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杜鹃

   2018-01-12 花木花木1938
核心提示:锦绣杜鹃(映山红)拉丁名:Rhododendron pulchrum Sweet别名:毛杜鹃 是杜鹃花科 杜鹃属。锦绣杜鹃,拉丁学名:(Rhododendron pulchrum Sweet),属杜鹃花目,杜鹃花科半常绿灌木。锦绣杜鹃喜凉爽湿润和阳光充足的

锦绣杜鹃

锦绣杜鹃(映山红)    拉丁名:RhododendronpulchrumSweet    别名:毛杜鹃    科:杜鹃花科    属:杜鹃属。

锦绣杜鹃,拉丁学名:(RhododendronpulchrumSweet),属杜鹃花目,杜鹃花科半常绿灌木。

锦绣杜鹃喜凉爽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耐寒,怕热,耐半阴,不耐长时间强光暴晒。生长适温15~28℃,冬季能耐-8℃低温。土壤以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酸性沙质壤土为宜。

锦绣杜鹃产于中国,但至今未见野生。现分布于江苏、福建等地。

锦绣杜鹃适宜成片栽植,开花时万紫千红,可增添园林的自然景观效果。也可在岩石旁、池畔、草坪边缘丛栽,增添庭园气氛。盆栽摆放宾馆、居室和公共场所,绚丽夺目。

一、锦绣杜鹃的形态特征

锦绣杜鹃是半常绿灌木,高1.5-2.5米;枝开展,淡灰褐色,被淡棕色糙伏毛。叶薄革质,椭圆状长圆形至椭圆状披针形或长圆状倒披针形,长2-5(-7)厘米,宽1-2.5厘米,先端钝尖,基部楔形,边缘反卷,全缘,上面深绿色,初时散生淡黄褐色糙伏毛,后近于无毛,下面淡绿色,被微柔毛和糙伏毛,中脉和侧脉在上面下凹,下面显著凸出;叶柄长3-6毫米,密被棕褐色糙伏毛。花芽卵球形,鳞片外面沿中部具淡黄褐色毛,内有粘质。

锦绣杜鹃伞形花序顶生,有花1-5朵;花梗长0.8-1.5厘米,密被淡黄褐色长柔毛;花萼大,绿色,5深裂,裂片披针形,长约1.2厘米,被糙伏毛;花冠玫瑰紫色,阔漏斗形,长4.8-5.2厘米,直径约6厘米,裂片5,阔卵形,长约3.3厘米,具深红色斑点;雄蕊10,近于等长,长3.5-4厘米,花丝线形,下部被微柔毛;子房卵球形,长3毫米,径2毫米,密被黄褐色刚毛状糙伏毛,花柱长约5厘米,比花冠稍长或与花冠等长,无毛。蒴果长圆状卵球形,长0.8-1厘米,被刚毛状糙伏毛,花萼宿存。花期4-5月,果期9-10月。

锦绣杜鹃与白花杜鹃R.mucronatumG.Don相似,但本种的花冠为玫瑰紫色,植物体各部无腺头毛,易于区别。

二、锦绣杜鹃的生长习性

锦绣杜鹃喜温暖、半阴、凉爽、湿润、通风的环境;怕烈日、高温;喜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偏酸性土壤;忌碱性和重粘土;排水通畅,忌积水。

三、锦绣杜鹃的主要价值

锦绣杜鹃成片栽植,开花时浪漫似锦,万紫千红,可增添园林的自然景观效果。也可在岩石旁、池畔、草坪边缘丛栽,增添庭园气氛。盆栽摆放宾馆、居室和公共场所,绚丽夺目。

锦绣杜鹃

锦绣杜鹃   拉丁学名:RhododendronpulchrumSweet   别称:毛杜鹃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杜鹃花目   科杜鹃花科   亚科:杜鹃花亚科   属:杜鹃属    亚属:映山红亚属   分布区域:中国南方。

锦绣杜鹃,拉丁学名RhododendronpulchrumSweet属杜鹃花目,杜鹃花科半常绿灌木。

锦绣杜鹃喜凉爽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耐寒,怕热,耐半阴,不耐长时间强光暴晒。生长适温15~28℃,冬季能耐-8℃低温。土壤以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酸性沙质壤土为宜。
锦绣杜鹃产于中国,但至今未见野生。现分布于江苏、福建等地。

锦绣杜鹃适宜成片栽植,开花时万紫千红,可增添园林的自然景观效果。也可在岩石旁、池畔、草坪边缘丛栽,增添庭园气氛。盆栽摆放宾馆、居室和公共场所,绚丽夺目。

一、锦绣杜鹃的形态特征

锦绣杜鹃是半常绿灌木,高1.5-2.5米;枝开展,淡灰褐色,被淡棕色糙伏毛。叶薄革质,椭圆状长圆形至椭圆状披针形或长圆状倒披针形,长2-5(-7)厘米,宽1-2.5厘米,先端钝尖,基部楔形,边缘反卷,全缘,上面深绿色,初时散生淡黄褐色糙伏毛,后近于无毛,下面淡绿色,被微柔毛和糙伏毛,中脉和侧脉在上面下凹,下面显著凸出;叶柄长3-6毫米,密被棕褐色糙伏毛。

