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木

   2017-11-12 苗木佚名973
核心提示:黄连木,漆树科黄连木属。原产我国,分布很广,落叶木本油料及用材树种,高达25米。冬芽红色。各部分都有特殊气味。其树冠开阔,叶繁茂,是“四旁”绿化树种。叶互生,偶数羽状复叶,小叶10~14枚,卵状披针形,长5

黄连木大树

黄连木    别名:楷木、楷树、黄楝树、药树、药木、黄华、石连、黄木连、木蓼树、鸡冠木、洋杨、烂心木、黄连茶等,为漆树科落叶木本油料及用材树种,冬芽红色。各部分都有特殊气味。其树冠开阔,叶繁茂而秀丽,入秋变鲜红色或橙红色,又是“四旁”绿化树种。

黄连木,漆树科黄连木属。原产我国,分布很广,落叶木本油料及用材树种,黄连木高达25米。冬芽红色。各部分都有特殊气味。其树冠开阔,叶繁茂,是“四旁”绿化树种。叶互生,偶数羽状复叶,小叶10~14枚,卵状披针形,长5~8cm,宽约2cm。花单性,雌雄异株,花期3~4月果实9~10月成熟,铜绿色为实种。红色为空粒种。

一、黄连木形态特征

黄连木雌雄异株落叶乔木,高达30m,胸径2m,树冠近圆球形;黄连木树皮薄片状剥落。通常为偶数羽状复叶,小叶10~14,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5~9cm,先端渐尖,基部偏斜,全缘。雌雄异株,圆锥花序,雄花序淡绿色,雌花序紫红色。核果径约6mm,初为黄白色,后变红色至蓝紫色,若红而不紫多为空粒。花期3~4月,先叶开放;果9~11月成熟。

二、黄连木地理分布

黄连木原产中国,分布很广,北自黄河流域,南至两广及西南各省均有;常散生于低山丘陵及平原,其中以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等省最多。

三、黄连木生长习性

黄连木喜光,幼时稍耐荫;喜温暖,畏严寒;耐干旱瘠薄,对土壤要求不严,微酸性、中性和微碱性的沙质、粘质土均能适应,而以在肥沃、湿润而排水良好的石灰岩山地生长最好。深根性,主根发达,抗风力强;萌芽力强。生长较慢,寿命可长达300年以上。对二氧化硫、氯化氢和煤烟的抗性较强。

四、黄连木栽培繁殖以及病虫害防治等其它资料如下:

(一)、栽培技术:黄连木播种育苗春播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中旬。挖条状沟,沟距30厘米,深3厘米。播前灌足底水,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每亩用种量4至5公斤,覆土2至3厘米,轻轻压实,上盖地膜。苗期管理种子出苗前,要保持土壤湿润,一般20至25天左右出苗。为提高成活率,要早间苗,第一次间苗在苗高3至4厘米时进行,去弱留强。以后根据幼苗生长发育间苗1至2次,最后一次间苗应在苗高15厘米时进行。根据幼苗的生长情况施肥,幼苗生长期以氮肥、磷肥为主,速生期氮肥、磷肥、钾肥混合,苗木硬化期以钾肥为主,停施氮肥。及时松土除草,多在灌溉后或雨后进行,行内松土深度要浅于覆土厚度,行间松土可适当加深。一般一年生苗高60至80厘米,每亩产苗2.5万株。

1、采种:黄连木3至4月开花,9至10月果熟。当果实从红色变为铜锈色时及时采果,否则10天后自行脱落,铜绿色果实是成熟饱满的种子,红色、淡红色果多为空粒。采种选择20~40年生长健壮的母树上采集,当果实由红色变为铜锈色时即成熟,熟后10天左右收获。及时将采收的果实放入40℃至50℃的草木灰温水中浸泡2至3天,搓烂果肉,除去蜡质,用清水将种子冲洗干净,阴干后贮藏。

2、种子处理:将采收的黄连木种子浸入40℃~50℃的草木灰温水中浸泡2~3天,或用5%的石灰水浸泡2~3天,搓烂果肉,除去种皮蜡质,捞出沉在水干后储藏。秋季育苗,随采随播,种子不进行处理,于晚秋土壤封冻前播下。

