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叶黄杨|金边黄杨

   2017-09-09 苗业网佚名1916
核心提示:金叶黄杨拉丁学名:Buxus sempervives科属:黄杨科, 黄杨属形态特征常绿灌木,株形紧凑,新叶亮黄色,繁茂成熟后变为深绿色具黄斑。产地分布本种为栽培种,北京以南地区可栽培。生长习性喜光,耐寒性较差,北京地区

金叶黄杨 金边黄杨

金叶黄杨    拉丁学名:Buxussempervives    v科:黄杨科    属:黄杨属。

一、金叶黄杨的形态特征

金叶黄杨是常绿灌木,株形紧凑,新叶亮黄色,繁茂成熟后变为深绿色具黄斑。

二、金叶黄杨的产地分布

金叶黄杨本种为栽培种,北京以南地区可栽培。

三、金叶黄杨的生长习性

金叶黄杨喜光,耐寒性较差,北京地区可陆地越冬,喜温暖湿润气候及肥沃排水良好大的土壤。

四、金叶黄杨的栽植方法

金叶黄杨对土壤要求不严格,沙土、壤土、褐土地都能种植,但最好是含有机质丰富的壤土地。整地时要求地型平整。结合深翻,加施有机肥,每亩2000公斤左右。施基肥时应注意有机肥一定要充分腐熟,深施在栽植穴内。栽植时间在北京地区的气候条件下,栽植幼苗以春季为主,一般在4月上旬“清明”前两三天为宜。黄杨树露地栽植一般株行距:0.5×1.5或0.4×1.2米,每亩栽植约1000~1500株。随着树龄的增长,以后可以隔株起苗。北海道黄杨树营养钵苗可以穴植或沟植。

栽苗前根据计划的行株距打线定点,按点挖穴或是按栽植的行距开沟,开沟深度应大于苗根深度,约为40公分深。栽植前应深施基肥,将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与土拌均,施入穴底。栽植时将苗木去掉营养钵,按株距排列沟中,使根系接触土壤,填土踩实。覆土后踩实时,不可将土球踩碎,应踩在土球与树穴空隙处。覆土深度以比原有土印略深,以免灌水后土壤下沉而露出根系,影响成活。

五、金叶黄杨的栽后管理

1、浇水,浇水是保证栽苗成活的主要措施,特别是北方春季干旱少雨,蒸发量大,如果供水不足,会严重影响苗木成活率。栽苗后可每隔4至6行在行间用土培起垄,以利灌水。要求栽苗后24小时内灌第一次水,隔3至5天灌第二次水,再隔5至7天灌第三次水,灌完三水之后,可根据天气和苗木情况再决定是否灌水。水量不可过大或过小,水量过大,土壤变软,苗木容易倒伏;水量过小,影响成活。栽植苗经灌水或较多的降雨后,苗木易倒伏、倾斜或露根,如发生此类现象,应立即扶直、培土、踩实,否则由于苗木正在发芽生长,几天之内苗干就会变弯。扶苗时,可先将苗根附近的土挖开,将苗木扶正,找直行间和株间方向,然后还土踏实。栽苗后经连续三次灌溉,苗床土下陷且出现坑洼时,应及时进行平整、填土。也可结合中耕将地面耧平,以使苗木受水量一致,防止旱涝不均。黄杨树比较喜水,在浇水上应掌握“宁湿勿干”的原则。在幼苗时期,根系较浅,对水分敏感,一般以保持表层土壤湿润为度,应少量多次的灌溉。在苗木速生时期,生长迅速,需水量大,应大水灌溉,使之有湿有干,浇足灌透。但在生长后期,为防止苗木徒长,促进木质化,则应停止灌溉。一般在夏未就应开始控制浇水。灌溉时间:每次浇水的时间,最好在早晨和傍晚,不要在气温最高的中午进行。

