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红栎拉丁学名:QuercuscoccineaMuench科属:壳斗科,栎属猩红栎的幼树树形多呈金字塔形,后逐渐变成直立扩展形。猩红栎叶片为墨绿色。猩红栎原产于美国。
产地分布:猩红栎原产美国。我国可在北至辽宁南部,南至四川中部、湖南东北部、江西西北部、安徽、江苏区域内生长。
形态特征:猩红栎高21-22.5M,冠幅达12-15M,幼树树形呈金字塔形,逐渐变成直立扩展形。叶片呈墨绿色,有光泽,秋季变成红色或猩红色。
生长习性:猩红栎喜光,在潮湿、排水性良好、酸性的土壤中长势良好。
保存方法:北美红栎主要害虫是栗实象鼻虫(CurculiodavidiFairm):成虫体长7-9毫米,赤褐色或黑色而有灰黄色鳞毛嘴细长,腿节棍棒壮下面有一齿突。幼虫在种子内蛀蚀,种子在外面看不到柱孔,仅有一小黑点,受害种子不成熟往往早落,如有三头以上幼虫为害,一般都失去芽力。特别在种子堆积期间,温度升高,幼虫蛀蚀严重。
1、温水浸种:将猩红栎种子放进55度温水中浸泡10分钟,或在50度的温水种浸泡15分钟,无影响。也可用于溴化甲蒸熏,当气温在23度时每立方用药37.4克.熏蒸40小时,杀虫率可达100%。
2、二氧化碳熏蒸:将猩红栎种子放秘室内或密封容器内,在温度25度以下每立方用二氧化碳30毫升处理20小时,杀虫率在95%以上,对种子发芽无影响。也可用于溴化甲蒸熏,当气温在23度时每立方用药37.4克.熏蒸约40小时,杀虫率可达100%。
3、成虫盛发期可用90%敌百虫1000倍液喷杀。
4、幼虫未爬出栎实前,收集并清除早期脱落的栎实。杀虫率很高,且不影响种子发芽,浸种后2天阴干后才能贮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