3、层积贮藏:第二年春季育苗,当年冬季种子需要贮藏。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地块,挖深、宽各一米的坑,将种子与湿沙按1:3的比例混合均匀,倒入坑中,距地面15厘米处填入河沙,做成土堆,在坑内竖一通气草把。来年2~3月,取出育苗。

4、圃地选择:黄连木喜光,圃地应选排水良好,土壤深厚肥沃的沙壤土每亩施入2000公斤基肥。

5、播种育苗:春播一般在2月下到3月中旬。采用开沟条播,行距20~30cm,播幅为5~6cm,播种深3cm,播前灌足底水,将种子均匀撤入沟内,播种量为每亩10kg左右,播后覆土2~3cm,轻轻压实后覆草,保持湿润。出苗时分次揭去覆草,1个月后苗可出齐,发芽率50%~60%。

6、苗期管理:种子出苗前,要保持土壤湿润。为提高成活率,要及早间苗,第一次间苗在苗高3~4cm时进行,去弱留强,以后根据幼苗生长发育间苗1~2次。幼苗生长期间,每隔10~20天除草松土1次,多在灌溉后或雨后进行,行内松土厚度要浅于覆土厚度,行间松土可适当加深。苗高10cm时即可定苗,苗距5~10cm。后期根据幼苗的生长情况追肥灌水2次,幼苗生长期以氮肥、磷肥为主,速生期以氮肥、磷肥、钾肥混合,苗木硬化期钾肥为主,停施氮肥。一般一年生苗高60~80厘米,每亩产苗2~2.5万株。

五、园艺

黄连木寿命长达几百年,是城市及风景区的优良绿化树种。黄连木树冠浑圆,枝叶繁茂而秀丽,早春嫩叶红色,入秋叶又变成深红或橙黄色,红色的雌花序也极美观。宜作庭荫树、行道树及山林风景树,也常作“四旁”绿化及低山区造林树种。在园林中植于草坪、坡地、山谷或于山石、亭阁之旁配植无不相宜。若要构成大片秋色红叶林,可与槭类、枫香等混植,效果更好。据《云南名树古木》记载,兰坪县石登乡仁甸河村一棵黄连木高23m,胸径320cm,树龄高达1500年,被当地群众视为“神树”、“龙树”。另外,黄连木材质优良耐腐性强,是名贵的雕刻、装饰及家具用材。

六、黄连木的病害防治

黄连木病害少、虫害多,苗期病害主要是立枯病、虫害主要有黄连木尺蛾、黄连木种子小蜂。

(一)、黄连木立枯病

1、严格选择苗圃地。前作为蔬菜、薯类、瓜类及土壤粘重和排水不良的地块不宜选做苗圃地。

2、施用有机肥料时必须经过充分腐熟,特别是厩肥。

3、种子处理和土壤消毒。播种前用1%新洁尔溶液或0.5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浸种30分钟。并且每亩施15-20公斤硫酸亚铁、3公斤呋喃丹进行土壤消毒。

4、幼苗出土后,可用70%的敌克松800倍液进行防治,每隔7-10天喷洒一次,连续用药2-3次。

(二)、黄连木尺蛾

黄连木尺蛾食性很杂,幼虫对黄连木、刺槐等为害十分严重,大发生时,一棵大树的叶片几天内就可被吃光。黄连木尺蛾1年发生1代。以蛹在树下3-4厘米土中、石块下或杂草丛中越冬。来年6月上旬至8月下旬陆续羽化为成虫,7月中旬至8月上旬为羽虫,7月下旬至8月上旬达孵化盛期,7-8月危害最凶。8月上旬至10月下旬幼虫陆续老熟,坠地化蛹越冬。成虫产卵于书皮缝内、石块上。初孵幼虫一般分散在叶尖取食叶肉,将叶吃光成网状,2龄幼虫则开始在叶缘危害,3龄以后食尽全叶。幼虫共6龄,幼虫期40天左右。防治方法:在成虫发生期,早晨或雨后进行人工捕杀;幼虫3龄以前,喷洒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80%敌敌畏800倍或10%灭百可800液,效果良好。还可保护和利用天敌,控制虫害(如用赤眼蜂防治黄连木尺蛾幼虫、在林内养鸡防治黄连木尺蛾幼虫等)。黄连木种子小蜂(EurytomaplotnikoviNikolskaya)分布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等地。

