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尾草 别名:狗尾巴草(浙江)、芮草(江苏)、老鼠狼、狗仔尾(广东)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禾本目 亚目:须叶藤亚目 科:禾本科 属:狼尾草属。
狼尾草(Pennisetumalopecuroides(L.)Spreng.),俗名:大狗尾草、戾草、光明草[湖南.江西]、稂、童粱、孟、狼尾、董蓈、宿田翁、守田、狼茅、小芒草、狗尾草、者鼠根、狗仔尾、黑狗尾草、芦秆莛、老鼠根、光明草、狗尾巴草、芮草。
狼尾草须根较粗壮,秆直立,丛生。叶鞘光滑,两侧压扁,主脉呈脊,秆上部者长于节间,叶舌具纤毛,叶片线形,先端长渐尖。圆锥花序直立,刚毛状小枝常呈紫色,小穗通常单生,偶有双生,线状披针形;雄蕊3,花柱基部联合,颖果长圆形。
狼尾草自东北、华北经华东、中南及西南各省区均有分布;多生于海拔50-3200米的田岸、荒地、道旁及小山坡上。日本、印度、朝鲜、缅甸、巴基斯坦、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大洋洲及非洲也有分布。狼尾草可供编织或造纸,作饲料,也可作固堤防沙植物。
一、狼尾草的形态特征
狼尾草多年生。须根较粗壮。秆直立,丛生,高30-120厘米,在花序下密生柔毛。叶鞘光滑,两侧压扁,主脉呈脊,在基部者跨生状,秆上部者长于节间;叶舌具长约2.5毫米纤毛;叶片线形,长10-80厘米,宽3-8毫米,先端长渐尖,基部生疣毛。
狼尾草圆锥花序直立,长5-25厘米,宽1.5-3.5厘米;主轴密生柔毛;总梗长2-3(-5)毫米;刚毛粗糙,淡绿色或紫色,长1.5-3厘米;小穗通常单生,偶有双生,线状披针形,长5-8毫米;第一颖微小或缺,长1-3毫米,膜质,先端钝,脉不明显或具1脉;第二颖卵状披针形,先端短尖,具3-5脉,长约为小穗1/3-2/3;第一小花中性,第一外稃与小穗等长,具7-11脉;第二外稃与小穗等长,披针形,具5-7脉,边缘包着同质的内稃;鳞被2,楔形;雄蕊3,花药顶端无毫毛;花柱基部联合。
狼尾草颖果长圆形,长约3.5毫米。叶片表皮细胞结构为上下表皮不同;上表皮脉间细胞2-4行为长筒状、有波纹、壁薄的长细胞;下表皮脉间5-9行为长筒形,壁厚,有波纹长细胞与短细胞交叉排列。
二、狼尾草生长环境
狼尾草喜光照充足的生长环境,耐旱、耐湿,亦能耐半阴,且抗寒性强。适合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当气温达到20度以上时,生长速度加快。耐旱,抗倒伏,抗倒伏,无病害发生。
三、狼尾草栽培技术
1、整地:由于种子小,幼芽顶土能力差,整地的好坏对它出苗影响很大。因此整地要精细,利于出苗。当温度稳定达到15摄氏度时播种为宜,在5月上、中匈播种,播期推迟到6月底,也能得到较高的草产量。
2、播种:播种时要掌握土壤水分适宜,播后复土深度1.5厘米左右.通过播种后5-6天即可出苗。刈草一般采用条播,亩播量0.7-1.0公斤,行距50厘米;也可以育苗移栽,5-6张叶片时移栽到大田。移栽密度为每亩4000-5000株.行距45厘米,株距20-25厘米。为了防治蚂蚁等地下害虫对种子或幼苗危害,必须用农药拌种或施毒土。狼尾草苗期生长慢,常易被杂草侵入,及时进行中耕除草2次,促进早发分蘖。一旦开始分蘖即可迅速生长。苗期要争取全苗,如遇干旱要及时灌溉。
3、施肥:狼尾草是一种需肥较多的牧草,只有在高施肥量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它的生产潜力,一般每亩使用优质有机肥1500公斤,缺磷的土壤,亩施过磷酸钙15-20公斤作基肥,每次刈割后都要施追肥一次,每亩使用尿素5公斤(或其它氮肥、人畜粪尿)作追肥。刈割利用:作青饲料时,一般在拔节后刈割,刈割高度依饲养对象而定,饲喂鱼、兔、鹅(或猪)植株70-80厘米时,几乎全是叶片;饲喂牛、羊时,株高一般为1-1.3米,刈割留茬高度10-15厘米,切忌齐地割,否则会影响再长。如留茬过高,从节芽发生的分枝生长不壮也会影响产量。不要在阴雨天刈割,否则会造成严重缺株而减产.调制青贮料在抽穗后刈割,调制方法与玉米相同。
