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莓种苗

   2017-12-17 苗业网佚名415
核心提示:蓝莓种苗即蓝莓果树,蓝莓果树栽培起源于美国,经过100多年的研究栽培,已选育出适应各地气候条件的优良品种200多个。 蓝莓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被称为“水果皇后”、“浆果之王”,其保健功能主要集中在

蓝莓种苗

蓝莓种苗    外文名:Blueberryseedlings    别称:水果之王、水果皇后、浆果之王    植物:杜鹃花科越橘属植物的一种    品种:南、北、高、半、矮、兔眼    分布区域:原生于北美洲与东亚。

蓝莓种苗即蓝莓果树,蓝莓果树栽培起源于美国,经过100多年的研究栽培,已选育出适应各地气候条件的优良品种200多个。

蓝莓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被称为“水果皇后”、“浆果之王”,其保健功能主要集中在以下5个方面:预防癌症延缓衰老增强记忆保护视力增强免疫力。

一、蓝莓种群分类—蓝莓种群可分为5个大类。

1、南高丛:耐湿热、果实大、口感好,适合黄。

2、北高丛:耐寒冷、果实大、口感好,适合长江流域以北。

3、半高丛:抗寒性强、果实中等,适合黄河以北及高寒地区。

4、矮高丛:果实小、容易养护、抗寒性强,适合高寒地区。

5、兔眼:树体高大。耐湿热、产量高,适合长江流域以南河以南、华南地区。

二、蓝莓种苗品种及特性

种群

品名

成熟时间

树势

果实

描述

大小

南高丛

奥尼尔(O′Neal)

极早熟种

树势强,开张型

中~大

1987年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发表的品种,香味浓,是南部高丛蓝莓品种中香味最大的。果肉质硬。果蒂痕小、速干。

低温要求时间400~500小时。丰产性好,南方口感最好品种,鲜食和加工均可,可作为南方主栽品种。适宜长途运输。

木兰(Magnolia)

晚熟种

树势中等,开张型

美国密西西比州育成的品种,1994年由美国农业部发表。

同种类中属果味较高级品种。果肉紧实,多汁,但果皮较硬是一难点。果蒂痕浅小、干。低温要求时间400~500小时

晨号(Reveille)

早熟种

树势强,直立型

1990年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发表的品种,成熟期几乎与北部高丛蓝莓中的早蓝相同。果实质硬,运输性好。有香味,果汁多,鲜果汁食用最佳。果粉多,果蒂痕小、速干。低温要求时间600~700小时。

薄雾(Misty)

早熟种

树势中等,开张型

中~大

1989年佛罗里达大学发表的品种,有香味。

果蒂痕小而干。低温要求时间200~300小时。属暖带常绿品种。

开普菲尔(CapeFear)

中熟种

树势强,直立型

1987年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发表的品种,有香味。果肉质硬,果蒂痕小而干。

低温要求时间500~600小时。土壤适应性好,易栽培。果穗大,易采收。

佐治宝石(Georgiagem)

晚熟种

树势强,直立型

1987年美国乔治亚州发表的品种,亲本是早蓝和蓝丰,叶细长银色。有香味。

果蒂痕小而干。低温要求时间350~500小时。

海岸(Gulfcoast)

中熟种

树势中等,直立型

美国密西西比州以蓝丰为亲本育成的品种,1987年由美国农业部发表。

有香味。果蒂痕小而干。低温要求时间200~300小时

佛罗里达蓝(Flordablue)

中熟种

树势中等,开张型

中~大

1976年佛罗里达大学发表的品种,有香味。果蒂痕小而干。

低温要求时间150~300小时。果肉硬度中等,不适宜运输。

艾文蓝(Avonblue)

晚熟种

树势强,开张型

中~大

1977年佛罗里达大学发表的品种,有香味。果粉多,果蒂痕小而干。

低温要求时间300~400小时。适宜运输。

酷派(Cooper)

晚熟种

树势弱,直立型

美国密西西比州以蓝丰为亲本育成的品种,1987年由美国农业部发表。叶细,淡银色。

有香味。果蒂痕小而干。低温要求时间400~500小时。

瞳仁(Hitomi)