黄连木尺蛾形态特征:黄连木尺蛾成虫雌虫体长3-4.5mm,头、并胸腹节及后腹部第一节黑色,后腹部两侧有黑斑,其余红褐色。足、触角柄节及梗节暗黄色,棒节色较浅;翅脉黄色;足关节、胶节末端及附节黄色,附节末端、爪及整基部褐色,垫端部黄色。

黄连木尺蛾防治方法:每公顷用量7.5-15kg,放烟2-3次,间隔5-7天;也可用敌敌畏原液或稀释5倍的杀虫灵超低容量喷雾,每公顷用药1.5-2.3kg,或用80%敌敌畏乳油1500倍液或20%灭扫利乳油4D00-5000倍液常规喷雾。在黄连木种子小蜂产卵末期至幼虫蛀胚前,可用50%久效磷乳油100倍液喷撒黄连木果稳。

七、黄连木造林技术

(一)、黄连木采种及种子处理:在二十至四十年生、生长健壮、产量高的母树上采种。在9~11月间,当核果由红色变为铜绿色时及时采收,否则10d后便自行脱落。铜绿色核果具成熟饱满的种子,红色、淡红色果多为空粒。采种后不能曝晒,否则会走油,降低发芽率。及时将采收的果实放入40~50℃的草木灰温水或5%的石灰水浸泡2~3d,搓烂果肉,除去果皮蜡质,捞出种子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后播种或贮藏。

(二)、黄连木育苗

1、春播:在3~4月间进行,通常采用开沟条播法。在苗床上开宽10cm、深2~3cm的播种沟,沟间距25cm,将种子直接撒在播种沟内并用细土覆盖,覆土以不见种子为度。再在苗床上盖上稻草。播种量112.5~150kg/hm2。

2、秋播:秋季随采随播,种子不进行处理,通常在晚秋土壤封冻前播下。一般采用沟状条播,沟宽10cm、沟深2~3cm、沟间距25cm,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土以不见种子为度,轻轻压实,上盖稻草或地膜。

(三)、黄连木造林

1、植苗造林:用一至二年生的苗,在春季或秋季进行栽植。根据不同的清理措施采取相应的整地方式,整地时间以10~11月为宜,提倡明穴整地。造林一般采用混交方式,混交树种主要有火炬松、湿地松、栎类、油茶、刺槐、侧柏等。配置方式采用隔行混交,栽植密度为1500株/hm2左右,栽植方式采用三角形配置,充分利用土壤空间。苗木栽植时要随起、随运、随栽,做到根系舒展,不窝根,以提高栽植成活率。

2、直播造林:在立地条件较好的山地,可在秋季种子成熟后,随采随播造林,出苗率在70%以上,但生长缓慢,应加强抚育管理,增强对外界环境的抵抗能力。

八、黄连木综合价值

1、含油率高:黄连木种子含油率为35%~42.46%,出油率为22%~30%;果壳含油率3.28%,种仁含油率56.5%。油料含碘值95.8,皂化值192酸值4,脂肪酸(肉豆蔻酸微量、棕榈酸23.35%、硬脂酸1.7%、十六碳酸1.9%、油酸41.6%、亚油酸1.55%)。黄连木油脂肪酸碳链长度集中在(C16~C18)之间,由黄连木油脂生产的生物柴油的碳链长度集中在(C17~C20)之间,与普通柴油主要成分的碳链长度(C15~C19)极为接近,因此,黄连木油脂非常适合用来生产生物柴油。种子油可作食用油、润滑油,或制肥皂。鲜叶和枝可提取芳香油。

2、用途广泛:黄连木叶芽、树皮、叶,均可入药,其性味微苦,具有清热解毒、去暑止渴的功效,主治痢疾、暑热口渴、舌烂口糜、咽。喉肿痛、湿疮、漆疮等疾病。其木材为黄色,坚固致密,是雕刻、装修的优质材料;树皮、叶、果,分别含鞣质4.2%、10.8%、5.4%,可提制栲胶;果和叶还可制作黑色染料。根、枝、皮可制成生物农药;嫩叶有香味,可制成茶叶。嫩叶、嫩芽和雄花序是上等绿色蔬菜,清香、脆嫩,鲜美可口,炒、煎、蒸、炸、腌、凉拌、作汤均可。

