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樱丹 拉丁学名:(LantanacamaraL.) 别称:七姐妹、五色梅、五龙兰、如意草、五彩花、臭草、臭金凤、五雷丹、五色绣球、变色草等,客家人称之为绵鼻公花,花美丽,我国各地庭园常栽培供观赏。根、叶、花作药用,有清热解毒、散结止痛、祛风止痒之效;可治疟疾、肺结核、颈淋巴结核、腮腺炎、胃痛、风湿骨痛等(《海南植物志》)。
一、马樱丹的形态特征
马樱丹直立或蔓性的灌木,高1~2米,有时藤状,长达4米;茎枝均呈四方形,有短柔毛,通常有短而倒钩状刺。单叶对生,揉烂后有强烈的气味,叶片卵形至卵状长圆形,长3~8.5厘米,宽1.5~5厘米,顶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心形或楔形,边缘有钝齿,表面有粗糙的皱纹和短柔毛,背面有小刚毛,侧脉约5对;叶柄长约1厘米。花序直径1.5~2.5厘米;花序梗粗壮,长于叶柄;苞片披针形,长为花萼的1~3倍,外部有粗毛;花萼管状,膜质,长约1.5毫米,顶端有极短的齿;花冠黄色或橙黄色,开花后不久转为深红色,花冠管长约1厘米,两面有细短毛,直径4~6毫米;子房无毛。果圆球形,直径约4毫米,成熟时紫黑色。全年开花。
二、马樱丹的生长环境
马樱丹喜光,性喜温暖湿润,冬季温度需保持在5~6℃以上。常生长于海拔80~1500米的海边沙滩和空旷地区。
三、马樱丹的毒性危害
马缨丹是属于有毒植物。中医学认为其“味苦性寒”。茎叶与果实中含有破坏代谢的毒性,这类毒性对哺乳类动物有相当大的影响,一般鸟类食其果实并不会有问题在,在海南岛少数民族的小孩子大部分都有吃过这种果实(果实熟透的果实为黑色,人食用少量是不会有问题,最好别吃太多就可以了。
未熟透的果实禁食,因为熟透的果实有小毒),但是如果人或牛、羊误食了马樱丹有毒部份(未成熟的果实),将会造成慢性中毒!一般人类误食中毒的事件并不常见,但是在香港曾经于1961年~1962年间发生过有儿童误食而中毒致死的个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