晚熟种

中等

日本命名的来历不详的南部高丛蓝莓品种,有香味。果肉紧实,果柄长,易采收。果蒂痕小、湿。

布莱登(Bladen)

早熟种

树势强,直立型。

1994年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发表的品种,果肉紧实,欠点是种子较大。有特殊香味。

果蒂痕小而干。低温要求时间600~700小时。丰产,裂果少。小花红色美观,适宜于家庭园艺用。

夏普蓝(Sharpblue)

中熟种

树势中~强,开张型。

中~大

1976年佛罗里达大学发表的品种,有香味。果汁多,适宜制作鲜果汁。果蒂痕小、湿。

低温要求时间150~300小时。但不适宜运输。

V5

早熟种

树势强,直立型。

甜度高、香味浓、风味较好,硬度软,适宜鲜果销售。果肉质硬,果蒂痕小而干。

土壤适应性好,易栽培。果穗大,易采收。

V3

早熟种

树势强,开张型。

中-小

早熟,树势强,开张型;枝梢多,花芽多,需强剪枝。有香味,宜鲜食。

果肉紧实,果粉多,果蒂痕小而干,耐贮藏、耐运输。

北高丛

泽西(Jersey)

中熟

树势强,直立

1928年美国发布的品种,果粉不多但果皮呈亮蓝色

维口(Weymouth)

中等

有香味。果肉质地较硬,裂果性中等。

该品种最初在美国的栽植面积约占全部栽培面积的25%,为当时的主栽品种之一

迪克西(Dixi)

晚熟种

树势强,直立型

美国1936年发表的品种,是非常人气的品种之一。

伯克利(Berkeley)

早~中

树势强,直立型

1949年美国新泽西州发表的品种,有香味。

果蒂痕中等大小、湿度亦中等。欠点是收获期间易落果。

早蓝(Earliblue)

极早

树势强,直立型

1952年美国新泽西州发表品种,有香味;果皮韧、亮蓝色,果粉多。

果蒂痕小且干。不易裂果。

赫伯特(Herberd)

中~晚

树势强,直立型,但随树龄的增长而开张

美国1952年发表,有浓香。果皮亮蓝色、柔软,果粉少,果蒂痕大小及湿度均中等。

果质优良,但果实易受伤,运输性差。对土壤的适应性强,产量稳定。

蓝光(Blueray)

早~中

强,直立,结果后开张

1955年美国新泽西州发表的品种,是由(Jersey×Pioneer)×(Stanley×June)杂交育成。

幼树期树势。着生紧密,几乎没有裂果。特殊香味。果皮亮蓝色,果粉多。果蒂痕大、湿。

考林(Collins)

早熟种

树势强,直立型

1959年美国新泽西州发表品种,香味也特别好,所以果味浓厚。果皮亮蓝色,果粉多。

果蒂痕大小及干湿度均中等。收获期易产生裂果

达柔(Darrow)

晚熟种

树势中度,直立型

大~超大

美国1965年发表,香味浓。果实的酸味有随着栽培地海拔高度增加而增强的趋势。

果皮亮蓝色,果蒂痕大小及湿度均中等。裂果少,贮藏性差

伊丽莎白(Elizabeth)

晚熟种

树势强,直立型

大~极大

1966年美国新泽西州发表的品种,果粒,甜度,香味浓。果蒂痕大小中等、湿。

果穗大,易采收,晚熟种食味好较有希望的品种

晚蓝(Lateblue)

晚熟种

树势强,直立型

中~大

1967年美国新泽西州发表的品种,香味浓。果皮亮蓝色,果粉多。果蒂痕中等大小、干。

果肉硬,运输性好。极耐寒。

蓝港(BlueHaven)

早~中熟种

树势强,直立型

1967年美国密执安州发表的品种,果皮亮蓝色,果粉多。

果蒂痕中等大小、干。

果皮硬,适宜运输。

蓝塔(Bluetta)

极早熟种

树势中等,开张型

1968年美国新泽西州发表品种,有香味;果皮蓝色,果粉多;果肉质硬;果蒂痕大、湿。

米德(Meader)

早熟种

树势中等,直立~中间型

中~大

1971年美国新海波塞尔农业试验站选育的品种,果皮亮蓝色,果粉多,果蒂痕小且干。

且果实成熟期接近一致,过熟时亦不落果、裂果,适宜于机械采收

哈里森(Harisson)

