竹虽可种子育苗造林,但由于从育苗到成林的时间长,故一般多用移竹造林。选择秆形较小、分枝低、竹鞭粗壮的二年生竹作竹种,挖掘时按竹鞭行走方向找鞭,一般留来鞭20-30厘米长,去鞭40-50厘米长,宿土20-30千克,留枝3-5盘,削去顶梢。母竹远距离运输,必须包好扎紧。

六、紫竹的栽培技术

(一)、整地作床

选择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地块作苗床。苗床宽1米,长5米,共计22个苗床。苗床深翻平整后用0.5%的高锰酸钾溶液对苗床进行喷洒消毒。

(二)、埋穗选择

除保留分枝3-5个节的小段外其余枝叶全部剪除。对于选中的分枝,在同一母竹上,竹秆的上、中、下部位节上发育的枝芽质量是完全不同的。一般而言,上部竹节分枝较好,但因母竹上部直径小,节间短,贮藏养分少,竹芽发笋消耗养分后易退笋。母竹下部由于受光少,主枝发育不良,甚至无主枝和芽,仅有的分枝也普遍较为瘦弱。母竹中部各节分枝发育良好,隐芽饱满充实,生活力强,生长快,竹秆贮藏养分丰实,埋植后成活率较高,此部分是最理想的连秆埋枝育苗繁殖材料。

(三)、埋穗制作

连秆埋枝的截取方法,一般采用单节段的育苗方法较理想,即保留一个完整的竹节,其上带有发育良好的分枝和具有生命力的隐芽,竹节上、下端各保留1/2的秆间部分。

(四)、埋穗处理

材料选好后,放入100mg/kg的ABT1号生根粉溶液中浸泡30秒,取出待用;开挖宽20厘米深10厘米的沟,将埋穗条分别平展于沟中埋植。

(五)、苗期管理

种竹要深挖穴,浅栽,务使鞭根舒展.不强求竹秆直立,竹下部垫土密接,分次回土踏实,浇足定根水,设置支架。初期抚育着重除草松土、施肥、灌溉,成林后进行护笋养竹、间伐及病虫害防治。

七、紫竹的病虫防治

紫竹主要病害有毛竹丛枝病、梢枯病、秆茎腐病、竹黑痣病等,主要虫害有竹织叶野螟、竹笋夜蛾、竹斑蛾、竹巢粉蚊、黄脊竹蝗等,防治方法见刚竹。主要通过喷洒多菌灵等药剂防治。

八、紫竹的主要价值

(一)、药用

1、根状茎(紫竹):辛,平。祛风,散瘀,解毒。用于风湿痹痛,经闭,症瘕,狂犬咬伤。

2、藏药-牛温次哇:茎用火烤灼而流出的液汁治疗妇科热症《中国藏药》

(二)、园林

紫竹为传统的观杆竹类,竹杆紫黑色,柔和发亮,隐于绿叶之下,甚为绮丽。

此竹宜种植于庭院山石之间或书斋、厅堂、小径、池水旁,也可栽于盆中,置窗前、几上,别有一番情趣。紫竹杆紫黑,叶翠绿,颇具特色,若植于庭院观赏,可与黄槽竹、金镶玉竹

斑竹等杆具色彩的竹种同植于园中,增添色彩变化。多栽培供观赏观秆色竹种,为优良园林观赏竹种。

(三)、经济

毛竹秆形粗大,端直挺秀,清雅宜人,风景区、城市郊区营造纯林或与阔叶树混交,对净化空气、减弱噪声、改善小气候都有很大的作用。多栽培供观赏;竹材较坚韧,供制作小型家具、手杖、伞柄、乐器及工艺品。

九、刚竹属

尖头青竹、黄古竹、石绿竹、乌芽竹、人面竹、黄槽竹、毛环水竹、桂竹、蓉城竹、毛壳花哺鸡竹、白哺鸡竹、甜笋竹、角竹、曲竿竹、花哺鸡竹、淡竹、贵州刚竹、水竹、龟甲竹、红壳雷竹、红哺鸡竹、假毛竹、轿杠竹、大节刚竹、台湾桂竹、美竹、毛环竹、篌竹、富阳乌哺鸡竹、紫竹、灰竹、安吉金竹、灰水竹、早竹、高节竹、早园竹、河竹、芽竹、红后竹、红边竹、衢县红壳竹、漫竹、金竹、天目早竹、乌竹、硬头青竹、长沙刚竹、东阳青皮竹、粉绿竹、乌哺鸡竹、云和哺鸡竹。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