3、观赏价值高:春季,嫩叶呈红色,树冠开阔,枝繁叶茂。秋季,红叶满树,全身香气四溢,是点缀庭院、山头、亭旁、游道分岔处、草坪中心的好树种,也是游道两旁对植、营造片林背景的首选树种。湘西州现有的几千株黄连木古树,大多数长在房前屋后,十分美观。

湖南黄连木:湖南省龙山县火岩乡前峰村是著名的石灰岩溶洞景观区,尤以充满神秘色彩的“风洞”和与之相关的黄连木连理古树最引人入胜。风洞冬暖夏凉。在距风洞5公里的前峰村慈哥洞一块巨大岩石上,生长着两株黄连木连理古树。树下岩板有溶洞与“风洞”相通。树根连着溶洞中两条并生的钟乳石,当地人称它为“岩连树”。雄株高26米,胸径164厘米。根基连生,一苑双干。雌株高24米,胸径145厘米。雄株主干高4.5米处生有径粗60厘米的大桠,与雌株主干高5.5米处一径粗50厘米的大桠扭抱连理愈合。连理后雄株大桠盘抱雌株主干后,又曲转回雄株,与干高13米处另一大桠又连理生长。两树根干相连,树冠交错,组成一个冠幅750平方米的伞状树冠,恰似一对亲密无间的夫妻,又称“夫妻树”。至于“风洞”与“夫妻树”的故事,据传很久以前,有一个有权势的土司看上当地一位漂亮的土家族姑娘。为躲避土司,姑娘与自己的恋人逃进“风洞”,土司派人围住洞口,过了七七四十九天,姑娘与小伙子因粮尽变成了两根美丽的钟乳石柱,石柱穿透洞顶,化作一对根干连理的“夫妻树”。

"夫妻树"在古代称为"连理枝",又称“生死树”,这是树林中与人类夫妻般相依而生的一种同根生的树。

九、黄连木育苗技术

1、种子采集:黄连木3至4月开花,10月果熟。当果实由红色变为铜锈色时即成熟,熟后10天左右收获。及时将采收的果实放入40℃至50℃的草木灰温水中浸泡2至3天,搓烂果肉,除去蜡质,用清水将种子冲洗干净,阴干后贮藏。

2、层积催芽选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地块,挖深、宽各1米的坑,将种子与湿沙按1:3的比例混合埋入。距地面15厘米处,全部填入河沙,上面覆土成馒头状,在坑内竖一通气草把。来年春季种子有三分之一露白时即可播种。

3、圃地选择:黄连木喜光,圃地应选排水良好,土壤深厚肥沃的砂壤土。每亩施入4000至5000公斤基肥,以及50%的辛硫磷800倍液400公斤,以防地下害虫。每亩用硫酸亚铁50公斤磨碎,施入土中,以防立枯病。

4、播种育苗:春播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中旬。挖条状沟,沟距30厘米,深3厘米。播前灌足底水,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每亩用种量4至5公斤,覆土2至3厘米,轻轻压实,上盖地膜。

5、苗期管理:黄连木种子出苗前,要保持土壤湿润,一般20至25天左右出苗。为提高成活率,要早间苗,第一次间苗在苗高3至4厘米时进行,去弱留强。以后根据幼苗生长发育间苗1至2次,最后一次间苗应在苗高15厘米时进行。根据幼苗的生长情况施肥,幼苗生长期以氮肥、磷肥为主,速生期氮肥、磷肥、钾肥混合,苗木硬化期以钾肥为主,停施氮肥。及时松土除草,多在灌溉后或雨后进行,行内松土深度要浅于覆土厚度,行间松土可适当加深。一般一年生苗高60至80厘米,每亩产苗2.5万株。

黄连木尺蛾优质木材:黄连木木材致密坚实,纹理细密,可供制家具、农具、手杖等,也可作为雕刻、镶嵌等的精细木工用材。

黄连木栽培具有极大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应该在保护现有黄连木资源的基础上,共同努力去研究、开发黄连木资源,使之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

黄连木楷木楷树黄楝树惜木孔木鸡冠果药树药木

黄连木    拉丁学名PistaciachinensisBunge    别称:楷木、惜木、孔木、鸡冠果等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目:无患子目    亚目:漆树亚目    科:漆树科族:漆树族    属:黄连木属    种:黄连木    分布区域:黄河流域、两广及西南各省均有;以河北、河南、山西、陕西最多。