早熟种

树势强,开张型

1974年美国农业部与北卡罗来纳农业研究中心合作选育的品种,有香味。

果皮深蓝色,果粉少。果蒂痕小且干。

蓝鸟(Bluejay)

早熟种

树势强,直立、结实后中间型。

1978年美国新泽西州发表品种,有香味,食味浓厚。果皮亮蓝色,果粉多。

果蒂痕小、干。果穗大,产量高。土壤适应性强,易栽培。果实不容易受伤,适宜于机械收获。

蓝片(Bluechip)

早~中熟种

树势强,直立型。

1979年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发表的品种,有香味。果皮亮蓝色,果粉多,果蒂痕小而干。

果实口感好,但未熟果酸味强,果穗大,易收获。冷地和温暖地均适宜栽培。

布里吉塔(Brigitta)

晚熟种

树势强,树高中等。

1979年澳大利亚发表的品种,香味浓,果味酸甜适度,是同一时期品种中果味最好的品种。

果蒂痕小而干。已经普及各国。是作为鲜果专用的培养种

红利(Bonus)

晚熟种

树势强

大~极大

美国密执安州个人发表种,有香味。果蒂痕小而干。果实成熟期集中。

是大粒品种中的较有前途的品种。

陶柔(Toro)

早熟种

树势强,开张型

1987年美国新泽西州发表品种香味浓。果皮深蓝,果粉多。果蒂痕小而干。

果穗大,便于收获。适宜于机械采收。果实因酸度大

日出(Sunrise)

早熟种。

树势强,直立型

1988年美国新泽西州发表品种,有香味;果粉多,外形美观。果实成熟期一致。

塞拉(Sierra)

早~中熟种

树势强,直立型

大~极大

1988年美国新泽西州发表品种,有香味。果蒂痕小而干。易栽培。收获期长。

艾克塔(Echota)

早~中熟种

树势强,直立型

1988年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发表的品种,有特殊香味;果粉多,果蒂痕中等大小、湿。收获期长。

纳尔逊(Nelson)

中~晚熟种

树中等大小,幼树直立,结实期以后开张。

大~极大

1988年美国农业部发表的品种,有特殊香味。果蒂痕小而干。运输性好。

莱格西(Legacy)

中~晚熟种

树直立型

中~大

1993年美国新泽西州发表的品种,有香味。果实甜中带酸,较受人喜爱。便于运输。

公爵(Duke)

早熟种

树势强,直立型

1998年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农业试验站培育种,果粉多,外形美观。果蒂痕中等大小、湿。

重点推荐的北高丛蓝莓品种。适宜华北、东北地区种植。

北卫(Patriot)

早熟种

树势强,直立型;枝梢短

1976年美国缅因州发表的品种,属于食味较好的品种。果蒂痕小、中湿。

耐寒性强,冬季能抵抗-20℃左右的低温。

康维尔(Coville)

晚熟种

树势强幼树直立,结实后枝条下垂逐渐开张

1949年美国新泽西州发表的品种,果皮亮蓝色,果粉多,果蒂痕大小及湿度均中等。裂果少。

蓝丰(Bluecrop)

中熟种

树势中等,开张

1952年美国新泽西州发表的品种,有香味。果皮天蓝色,果粉多,果蒂痕小而干。

收获期稍有裂果和落果现象。容易栽培,为各国喜爱的栽培品种。

埃利奥特(Elliott)

极晚熟种

树势强,结实后渐渐稳定

中~大

1967年美国新泽西州发表的品种,有香味。果皮亮蓝色,果粉多。果肉硬,果实熟期集中,可以机械采收。

蓝金(Bluegold)

晚熟种

树势中度,直立,结实后开张。

1989年美国新泽西州发表的品种,香味浓,果蒂痕小而干。多发生基生枝,所以结果枝容易更新。

收获期短,人工采收和机械采收均可。

斯巴坦(Spartan)

