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枝槐 别名:黄金槐,金丝槐 拉丁名:Sophorajaponlca.cuchlnensis 科:豆科
金枝槐,也称黄金槐,别名:金叶槐、金枝国槐、金叶国槐、黄叶国槐、黄叶槐、黄金槐,拉丁文名:Sophorajaponicacv.GoldenStem蔷薇目、豆科、槐属落叶乔木国槐的变种之一,树茎、枝为金黄色,特别是在冬季,这种金黄色更浓、更加艳丽,独具风格,颇富园林木本花卉之风采,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是园林绿化中常用树种之一。
北方近年新育种,为丰富上海市的园林季相树种,我国在二年前批量引种试验。金枝槐是槐树又一嫁接繁殖品种,寿命长,而且槐树在我国从北到南分布广泛,嫁接的金枝槐具有生态上的宽幅性。
金枝槐落叶乔木,其特点是树茎、枝为金黄色,特别是在冬季,这种金黄色更浓、更加艳丽,独具风格,颇富园林木本花卉之风采,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金枝槐树茎、枝一年生为淡绿黄色,入冬后渐转黄色,二年生的树茎、枝为金黄色,树皮光滑;叶互生,6~16片组成羽状复叶,叶椭圆形,长2.5~5厘米,光滑,淡黄绿色。树干墙直,树形自然开张,树态苍劲挺拔,树繁叶茂;主侧根系发达。生长快,当年嫁接苗可长1.5~2米高,第二年2.5~3.5米;性耐寒,能抵抗-30℃的低温;抗干旱性强,耐瘠薄。
金枝槐的用途除直接作为绿化品种外,还可用来嫁接黄茎垂槐、黄茎香花槐等。当黄金槐生长到1.5~2米的高度时定干,再取垂枝槐、香花槐的接穗进行二次嫁接,这样培育出的黄茎垂枝槐、黄茎香花槐观赏价值更上档次,在国内外园林绿化中用途颇广,是道路、风景区等园林绿化的珍品。
金枝槐是落叶乔木,其特点是树茎、枝为金黄色,特别是在冬季,这种金黄色更浓、更加艳丽,独具风格,颇富园林木本花卉之风采,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黄金槐树茎、枝一年生为淡绿黄色,入冬后渐转黄色,二年生的树茎、枝为金黄色,树皮光滑;叶互生,6~16片组成羽状复叶,叶椭圆形,长2.5~5厘米,光滑,淡黄绿色。
一、金枝槐的生长习性
金枝槐耐旱能力和耐寒力强,耐盐碱,耐瘠薄,在酸性到碱地均能生长良好。生长环境不严,引种期基本无病虫害,苗木培育技术易掌握,管理成本较低。树干墙直,树形自然开张,树态苍劲挺拔,树繁叶茂;主侧根系发达。
二、金枝槐的地理分布
金枝槐喜阳抗寒抗旱能力强,是水土固沙的好树种,耐盐碱,耐瘠薄,在酸性到碱地均能生长良好,最好在肥沃通透性好的环境中成长。引种期基本无病虫害,苗木培育技术易掌握,成本较低。最佳组合是20斤尿素+45斤过磷酸钙,在6月1日和7月1日二次施用。金枝槐浇水同一般国槐苗木,重点是萌动后至雨季每半月浇水一次。国槐优良无性系干性较强,修剪比较简单。
金枝槐顶端优势较弱,顶芽往往败育,很难培养高干直立的树株。解决办法可用高干嫁接法,即培养干性好的普通国槐或良种国槐,在干高2.5m处用芽接或插皮接嫁接金枝槐,接口处直径在2-3cm为宜。这种办法适于培养高干行道树。
另一种办法是培养低干苗木,即利用地接黄金槐长到1-1.5m时进行截干,培养圆头型树冠。以短截为主使之多发枝,疏除过旺枝和直立枝,及早形成圆头型树冠。金枝槐小枝丰富,冬季新枝金黄。加大新枝密度,提高新枝的质量,是提高黄金槐观赏价值的关键。圆头型适于培养孤植、配植、群植的造景树。繁殖金枝槐比较实用可靠的方法就是嫁接,这种方法成活率高、繁殖系数大,但不是自根苗,不过到目前为止还未发现不亲合现象。
三、金枝槐的植物种类
槐树在我国从北到南分布广泛,嫁接的金枝槐具有生态上的宽幅性。
金枝槐(soPhora.jaPonica.huangjin)是济南园林苗圃由施卫东主持的“国槐良种选育研究”课题组首次选育出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其特点是冬季枝条金黄,春秋两季树叶金黄色,冠型紧凑美观,是园林绿化的优良品种,有人称之为“国槐皇后”。
本课题于1998年第一阶段鉴定以来,黄金槐已在全国十几个省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2002年11月由济南市科技局组织国内著名专家进行鉴定,专家对金枝槐评价很高,认为此项成果(包括金枝槐在内的“国槐良种选育研究”课题)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四、金枝槐的品种分类