黄连木    拉丁学名:PistaciachinensisBunge),黄连木别名楷木、楷树、黄楝树、药树、药木,为漆树科黄连木属植物。落叶乔木,高达25~30m;树皮裂成小方块状;小枝有柔毛,冬芽红褐色。偶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5~7对,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5~8cm,全缘,基歪斜。黄连木花小,单性异株,无花瓣;雌花成腋生圆锥花序,雄花成密总状花序。核果球形,径约6mm,熟时红色或紫蓝色。中国黄河流域至华南、西南地区均有分布。喜光,适应性强,耐干旱瘠薄,对二氧化硫和烟的抗性较强;深根性。抗风力强,生长较慢,寿命长。枝密叶繁,秋叶变为橙黄或鲜红色;雌花序紫红色,能一直保持到深秋,也甚美观;宜作庭荫树及山地风景树种。黄连木木材坚硬致密,可作雕刻用材;种子可榨油。

一、黄连木的形态特征

黄连木是落叶乔木,高达25~30米;树干扭曲。树皮暗褐色,呈鳞片状剥落,幼枝灰棕色,具细小皮孔,疏被微柔毛或近无毛。奇数羽状复叶互生,有小叶5-6对,叶轴具条纹,被微柔毛,叶柄上面平,被微柔毛;小叶对生或近对生,纸质,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5-10厘米,宽1.5-2.5厘米,先端渐尖或长渐尖,基部偏斜,全缘,两面沿中脉和侧脉被卷曲微柔毛或近无毛,侧脉和细脉两面突起;小叶柄长1-2毫米。

黄连木花单性异株,先花后叶,圆锥花序腋生,雄花序排列紧密,长6-7厘米,雌花序排列疏松,长15-20厘米,均被微柔毛;花小,花梗长约1毫米,被微柔毛;苞片披针形或狭披针形,内凹,长约1.5-2毫米,外面被微柔毛,边缘具睫毛;雄花:花被片2-4,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大小不等,长1-1.5毫米,边缘具睫毛;雄蕊3-5,花丝极短,长不到0.5毫米,花药长圆形,大,长约2毫米;雌蕊缺;雌花:花被片7-9,大小不等,长0.7-1.5毫米,宽0.5-0.7毫米,外面2-4片远较狭,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外面被柔毛,边缘具睫毛,里面5片卵形或长圆形,外面无毛,边缘具睫毛;不育雄蕊缺;子房球形,无毛,径约0.5毫米,花柱极短,柱头3,厚,肉质,红色。
黄连木核果倒卵状球形,略压扁,径约5毫米,成熟时紫红色,干后具纵向细条纹,先端细尖。

二、黄连木的生长习性

黄连木喜光,幼时稍耐荫;喜温暖,畏严寒;耐干旱瘠薄,对土壤要求不严,微酸性、中性和微碱性的沙质、粘质土均能适应,而以在肥沃、湿润而排水良好的石灰岩山地生长最好。深根性,主根发达,抗风力强;萌芽力强。生长较慢,寿命可长达300年以上。对二氧化硫、氯化氢和煤烟的抗性较强。

三、黄连木的地理分布

黄连木在中国分布广泛,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地区均能正常生长。资源调查的黄连木的分布北界县市由西到东为:云南潞西、泸水-西藏察隅-四川甘孜-青海循化-甘肃天水-陕西富县-山西阳城-河北完县-北京,这一地理分布界限与中国境内1月均温-8摄氏度等温线大体一致,广泛分布于此线以南的地区。以北、以西地区较为少见。

四、黄连木的栽培技术

(一)、播种前准备

1、建苗圃:苗圃地宜选择交通方便、地势平坦、水源便利、排水良好、土层厚度在45cm以上的地块,土壤为壤土、砂壤土、无盐碱。苗圃地不宜重茬。播种前每公顷撒施有机肥3.75kg左右。深翻细耙,平整做畦。畦面宽1.2~1.5m、畦长和埂高以利于灌溉为宜。

2、种子采收与选种:选择生长健壮母株上充分成熟的果穗,采下果实,用水漂去虫果(通常为红色)、不饱满果。捞出下沉绿色果,及时将采收果实放入35℃~45℃的草木灰温水中浸泡2~3d,搓烂果肉,除去蜡质,用清水将种子冲洗,阴干后贮藏。并进行种子质量检验,种子含水量不高于10%,净度不低于85%,发芽率不低于35%。