早熟种

树势强,直立型

1997年美国新泽西州发表品种,最大果可达6g重,是非常受人喜爱的品种。香味、食味均好。

果蒂痕大小和干湿度均中等。果皮深蓝色,果粉少。几乎没有裂果。

耐寒性较强,是目前栽培品种中果实品质最优良的品种。在粘质土壤条件下有发育不良的现象。

半高丛

友谊(Frendship)

树高80cm左右,树势中等

1990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发表的杂交育成品种。平均单果重约0.6g。果实柔软

北村(Northcountry)

早~中熟种

中等

1986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发表的品种,是由B-6×R2P4杂交选拔育成,树高45~60cm,冠幅100cm左右。

树势依土壤条件会相应有差异。能耐-37℃低温。

果皮亮蓝色,果实柔软甘味,风味良好。果实产量高,收获量1.0-2.5kg/株。

叶小型暗绿,秋季变红,树姿优美,适宜观赏。抗寒,高寒山区可露地越冬。

北蓝(Northblue)

晚熟种

树势强,树高约60cm

1983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发表的品种,是由Mn-36×(B-10×US-3)杂交育成,叶片暗绿色、有光泽是其一大特征。

果皮暗蓝色,风味佳,收获量在1.3~3.0kg/株,较温暖地区收获量会有所增加。

排水不良情况下易感染根腐病。除了及时剪除枯枝外,没有必要特意修剪。

北空(Northsky)

树高35-50cm,冠幅60-90cm

小~中

1983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发表的品种,由B-6×R2P4杂交选拔育成,有雪覆盖的条件下能抵抗-40℃的低温。

灰色的果粉使果皮呈现出漂亮的蓝色;风味良好,叶片稠密,夏季绿色带有光泽,秋季则变得火红,非常适宜观赏。

帽盖(Tophat)

树高35-50cm,冠幅60-90cm

小~中

1983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发表的品种,由B-6×R2P4杂交选拔育成,有雪覆盖的条件下能抵抗-40℃的低温。

灰色的果粉使果皮呈现出漂亮的蓝色;风味良好,耐储藏。叶片稠密,夏季绿色带有光泽,秋季则变得火红,非常适宜观赏。

圣云(St.Cloud)

早熟种

树低,开张型

中~大

果蒂痕小、湿。

齐佩瓦(Chippewa)

中熟种

1996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发表的品种,有香味,食味浓厚,为同时期品种中味道最好的。果蒂痕小而干。

北极星(Polaris)

早熟种

树高与北陆相近

1996年明尼苏达州发表的品种,果味与北部高丛蓝莓中风味最好的斯巴坦相似。果皮淡蓝色,果蒂痕小而干。

北陆(Northland)

早~中熟种

树势强,直立型

1967年密执安州发表的品种,是由Berkeley×(Lowbush×Pioneer实生苗)杂交育成,

树高为1.2m左右,为半高丛蓝莓种类中较高的品种。果粉多,果肉紧实,多汁,果味好。果蒂痕中等大小、干。不择土壤。

矮丛

蓝莓品种N-B-3

早熟种

树势弱,植株极小、直立

中~大

从美国东北部或者加拿大东部野生种中选育出的栽培品种,果实耐贮藏。

坤蓝(Cumberland)

中~大

加拿大品种。在长白山区栽培表现生长健壮,

芬蒂(Fundy)

中熟种

加拿大品种,

斯卫克(Brunswick)

中熟种

加拿大品种。长白山区可安全露地越冬。

芝妮(Chignecto)

中熟种

中~大

加拿大品种,果实近圆形、蓝色,果粉多。叶片狭长,树体生长旺盛,易繁殖

美登(Blomidon)

早熟种

树势强,开张型

加拿大农业部肯特维尔研究中心杂交育成,中熟种。

果实圆形、淡蓝色,果粉多,有香味,风味好。树势强,丰产,在长白山区栽培5年生平均株产0.83kg、最高达1.59kg。

抗寒力极强,长白山区可安全露地越冬。为高寒山区发展蓝莓的首推品种。

兔眼

蓝美人(Bluebelle)

中熟~晚熟种

树势中等,直立

中~大

1958年美国乔治亚州发表的品种,树高2.60m,冠幅1.40m。有香味。果粉少,果皮硬。

土壤条件差的场所也能旺盛生长,所以适宜于公园、墙围等场所栽培。

杰兔(Coastal)