国槐(SophorajaponicaL.)及其变种:龙爪槐(S.japonicavar.pendulaLoud)、金枝槐(S.japonicavar.huangjin)、金叶槐(S.japonicavar.flavi-rameus)、聊红槐(S.japonicavar.liaohong)和五叶槐(S.japonicavar.oligophyllaFranch.)的形态学进行了系统的观察比较研究;对国槐(SophorajaponicaL.)、龙爪槐(S.japonicavar.pendulaLoud)、聊红槐(S.japonicavar.liaohong)和五叶槐(S.japonicavar.oligophyllaFranch.)的花粉粒进行了超微形态结构研究,旨在探讨它们的分类价值,为国槐及其变种的鉴别提供科学依据。
对国槐及其变种的繁殖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观察记录它们在聊城地区生长的生物学特性,旨在摸索出适合本地物候期特点的最佳繁殖时间和繁殖方式。为园林绿化繁育大量优质苗木提供理论依据,并指导生产实践。聊红槐的成功选育,为国槐家族又添一新成员,丰富了夏季树木花色品种。
1、采集了聊城市区及黄河故道莘县马西林场所栽培的国槐及其变种,观察比较了叶、茎、花的形态特征,进行了变种鉴定,结果表明植物器官的形态特征对分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明确了五叶槐是国槐变种的新分类地位,以避免文献中不统一的使用行为;还确立了聊红槐在分类中的变种地位。
2、利用扫描电镜对国槐、龙爪槐、聊红槐和五叶槐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描述了其花粉形态特征。通过比较研究表明该种植物的花粉具有种内一致性,均为长球形,具3条萌发沟,极面观为三裂圆形,花粉大小、表面文饰的形态结构特征表现出种与变种之间存在差异,可以为变种的鉴定提供分类学依据。
3、通过对国槐及其变种繁殖特性的分析和试验研究,结合它们在聊城地区的园林应用价值,根据聊城地区物候期的特点,总结出国槐及其变种最适合的繁殖时间和繁殖方式,旨在为园林绿化繁育大量优质苗木提供理论依据和生产指导。通过试验结果表明,在聊城地区适合国槐繁殖的方式是播种繁殖,适合龙爪槐、金叶槐和聊红槐繁殖的是枝接方式中的劈接方法,芽接繁殖是适合金枝槐繁殖的方式,并总结了其繁殖经验。对其进行了组织培养研究,旨在为生产上提供大量优质的五叶槐苗木。
4、聊红槐是发现的新变异类型,是经过选育并已经通过省科技厅鉴定的国槐新品种。本文记述了聊红槐选育的全部技术过程。聊红槐选育的成功,丰富了本来夏季就少的红花乔木树种,对保持生物的多样性以及对本土植物资源的保护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五、金枝槐编号
金枝槐原编号G9352,是1993年在国槐实生苗中发现,我们认为它是国槐的一个变种。国槐(SophorajaponicaLinn.)豆科,槐属。落叶大乔木。国槐是中国的乡土树种,适应性强。材质好、寿命长,是很好的硬质材和城市绿化树种。国槐在我国种植时间长,分布范围广,基因型丰富,为选择育种提供广泛的基础。一般国槐的枝条和叶子是绿色的,而金枝槐最突出的特点是1-2年生枝条从秋季落叶开始,到春季萌芽期近5个月的时间里呈正黄色,十分悦目。4月份后枝条逐渐变绿,奇特是阳面偏黄色,而阴面却呈绿色,黄金槐小枝气孔少但体积大,灰白色,突出呈盘状。回年生枝条短而细,节间平均长42.5px,仅为一般国槐的三分之一。3年以上的大枝栓皮层加厚,逐渐转灰黄、灰色。金枝槐生长较慢,定植6年胸径250px左右。
金枝槐春季新叶初放呈淡黄色,多丛状,展叶后逐渐转绿,但有些叶片仍有黄斑,进人10月份叶子又变成金黄色,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一片金碧辉煌,黄金槐叶较小近卵形,平均长132.5px,平均宽57.5px。鲜叶含水量83%,比一般国槐高10个百分点。
金枝槐结实较晚,定植7年后即2001年首次结实但全部为瘪种,不能正常发芽。2002年没有种子。
