茜之塔

   2017-11-01 苗业网佚名404
核心提示:茜之塔拉丁学名:Crassula corymbulosa (Thunb.) Toelken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原始花被亚纲目:蔷薇目亚目:虎耳草亚目科:景天科属:青锁龙属种:茜之塔命名者及年代:(Thunb.) Toelken

茜之塔

茜之塔  拉丁学名:Crassula corymbulosa (Thunb.) Toelken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目:蔷薇目  亚目:虎耳草亚目  科:景天科  属:青锁龙属  种:茜之塔  命名者及年代:(Thunb.) Toelken,1821

茜之塔(学名:Crassula corymbulosa (Thunb.) Toelken)是景天科、青锁龙属的多年生肉质草本植物(也称多浆植物)。矮小的植株呈丛生状,高仅5~8厘米。直立生长,多年生植株匍匐。整齐层叠的紫红色叶片令人联想到具有东方特色的红色佛塔,因此得名。名字中的“茜”指的是其叶片的深红色。

下面苗业网小编就为大家介绍关于茜之塔形态特征、茜之塔生长环境、茜之塔主要价值、茜之塔繁殖方法、茜之塔栽培技术、茜之塔主要价值。

一、茜之塔形态特征

茜之塔是多年生肉质草本植物,矮小的植株呈丛生状,直径1.6厘米左右,高仅5~8厘米,直立生长,有时也具匍匐性。叶无柄,对生,密集排列成四列,叶片心形或长三角形,基部大,逐渐变小,顶端最小,接近尖形。叶色浓绿,在冬季和早春的冷凉季节或阳光充足的条件下,叶呈红褐或褐色,叶缘有白色角质层。整个植株叶片排列紧密而整齐,由基部向上逐渐变小,形成宝塔状。

二、茜之塔生长环境

茜之塔矮小的植株呈丛生状,叶色浓绿,在冬季和早春的冷凉季节或阳光充足的条件下,茜之塔叶呈红褐或褐色,叶缘有白色角质层,整个植株叶片排列紧密而整齐,由基部向上逐渐变小,形成宝塔状。宜阳光充足和温暖、干燥的环境,不耐寒,忌水湿、高温闷热和过于阴蔽,耐干旱和半阴。

三、茜之塔主要价值

茜之塔株形奇特,叶片排列齐整,酷似层层叠叠的玲珑宝塔。全日照环境下鲜艳亮眼,散光环境下的神色也别有一番典雅的韵味。适合使用小型工艺盆栽种,点缀阳光明亮的窗台、露台等处,给居室增添一抹风趣。

四、茜之塔繁殖方法

1、分株:茜之塔的繁殖可结合春季换盆进行分株,方法是将生长密集的植株分开,每丛大概3~4支,直接在盆土上种上即可。

2、播种:茜之塔播种宜在4~5月播,适温大概在20℃,将事先采集保存的种子播下,两个星期之后就会发芽,幼苗的生长速度很快。

3、扦插:茜之塔扦插在植株生长期截取健壮丰满的顶部枝条扦插到沙壤中,插穗要求长3~5厘米,至少保留4对叶子,适温在18~24℃,空气保持微潮,大概2~3星期就会长出根了。

五、茜之塔的栽培技术

茜之塔主要生长期在春天、初夏及秋天,要给予充足的光照,否则会因光照不足影响叶色和光泽。保持盆土湿润而不积水,每半个月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或低氮,高磷、钾的复合肥。但施用量不宜过多,以免茎叶徒长,节间距离伸长,使植株松散,严重影响观赏。夏季高温时植株处于休眠或半休眠状态,植株生长缓慢或完全停止,宜放在通风凉爽、光线明亮,又无直射阳光处养护,不必浇过多的水,以防腐烂。冬季放在室内阳光充足处,10℃以上可使植株继续生长,应适当浇些水,如果保持盆土干燥,使植株休眠,也能耐5℃的低温。当植株长满花盆时,可在春季进行换盆,盆土要求疏松、肥沃,并具有良好的排水性,可用园土、粗沙或蛭石各2份,腐叶土l份混匀后配制,并加少量的骨粉和鸡、牛粪作基肥。

六、茜之塔的主要价值

茜之塔叶色紫红,形态奇特,养护简便,使其成为一种流行的观赏多肉花卉,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