2、中耕除草,中耕除草是苗期管理的一项经常性工作。中耕和除草是两个概念,但可以结合进行。一般中耕除草最好在雨后或灌溉后进行,在土壤湿润时将草连根拔掉,松土效果也好。苗木新栽不久,大部分土面暴露于空气当中,不仅土壤极易干燥,而且易生杂草,此期间应及时进行中耕除草,以利于促使苗木根系发育。一般苗根附近应稍浅耕,株行间可适当加深,通常3至5厘米。雨季中耕,促进气体交换和气态水的蒸发,可以防止苗木沥涝。北方地区一般春季干旱,秋季杂草已停止生长,这两个时期应以中耕为主,夏季则以除草为主。杂草的速生期是在雨季前后,这一时期要加强除草,除草要坚持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对多年生杂草必须将其地下部全部挖出,否则,将越来越难清除。

3、追肥可及时补充苗木在生长发育旺盛时期对养分的大量需要,促进苗木的生长发育,提高质量。北海道黄杨树在幼苗期需要的磷比较多,而生长旺季需要氮比较多,到秋季停止生长时期则需较多的钾。在苗木栽植后,可叶面喷施0.4%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宜在阴天或早、晚空气湿润时进行。一般每月叶面喷施三至四次磷酸二氢钾即可。新移植的北海道黄杨树苗木,应抓紧在前期施肥,但要注意肥料浓度不能太大,以免灼伤新根。在苗木速生期,应加大施肥量和增加施肥次数,每月不少于一次,追施氮肥可用尿素,分干施和湿施两种方法。干施可撒施和沟施,撒施是将化肥均匀撒施到苗间土上,施后浅锄1~2次加以覆土;沟施是在苗木行间开沟,一般距苗根15~20cm处,把化肥施入沟内,然后覆土。沟施时要注意开沟深度应在根系的分布层,以利苗木对肥料的吸收。湿施是将肥料溶解在水中,全面浇洒在苗床上或行间,最好在施后再灌水一次,避免灼害。施用氮肥应在春夏进行,最后一次施氮肥不能迟过“立秋”。以防苗木徒长,降低北海道黄杨树幼苗的越冬能力。8~9月份一定要黄杨、停施氮肥,施肥以磷、钾肥为主。促进北海道黄杨树苗木的木质化和根系生长,提高苗木抗寒能力。

4、整形和修剪,北海道黄杨树本身具有很强的顶端优势,其萌芽力强,成枝力相对较弱,通过适当的整形修剪可培养出理想的主干、丰满的侧枝,使树体圆满、匀称、紧凑、牢固。北海道黄杨树在修剪上既适宜冬剪也适宜夏剪。一般整形修剪多放在夏秋树木生长季进行。随着整形修剪,剪下的枝条可以进行扦插繁育。整形一般是对幼树而言,而修剪是对大树(或大苗)而言。苗期的整形修剪对以后的树体、树姿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北海道黄杨树小苗一般都具有明显的主杆,侧枝大多生在树体的中下部。在整形修剪时一般不采用截干,保留主干,保持顶梢的生长势,为使以后树体生长能够通直高大。对幼树基部的侧枝则可整个短截;或做轻短截,只保留少量芽即可。北海道黄杨树作为观赏树形,以尖塔形、圆锥形较多。一般情况下对成树的修剪只是剪除自干茎萌生的徒长枝及竞争枝,避免形成双头双干现象。如果出现多头现象,影响树冠的高度发展,应及早找出主枝或替代主枝,培养高生长的优势,同时使侧枝分布均匀。一般在培养骨架枝时下部只露出30~40cm树干,上面再让各主枝均匀分布;也可根据需要留高树干,具体视以后应用情况而定。

5、苗木保护:幼苗时期,苗木组织幼嫩,加之栽种时间不长,植株根系不很发达,扎根不深,此时苗木抗逆性不强。苗期保护工作十分重要。在生产中必须采取正确的栽培技术,促使苗木生长健壮,增强抗性,为苗木创造出不利于灾害性因子发生发展的环境条件,这样才能提高苗木的产量和质量。

六、金叶黄杨的养护管理

1、浇水:黄杨喜湿润,盆景需经常浇水,保持盆土湿润,但也不可积水。夏季高温期,要早晚浇水,并喷叶面水。

2、施肥:在生长期5~8月,施2~3次腐熟稀薄的饼肥水即可,冬季施1次基肥,用沤熟厩肥或干饼肥屑均可。

3、修剪:生长期随时剪去徒长枝、重叠枝及影响树形的多余枝条。黄杨萌发较快,一般在发新梢后,将先端1~2节剪去,可防止徒长。黄杨结果后,要及时摘去,以免消耗养分,影响树势生长。