由于金枝槐冬季枝条呈黄色,而且小枝众多,所以十分醒目,在色彩单调的冬季里,呈现出一片金黄。或一株,或一片,再配植些冬青。松柏等长绿树种,给人一种明快、活泼的感受。如降瑞雪,在一片银白世界里,一簇簇金黄枝条,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仰望蓝天、白云,恍人太虚仙境。当春天来临,万物复苏,在一片绿色的海洋里,黄金槐幼芽初绽,如团团鹅黄悬于枝头,另有一番情趣。通过10年的观察,其性状十分稳定。
金枝槐的生长量偏低,喜肥水,干性较弱,萌芽力和成技力均强,耐修剪。
从计算结果看,金枝槐施用尿素差异极显著,施用过磷酸钙与施用时间差异显著,施用氯化钾无显著差异,最佳组合是20斤尿素+45斤过磷酸钙,分别二次施用。
试验数据显示,第三组合的径生长量是对照的173%。施肥效果是明显的,在9月中旬调查时,施肥的黄金槐叶子正常成黄绿色,而未施肥的叶子已全部变黄,并有部分落叶。
六、金枝槐的栽培技术
金枝槐一般采用国槐作砧木嫁接繁殖的方法:第一年春季播种国槐作砧木,国槐每667平方米留苗5000~6000株。当国槐树苗长到高0.5米大小时,进行嫁接黄金槐,具体标准以黄金槐接穗的枝粗而定。春夏秋三季均可嫁接,以春末及初嫁接成活宰最高,采用“T”型芽接成活率达98%以上。
用一般国槐做砧木,春季发芽前用嵌芽接或劈接,发芽后用了字形芽接法或袋接或插皮接。初夏小满前后各10天(济南地区)用了字形芽接法。如嫁接技术熟练,以上几种方法成活率都可达到90%左右。自根黄金槐的根段可用插根繁殖。
(一)、嫁接方法:金枝槐遮阴效果好,观赏价值高,是很受欢迎的绿化树种,生产上常以国槐为砧木嫁接。笔者在生产中摸索到一些经验,在此与大家交流。
(二)、砧木选择及嫁接方法:砧木既可选根颈部直径0.5至1厘米的一年生苗,也可用胸径3至5厘米的多年生大苗。但针对不同砧木,应采用不同的嫁接方法。
金枝槐生长速度比国槐快,在嫁接部位易形成“头大脚小”的现象。以多年生大苗作砧木,采取高位枝接法,成形快、出圃时间短。但多个接穗拼凑在同一截面,枝条开张角度小,易造成掐脖现象,并且结合部位不牢固,易受风害。此外,这种苗的整形、更新复壮都受限制,主干与上部枝条颜色也不统一。用一年生小苗作砧木,在根颈部以上10厘米处芽接,虽然成形慢,出圃时间长,也有“头大脚小”等缺点,但在主干表皮没有完全木栓化之前,整株色彩一致,观赏性好。而且抗风能力强,整形、更新复壮的灵活性大。如果在移栽时将砧木根颈部及嫁接部位一同埋入地下,这样既美观,又不影响苗木生长,还能起到固苗的作用。所以,从长远来看,以一年生砧木底位芽接法更具优势。
(三)、嫁接时间:嫁接金枝槐的时间,主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苗木规格的要求和生产批次的安排。2、当地砧木、接穗芽眼生长的物候期。3、避开灾害性气候。4、嫁接方法的不同。
以黄河中下游地区为例,每年3、4月,接穗芽眼饱满,将要萌发而未萌发之际,即可用一年生砧木进行底部芽接。接穗随采随用,用带木质部的芽眼进行嵌芽接。没用完的接穗要及时用湿沙贮藏于阴凉通风处,以备使用。5月下旬至6、7月,树液流动旺盛,容易剥皮,宜用“T”字形法芽接,即“热粘皮”法。8月份芽接成活后,因生长期较短,可“闷芽”越冬到翌年。第二年芽萌发前剪去上部的砧木,进行正常管护。枝接可在3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进行,关键是要事先采收、贮藏好接穗。但贮藏时间过长,接穗活力变弱,所以枝接宜早不宜迟。不论采取哪种方法,都要求接穗枝条健壮、无病虫害,嫁接操作要避开雨天,防止雨水渗入影响成活。
七、金枝槐的观赏价值
金枝槐在园林绿化中用途颇广,是道路、风景区等园林绿化的珍品,不可多得的彩叶树种之一。金枝槐不仅具有四季景观观观赏价值,且因生态学特性使其在和其他树种混交中提高群体的稳定性和良好的成景作用。
金枝槐在景观配置上既可做主要树种又可做混交树种,适用孤植、丛植、群植等各种方式种植效果的景观配置。在湖滨堤岸与垂柳、重阳木、乌桕树、香樟、枫树、桃树等花木相搭配,使湖光倒影更显灿烂美观。
八、金枝槐的植物辨别
1、色彩区别:金枝槐最明显可以看到是时间是冬季,因为是落叶乔木,冬季落完叶子,只剩下枝条,枝条呈金黄色。金叶槐春夏秋三季,叶片呈金黄色,枝条为绿色。
2、价格区别:在苗木市场中,对彩叶树需求都很大,金叶槐与金枝槐的母体是国槐,国槐因为生长期短,生长很慢。所以价格要比国槐贵,相对而言,金叶槐和金枝槐价格悬殊不大!
3、成活率区别:经过事实的验证,国槐嫁接金枝槐成活率低,嫁接金叶槐成活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