3、种子贮藏:分干藏和湿藏两种,干藏适合大量贮藏种子,湿藏适宜少量贮藏种子或催芽。干藏:将果实采收后晾干,装入透气良好的袋子内,在低温、干燥条件下贮藏备用。湿藏:将阴干的种子按种沙1:3比例混合后放入层积坑内或堆积于背风向阳地面,用草席或塑料布覆盖,防止失水。在层积坑内垂直预埋几束秸秆,用于通气。河沙湿度以手握成团不滴水为宜。覆沙成馒头状,来年春季种子有1/3露白时即可播种。

4、播种前种子处理:秋冬播种子可随采随播,不进行催芽处理,也可以经选种后,清水浸泡2d搓去果肉并进行驱避剂等药剂处理,以防鸟兽危害。春播种子需进行种子处理,处理方法有两种:经过冬季沙藏的种子春播前处理:经过冬季沙藏的种子可直接播种,也可再经过催芽待1/3露白时播种。没有经过冬季沙藏的种子春播前处理:在播种前,将干藏的果实用清水、35~45℃的草木灰温水、5%的石灰水均可浸泡2~3d,洗去果肉,然后在太阳下暴晒种子2~5h,70%以上的种子开裂后即可播种。

(二)、播种育苗

1、播种时期:分秋冬播和春播。秋冬播掌握在土壤上冻前进行,播后浇封冻水。春播应在3月上旬至4月中旬进行。

2、播种量:根据黄连木种子平均每千克约11000粒的特点,提出合理播种量为每公顷75~120kg,预期每公顷培育成苗30~45万株。纯度低、发芽率低的种子适当增加播种量。

3、播种方法:采用开沟条播,行距20~30cm,株距5~10cm,播种深度1~2cm,人工撒播或机械播种,播后覆土。冬播种子应在翌年春季去除较厚表土约1cm,根据土壤墒情浇水1~2次,无灌溉条件应于早春覆地膜保湿。春播种子,宜乘墒覆地膜(兼防鸟害)、草、松针均可。如播后墒情不好,先浇水后覆膜。

(四)、田间管理

1、间苗:黄连木从播种到出苗结束历时28d左右,种子出苗前,要保持土壤湿润,为提高成活率,要早间苗,第1次间苗在苗高3~4cm时进行,去弱留强。以后根据幼苗生长发育间苗1~2次,最后1次间苗应在苗高15cm时进行。

2、施肥:根据幼苗的生长情况施肥,生长初期即可开始追肥,但追肥浓度应根据苗木情况由稀渐浓,量少次多。幼苗生长期,以施氮肥、磷肥为主;速生期,氮肥、磷肥、钾肥混用;苗木硬化期,以施钾肥为主,停施氮肥。10月中旬后抽的新梢易受霜冻危害,因此,8月下旬后必须停止施肥,以控制抽梢。

3、除草:及时松土除草,且多在雨后进行,行内松土深度要浅于覆土厚度,行间松土可适当加深。一般一年生苗高可达60~80cm,产苗45~60万株/m2。

五、黄连木病虫害防治

(一)、主要虫害

1、种子小蜂:该虫主要以幼虫危害果实。成虫产卵于果实的内壁上,初孵幼虫取食果皮内壁和胚外海绵组织,稍大时咬破种皮,钻入胚内,取食胚乳和发育中的子叶,到幼虫老熟可将子叶全部吃光。受害黄连木果实,幼小时遇到不良天气容易变黑干枯脱落。

2、黄连木尺蛾:又叫木尺蠖。食性很杂,幼虫对黄连木、刺槐、核桃等食害十分严重,可使黄连木减产20%~50%,黄连木尺蛾危害严重,有的一个枝条上有2~5条5~6龄的幼虫,叶片几乎被吃光。以幼虫蚕食叶片,是一种暴食性害虫,大发生时可在3~5d内将全树叶片吃光,严重影响树势和产量。