四、狼尾草主要产地
我国自东北、华北经华东、中南及西南各省区均有分布狼尾草;狼尾草多生于海拔50-3200米的田岸、荒地、道旁及小山坡上。日本、印度、朝鲜、缅甸、巴基斯坦、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大洋洲及非洲也有分布。
五、狼尾草的品种分类
1、白草:白草产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四川(西北部)、云南(北部)、西藏等省区;苏联、日本、中亚西亚也有分布。多生于海拔800-4600米山坡和较干燥之处,喜生在山坡或路旁较干燥处,是地边、苗圃常见杂草。
2、四川狼尾草:四川狼尾草,禾本科,狼尾草属,多年生草本。秆质坚硬。叶片线形,呈穗状圆柱形,短柄,第一颖质薄而微小,第二颖较长于第一颖,边缘质薄而平坦,包着同质的内稃。多生于海拔2000-3000公尺的河岸及山坡上。
3、长序狼尾草:长序狼尾草,多年生。无根茎,或有极短的根茎,但不横走,须根粗壮。叶片线形,圆锥花序通常下垂,叶片表皮细胞结构为上下表皮不同。产中国大陆陕西、甘肃、四川、贵州及云南。生于海拔500-2000米开旷斜坡和山地。
六、四狼尾草主要价值
(一)、药用价值
1、狼尾草
中药名:狼尾草(《本草纲目拾遗》)
别名:稂、童粱、孟、狼尾、守田、宿田翁、狼茅、芦秆莛、小芒草、老鼠根、狗仔尾、黑狗尾草、光明草、芮草。
英文名:HerbofChinesePennisetum
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狼尾草(L.)Spreng.的全草。
功效分类:清热药;凉血止血药。
性味归经:甘;性平。
功效主治:清肺止咳;凉血明目。主治肺热咳嗽;目赤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克。
2、狼尾草根
中药名:狼尾草根(《四川中药志》)
英文名:RootofChinesePennisetum
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狼尾草的(L.)Spreng.根及根茎。
功效分类:清热药;解毒药。
性味归经:甘;平。
功效主治:清肺止咳;解毒。主治肺热咳嗽;疮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克。
(二)、护坡性能:野生狼尾草成坪时间49d,最大草层高度117.14cm,生长4个多月后茎叶鲜重112.93t/h㎡、茎叶干重32.99t/h㎡、茎叶最大截留率45.35%、茎叶最大截留量5.12mm,均明显优于对照草种;生长4个多月后枯落物有效蓄水率304.88%,略低于对照草种,但两者枯落物有效蓄水量均极低;野生狼尾草茎叶复盖降低地表温度、保持土壤水分的生态效应比对照草种更显着。
(三)、其它用途:可作饲料;也是编织或造纸的原料;也常作为土法打油的油杷子;也可作固堤防沙植物。
七、狼尾草的植物文化
在山东临沂红飘带湿地公园内,一片片由狼尾草组成的植物景观成为公园一大亮点;茂密、纤柔的狼尾草随风摇摆,极具自然野趣的景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作为一类造型独特的观赏草.近年来狼尾草在各类园林工程的出镜率不断增高。
八、狗尾草属
狗尾草属断穗狗尾草、莩草、大狗尾草、西南莩草、莠狗尾草、金色狗尾草、贵州狗尾草、间序狗尾草、粱、褐毛狗尾草、棕叶狗尾草、皱叶狗尾草、倒刺狗尾草、狗尾草、云南狗尾草、狼尾草、御谷、白草、铺地狼尾草、西藏狼尾草、长序狼尾草、象草、乾宁狼尾草、牧地狼尾草、陕西狼尾草、四川狼尾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