早熟~中熟种

1969年美国乔治亚州发表的品种,与梯芙蓝的树形相近。平均单果重1.76g。果皮亮蓝色,果粉特多。

裂果少,香味浓。充分成熟前果实风味偏酸,因此需要等到完全成熟后采收。

该品种栽培前极年生长较慢需轻剪。果蒂痕小而干。果穗长,易于采收,并且成熟后可在树体保留相对较长时间。可作为鲜果远销。

南陆(Southland)

中熟~晚熟种

树势中等,直立

中~大

1978年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发表的品种,比梯芙蓝的果粒略小,肉质极硬。有香味。

果皮亮蓝色,果粉多。果蒂痕小且干。裂果少

乡铃(Homebell)

晚熟种

树势强,开张型

中~小

1974年美国乔治亚州发表的品种,具香味,风味佳。果蒂痕小、湿。果实成熟期比较集中。

晚成熟的果实小且果皮粗。果肉紧实,适宜机械采收,适宜鲜果销售。

枝条抽生局限于相对较小的区域内,因此,重剪或剪取插条对生长不利。

巨丰(Dellite)

中熟~晚熟种

树势强,直立型

中~大

1983年美国乔治亚州发表的品种,最大单果重为2.56g,最小单果重为1.21g,平均1.85g。有香味。

果肉质硬,果蒂痕小、速干。不裂果,适宜机械采收和作鲜果销售。

蓝宝石(Bluegem)

早熟种

树势中等,开张型

中~大

1960年美国乔治亚州发表的品种,成树后生长旺盛,树高达1.2m,冠幅85cm左右。

此品种对冷温需要量低,春季高温后很快开花,易受霜害。

完全成熟后果实风味极佳,但完全成熟前风味偏酸。果皮亮蓝色,果粉多,果蒂痕大、干。果实质软,不适于鲜果远销。为保证结实,应采取弱修剪

梯芙蓝(Tifblue)

中~晚熟品种

树势强,直立

中~大

1983年美国乔治亚州发表的品种,果皮暗蓝色,果粉少。果实硬,风味佳。

果实蒂痕干且小。收获期长,适宜于庭园、观光园栽培。

门梯(Menditoo)

中熟~晚熟种

树势强,直立

美国乔治亚州发表的品种,比梯芙蓝长势好而且枝条粗。有特殊香味;果汁多。

果皮硬,果粉多。果蒂痕小而干。果肉紧实,适宜于运输。

园蓝(Gardenblue)

中熟~晚熟种

树势强,直立

1978年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发表的品种,比梯芙蓝的果粒略小,肉质极硬。有香味。

果皮亮蓝色,果粉多。果蒂痕小且干。裂果少

布莱特蓝(Briteblue)

晚熟种

树势强,开张型

1974年美国乔治亚州发表的品种,具香味,风味佳。果蒂痕小、湿。果实成熟期比较集中。

晚成熟的果实小且果皮粗。果肉紧实,适宜机械采收,适宜鲜果销售。枝条抽生局限于相对较小的区域内,因此,重剪或剪取插条对生长不利。

粉蓝(Powderblue)

晚熟种

树势强,直立型

1983年美国乔治亚州发表的品种,最大单果重为2.56g,最小单果重为1.21g,平均1.85g。

有香味。果肉质硬,果蒂痕小、速干。不裂果,适宜机械采收和作鲜果销售。

顶峰(Climax)

早熟种

树势强,开张型

1960年美国乔治亚州发表的品种,成树后生长旺盛,树高达1.2m,冠幅85cm左右。

此品种对冷温需要量低,春季高温后很快开花,易受霜害。完全成熟后果实风味极佳,但完全成熟前风味偏酸。果皮亮蓝色,果粉多,果蒂痕大、干。果实质软,不适于鲜果远销。为保证结实,应采取弱修剪

灿烂(Britewell)

早熟种

树势中等,直立

中~大

1983年美国乔治亚州发表的品种,,果皮暗蓝色,果粉少。果实硬,风味佳。

果实蒂痕干且小。收获期长,适宜于庭园、观光园栽培。

乌达德(Woodard)