3、梳齿毛根蚜:主要是在每年的5~9月份进行危害,造成被害叶片反面形成突出的囊状或鸡冠形虫瘿,开始变为浅黄绿色,成熟后变为红色,最后导致叶片枯黄、脱落。

4、缀叶丛螟:主要是取食危害叶片,幼虫在两块叶片间吐丝结网,缀小枝叶为一巢,取食其中。随着虫体增大,食量增加,缀叶由少到多,将多个叶片缀成1个大巢,严重时将叶片全部食光,造成树枝光秃,影响黄连木的正常生长。刺蛾类主要有黄刺蛾、褐边绿刺蛾等,在黄连木产区零星发生。杂食性,主要以幼虫危害叶片,影响树势和产量。

(二)、主要病害

1、炭疽病:危害黄连木的主要病害是炭疽病,该病主要为害果实,同时还可以危害果梗、穗轴、嫩梢。果实受害后果粒生长减缓,果梗、穗轴干枯,严重时干死在树上,发病重的年份对黄连木产量影响很大,个别植株甚至绝收。果穗受害后,果梗、穗轴和果皮上出现褐色至黑褐色病斑,圆形或近圆形,中央下陷,病部有黑色小点产生,湿度大时,病斑小黑点处呈粉红色突起,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盘及分生孢子。叶片感病后,病斑不规则,有的沿叶缘四周1cm处枯黄,严重时全叶枯黄脱落。嫩枝感病后,常从顶端向下枯萎,叶片呈烧焦状脱落。

2、立枯病:立枯病发生在苗期,在播种时,种子刚发芽时受感染表现为种腐型;种子发芽后幼苗出土前受感染表现为芽腐型;幼苗出土后嫩茎未木质化前受感染表现为猝倒型;苗木木质化后,由于根部受感染,使根部发生腐烂,造成苗木枯死而不倒伏为立枯型。潮湿时病部长白色菌丝体或粉红色霉层,严重时造成病苗萎蔫死亡。

(三)、防治建议

1、营林措施:黄连木多生长在干旱、瘠薄的山区,生长势较弱,可通过土壤耕翻、修整树盘、清除石块、树盘覆草、加强肥水管理等措施来增强树势、提高树体对病虫害的抗性。

2、植物检疫:黄连木种子小蜂成虫的飞迁能力有限,种子调拨是该虫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因此应把好产地检疫关,严格检疫种子,严禁带虫种实调运,防止该虫随种实调运,人为传播蔓延。

3、选择抗虫品种:黄连木种子小蜂成虫主要选择早熟大果直径在4.5mm以上的黄连木果实产卵,对果实小、果柄短的黄连木品种不选择产卵,可以把选育抗虫品种作为防治该虫的一项重要措施。另外,在同一地区,选择栽培同一品种的黄连木,也能够缩短其成虫产卵的最适时间,减轻其危害程度。

4、黑光灯诱杀:黄连木尺蛾、刺蛾类、黄连木缀叶丛螟等害虫的成虫均具有趋光性,在成虫羽化期,可在夜间用黑光灯或火堆诱杀成虫,减少虫口密度,减轻危害。

5、人工捕杀:秋季结冻前和春季解冻后进行人工挖黄连木尺蛾蛹、缀叶丛螟虫茧或翻耕树冠下的土壤(深度5~10cm),消灭越冬虫茧;6月上旬到9月中旬人工除黄连木梳齿毛根蚜虫瘿;缀叶丛螟、刺蛾幼虫发生初期,经常巡视黄连木林地,随时摘除虫巢、虫叶,明显减轻其危害的程度。

6、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天敌:黄连木种子小蜂幼虫及蛹的天敌是多种鸟类,成虫的天敌有蜘蛛类、蚂蚁类等;黄连木尺蛾卵期天敌有螳螂、瓢虫等,幼虫期寄生性天敌有茧蜂、姬蜂等多种寄生蜂,捕食性天敌有山雀、麻雀、灰喜鹊、画眉、黄鹂、白头翁等多种益鸟;上海青蜂是黄刺蛾的优势种群;缀叶丛螟幼虫期有寄生蜂、病原微生物、益鸟等多种天敌。应充分利用这些天敌,可持续抑制害虫种群数量的增殖,长期控制害虫危害。

