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叶龙血树假叶树科龙血树属,别称:狭叶龙血树、翠兰。小灌木,高约2~3米,茎单一或分枝,茎皮留有环状叶痕。叶集生于茎端,披针状带形,长20~40厘米,宽2~3厘米,全缘,顶端渐尖,基部抱茎,明显中脉在叶背隆起。圆锥花序顶生,大型,长可达60厘米,由许多白色芳香的小花组成,果球形,内有1~3粒圆形种子,成熟时黄色。
狭叶龙血树分布于我国海南、台湾和云南东南部,多生于杂木林中,喜半阴和温暖潮湿环境,忌严寒和干旱,栽培用土宜选沙质壤土和普通的花卉培养土为佳。
龙血树,又被称之为:流血之树、活血圣药、植物寿星。是名贵的云南红药——血竭,又名麒麟竭,与云南白药齐名,又是著名药品“七厘散”的主要成分,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誉之为“活血圣药”,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收敛止血的良好功效。
据说古时巨龙与大象交战时,巨龙的血洒大地,后来从土壤中生出来的便是龙血树。当龙血树受到损伤时,它会流出深红色的像血浆一样的粘液——这种在传说中被认为是龙血的粘液,龙血树便因此得名。
龙血树在2001年就已被国家列为二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列入《中国植物红皮书—稀有濒危植物》中。
龙血树材质疏松,树身中空,枝干上都是窟窿,不能做栋梁;烧火时只冒烟不起火,又不能当柴禾,真是一无用处,所以又叫“不才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