4、翻盆:一般2~3年进行一次,时间以春季萌发前为好。结合翻盆剪去部分老根及过长过密根系,换去1/2旧土,塞以肥沃疏松的培养土,以利根系发育。

七、金叶黄杨的病虫害防治

黄杨主要虫害有介壳虫和黄杨尺螃,介壳虫可用人工刷洗杀之,或用80%敌敌畏1500倍液喷杀;黄杨尺嫂用80%敌百虫可狙性粉剂喷杀,或用40%氧化乐果1000~2000倍喷杀。主要病有煤污病,会引起落叶现象,防治关键是清除介壳虫,并经常喷叶面水,冲洗灰尘,使之生长良好。

八、金叶黄杨的肥害防治

黄杨肥害是土壤施肥不当造成的,对于已经发生肥害的大叶黄杨,应该立即采取有效的补救方法。例如立即大水灌溉,稀释肥料浓度,若已经伤根,可清除植株周围的土壤,可以短暂的晒根,促进新根的成长,具体补救方法有:

1、将受肥害的土壤用工具往出来,每隔一段时间补回肥土。

2、避开原来施肥部位,重新挖两条施肥沟,将原施肥沟内的部分或者全部肥土挖出来转移到新沟内,原施肥沟内填入行间表土终止危害。

3、对肥害发生较重的黄杨,劳动力较少的黄杨基地采取断根法效果较好,即沿施肥沟内侧切断烧伤的大根并挖出。叶面发生肥害,应立即给叶面喷水。

九、金叶黄杨的盆景制作

(一)、盆景

取材:用播种或扦插繁殖的苗木,培养数年可移植上盆加工。亦可从山野选取老桩,掘起后,修剪过长根系及繁密枝条,先露地养坯1~2年,再上盆加工。选株时要注意保护好周边泥土尽量把坨挖的大一些,保持充分的修根余地,根坨要比植盆内径小一至二厘米为宜。

(二)、上盆

①选盆:黄杨常年油绿,宜用紫砂陶盆,盆色以紫色或浅黄为好。盆形则根据造型形式而定。悬崖式宜用深千筒盆,斜于式或曲干式则用椭圆形或长方形盆。

②用土:盆景用土以熟化田园土或腐叶土掺拌适当垄糠灰为培养土,宜肥沃疏松,以通气透水性好的壤土为佳。老桩上盆宜带宿土。

③栽种:黄杨较耐寒,可在春季萌芽前进行,栽时要修剪过长过密根系,切勿使根窝曲在盆中。刚栽种的黄杨宜放在半阴处。

(三)、造型:黄杨萌发性强,在造型前,可将主干截头,让截面四周或下方萌发新技,再按艺术造型的要求,攀扎枝干,在春季用棕丝攀扎为好。亦可粗扎细剪,制成云片状或馒头状,或加工成自然树形。主干则顺其自然之势,制成斜干式或卧俯式。若将黄杨桩景点缀秀石,则成“黄杨俯”。黄杨很耐修剪,萌发力强,为保持优美树型,必须经常加工整。

十、金叶黄杨的用途及价值

1、金叶黄杨的园林用途:园林中常作绿篱、大型花坛镶边,修剪成球形或其他整形栽培,点缀山石或制作盆景。木材坚硬细密,是雕刻工艺的上等材料。黄杨引入中国20余年来,选育出了北海道黄杨两个新变种,值得在生产中运用。

2、金叶黄杨的药物价值:以根、叶入药。全年可采,晒干。性味归经苦、辛,平。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叶有毒。人和动物中毒后主要症状是腹痛、腹泻、步态不稳、痉挛,因呼吸和循环障碍而死亡[A-14]。小鼠腹腔注射20g/kg叶的乙醇提取物,2-3分钟后活动减少、共济失调,部分动物死亡。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行气活血。用于风湿关节痛,痢疾,胃痛,疝痛,腹胀,牙痛,跌打损伤,疮疡肿毒。用法用量15~20克,作煎剂或泡酒服;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