7、化学防治

萌芽前喷铲除剂:春季黄连木萌芽前,用5波美度石硫合剂均匀喷树体及周围的禾本科植物;消灭越冬炭疽病病菌和越冬梳齿毛根蚜卵。

地面施药:黄连木种子小蜂羽化期、缀叶丛螟幼虫下树入土期间,进行地面施药防治;黄连木幼苗出土后如遇连续阴雨天气,则应在雨停后抓紧扒土,并根茎部位施药防治苗木立枯病。

树冠喷雾:黄连木种子小蜂在成虫羽化的初盛期5月上中旬和6月上旬各喷1次农药防治;黄连木尺蛾、缀叶丛螟、刺蛾类在幼虫3龄前进行喷药防治幼虫;梳齿毛根蚜防治分别于5月上旬、6月中旬和9月中旬进行树体全面喷雾。炭疽病防治在发病前期喷杀菌剂防治。

烟剂防治:对于黄连木生长集中、郁闭度较大、或者缺水的山区,黄连木种子小蜂成虫羽化期可施放杀虫烟剂,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种子熏蒸:种子采集后,在种子库内用磷化铝、溴甲烷、氯化苦熏蒸处理,杀死种子小蜂。

苗圃地土壤消毒防治立枯病:苗床用土和容器苗用土,都必须用无病新土或消毒土。

六、黄连木的经济价值

1、食用价值:黄连木是优良的木本油料树种,具有出油率高、油品好的特点。研究结果证明:种子含油率42.26%(种仁含油率56.5%),种子出油率20%~30%,果壳含油量3.28%,是一种不干性油,油色淡黄绿色,带苦涩味,精制后可供使用;鲜叶含芳香油0.12%,可作保健食品添加剂和香熏剂等。所含的脂肪酸主要包括棕榈酸、油酸、亚油酸、棕榈油酸、硬脂酸、花生四烯酸、亚麻酸,其中油酸、亚油酸、棕榈酸3种脂肪酸的含量之和占脂肪酸总量的95%左右。

其嫩叶有香味,经焖炒加工后可替代茶叶作饮料,清凉爽口,还可腌食作菜蔬。《植物名实图考》云:“黄连木,江西、湖广多有之。大可合抱,高数丈,叶似椿而小,春时新芽微红黄色,人竞采其腌食,曝以为饮,味苦回甘如橄榄,暑天可清热生津。

2、药用价值:黄连木的树皮及叶可入药,根、枝、叶、皮还可制农药。树皮全年可采取,叶夏秋均可采收,性味苦,功能微寒,有清热、利湿、解毒之功效,可用来治痢疾、淋症、肿毒、牛皮癣、痔疮、风湿疮及漆疮初起等病症。并且将含黄连木树胶的组合物用到皮肤上,能使皮脂分泌得到控制,改善油的控制和皮肤的感觉,防止光亮和油腻,同时也提供抗老化效能,从而减轻皱纹和改善老化皮肤的外观与肤色,治疗光致老化皮肤,改善皮肤光泽、清洁性和美观性,是天然美容护肤品。

3、工业价值:黄连木种子油可用于制肥皂、润滑油、照明,油饼可作饲料和肥料。叶含鞣质10.8%,果实含鞣质5.4%,可提制烤胶。果、叶亦可做黑色染料。黄连木种子含油量高,种子富含油脂,是一种木本油料树种。随着生物柴油技术的发展,黄连木被喻为“石油植物新秀”,已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是制取生物柴油的上佳原料。

4、园林价值:黄连木先叶开花,树冠浑圆,枝叶繁茂而秀丽,早春嫩叶红色,入秋叶又变成深红或橙黄色,红色的雌花序也极美观。是城市及风景区的优良绿化树种,宜作庭荫树、行道树及观赏风景树,也常作“四旁”绿化及低山区造林树种。在园林中植于草坪、坡地、山谷或于山石、亭阁之旁配植无不相宜。若要构成大片秋色红叶林,可与槭类、枫香等混植,效果更好。

5、蜜源和饲料:黄连木花期3月~4月,花粉量多、含蜜量大,是早春重要的蜜源植物。种子经榨取油脂后的渣粕含有蛋白质和大量粗纤维是优良的动物饲料。

6、木材价值:黄连木的木材是环孔材,边材宽,灰黄色,心材黄褐色,材质坚重,纹理致密,结构匀细,不易开裂,气干容重0.713g/m3,能耐腐,钉着力强,是建筑、家具、车辆、农具、雕刻、居室装饰的优质用材。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