早熟种

幼树时期树势弱,开张型

中~大

美国乔治亚州发表的品种,比梯芙蓝长势好而且枝条粗。有特殊香味;果汁多。

果皮硬,果粉多。果蒂痕小而干。果肉紧实,适宜于运输。

三、蓝莓外形描述

1、蓝莓根:蓝莓的根系没有根毛。正因如此,蓝莓根系的吸收能力比具有根毛的根系小得多。其吸收面积只有同样大小具有根毛的小麦根系的1/10。蓝莓的根系细,呈纤维状,细根在分枝前直径为50~75um。

值得注意的是,几乎所有蓝莓的细根都有内生菌根真菌的寄生,从而克服蓝莓根系由于没有根毛造成的对水分及养分的吸收困难。近年来,众多的研究已证明,菌根真菌的寄生对蓝莓生长是有益的。

矮丛蓝莓根系的主要部分是根状茎。据估计,矮丛蓝莓大约85%的茎组织为根状茎。不定芽在根状茎上萌发,并形成枝条。根状茎一般为单轴形式,直径3~6mm。根状茎分枝频繁,在地表下6~25mm深的土层内形成紧密(穿插)的网状结构。新发生的根状茎一般为粉红色,而老根状茎为暗棕色并且木栓化。矮丛蓝莓的根系分布在上层中的有机质层。

2、蓝莓叶:蓝莓叶片互生。高丛、半高丛蓝莓和矮丛蓝莓在入冬前落叶。因各个品种不同有的落叶有的不落叶。叶片大小由矮丛蓝莓的0.7~3.5cm长度到高丛蓝莓的8cm,长度不等。叶片形状最常见的是卵圆形。大部分种类叶片背面被有绒毛,有些种类的花和果实上也被有绒毛,但矮丛蓝莓叶片很少有绒毛。

3、蓝莓枝:新梢生长茎粗的增加和长度的增加呈正相关。按照茎粗,新梢可分为三类:细5mm。茎粗的增加与新梢节数和品种有关。对晚蓝品种调查发现,株丛中70%新梢为细梢、25%为中梢,只有5%为粗梢。若形成花芽,细梢节位数至少为11个、中梢节位数为17个、粗梢节位数为30个。蓝莓新梢在生长季内多次生长,2次生长最普遍。叶芽萌发抽生新梢,新梢生长到一定长度停止生长,顶端生长点小叶变黑形成黑尖,黑尖期维持2周后脱落并留下痕迹,叫黑点。2~5周后顶端叶芽重新萌发,发生转轴生长,这种转轴生长1年可发生几次。最后1次转轴生长顶端形成花芽,开花结果后顶端枯死,下部叶芽萌发新梢并形成花芽。

4、蓝莓芽:高丛蓝莓叶芽着生于一年生枝的中下部。在生长前期,当叶片完全展开时叶芽在叶腋间形成。叶芽刚形成时为圆锥形,长度3~5mm,被有2~4个等长的鳞片。休眠的叶芽在春季萌动后产生节间很短,且叶片簇生的新梢。叶片按2/5叶序沿茎轴生长。叶芽完全开绽约在盛花期前2周。

四、蓝莓栽植要点

1、选址:蓝莓对土壤、气候要求非常高,除了大家都关注的土壤PH值外,一些微量元素对蓝莓栽植也是致命因素,降水、气温等气候水文条件同样至关重要。

2、种苗选择:根据土壤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种苗已被大家熟知,买到正宗种源、生长势强、未蜕化的种源是决定项目成败的关键。山东临沂等地区曾出现购买到假种苗,待苗木长成后不结果事件,给商家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逸林与美国多家蓝莓种苗机构有着多年深度合作,确保种源的正宗与更新速度,同时利用自身独特技术,培育的1年苗可赶超市场3年苗。

3、土壤改良:在中国种植蓝莓,大部分地区都需要经过土壤改良,主要集中在PH值和有机质方面,不同品种对土壤指标的要求差异很大,有些在苗木生长阶段体现不出来,待结果时会出现天壤之别。同时,逸林园林蓝莓种苗投入较高,因地制宜的降低成本去改良土壤能给商家节省成本。

4、病虫害管理:蓝莓的病虫害管理采用预防为主的原则,提倡选用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性能的化学农药并科学合理地进行交替用药为宜。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