锦绣杜鹃花芽卵球形,鳞片外面沿中部具淡黄褐色毛,内有粘质。伞形花序顶生,有花1-5朵;花梗长0.8-1.5厘米,密被淡黄褐色长柔毛;花萼大,绿色,5深裂,裂片披针形,长约1.2厘米,被糙伏毛;花冠玫瑰紫色,阔漏斗形,长4.8-5.2厘米,直径约6厘米,裂片5,阔卵形,长约3.3厘米,具深红色斑点;雄蕊10,近于等长,长3.5-4厘米,花丝线形,下部被微柔毛;子房卵球形,长3毫米,径2毫米,密被黄褐色刚毛状糙伏毛,花柱长约5厘米,比花冠稍长或与花冠等长,无毛。蒴果长圆状卵球形,长0.8-1厘米,被刚毛状糙伏毛,花萼宿存。花期4-5月,果期9-10月。

锦绣杜鹃本种与白花杜鹃R.mucronatumG.Don相似,但本种的花冠为玫瑰紫色,植物体各部无腺头毛,易于区别。

二、锦绣杜鹃的生长习性

锦绣杜鹃喜温暖、半阴、凉爽、湿润、通风的环境;怕烈日、高温;喜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偏酸性土壤;忌碱性和重粘土;排水通畅,忌积水。

三、锦绣杜鹃的分布情况

锦绣杜鹃产中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和广西。著名栽培种,传说产我国,但至今未见野生,栽培变种和品种繁多,不予列出。

四、锦绣杜鹃的繁殖方法

1、扦插:在梅雨季进行。选取半成熟嫩枝,长12~15厘米,去掉基部2~3片叶,留顶端叶片并剪去一半。插条用0.8%吲哚丁酸溶液处理2~3秒,插入沙床,室温保持在15~18℃,插后50~60天生根。

2、压条:在4~5月进行,用高空压条法。选取2~3年生成熟枝,在离枝顶20~30厘米处行环状剥皮,宽2厘米,用腐叶土和薄膜包扎。4~5个月愈合生根,秋季剪离盆栽。

3、播种:以4月为宜,采用室内盆播。发芽适温为22~24℃,播后10~15天发芽,幼苗生长慢。

五、锦绣杜鹃的栽培技术

1、盆土:喜酸性土壤,要求疏松、排水好,富含腐殖质。取腐植土4份,旧盆土2份,沙土、火烧土、锯木屑各1份,加入适量饼肥混匀,堆沤半个月即可使用。

2、上盆:上盆时苗木多带宿土,少伤根系,过长的根适当减短,较大的植株要对上部的枝条修剪。先在花盆里用碎瓦片交叠盖住盆底的排水孔,铺一层粗粒土作为排水层,在中央填入部分培养土后,将植株放入盆内扶正,加土压实。栽植深度与原来苗木出土时深度相当。浇透水。

3、浇水:既怕干又怕涝。11月底至次年2月中上旬,大部分露地盆栽锦绣杜鹃处于休眠或半休眠状态,视盆土干湿状况适量浇水。2月下旬气温回升,花芽、叶芽萌动,适当增加浇水次数。3~6月是新梢生长旺盛期,需水量增大,要酌增浇水次数。7~9月气温高,每天都要浇水。10月以后,浇水量可减少。

4、施肥:不喜大肥,要勤施稀薄肥。基肥用长效肥料,如饼肥、骨粉和干厩熟肥等有机肥,在上盆换盆或冬季埋入盆土中。追肥用速效肥,如人粪有机肥或氮、磷、钾化肥,立春至开花前,每月施1~2次磷钾肥,开花时停止施肥。秋凉后施1~2次磷肥为主的液肥,入冬后停止追肥。

六、锦绣杜鹃的病虫防治

(一)、褐斑病

褐斑病的症状:褐斑病也称为叶斑病。起初,叶片上出现淡黄色的圆形小斑点,逐渐扩展呈不规则状,病斑转变成淡红褐色,中部呈暗褐色。病叶过早脱落,严重时植株生长受阻。检查病叶,可在病斑上发现黑色小粒点,这是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温室栽植的杜鹃发病严重,湿度高时病情更重。

褐斑病的防治方法:冬春及时扫除并烧毁落叶。植株展叶后,每隔半个月喷施波尔多液(1:1:100),可连续喷施2-3次,以防发病。在发病早期喷施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1-2次,以抑制病害发展。

(二)、冠网蝽

冠网蝽的症状:为害状成虫、若虫都群集在叶背面刺吸汁液,受害叶背面出现很象似被溅污的黑色粘稠物。这一特征易区别于其它刺吸害虫。整个受害叶背面呈锈黄色,正面形成很多苍白斑点,受害严重时斑点成片,以至全叶失绿,远看一片苍白,提前落叶,不再形成花芽。

冠网蝽的防治方法:冬季彻底清除盆花、盆景园内周围的落叶、杂草。对茎干较粗并较粗糙的植株,涂刷白涂剂。在越冬成虫出蛰活动到第一代若虫开始孵化的阶段,是药剂防治的最有利时机。可喷50%杀螟松10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1000-1500倍液,或10-20%拟除虫菊酯类1000-2000倍液,每隔10-15天喷施1次,连续喷施2-3次。

(三)、根腐病

根腐病的症状:根上出现水渍状褐斑、软腐,后腐烂脱皮,木质部呈黑褐色,树皮逐渐呈灰白色,并会逐步蔓延,“进而扩大到树干整个皮层坏死,切断养分及水分的输导,使顶端嫩叶逐步干枯,并自上而下,枝叶萎蔫失水干枯,以致全株死亡。

根腐病的防治方法:半知菌类镰孢霉属真菌存活在土壤中的植物残体上,数年内遇合适寄主仍有侵染力,凡碱性土壤、湿度大、温度偏高,均有利于病害的发展蔓延,故确诊后,应对死株及盆土及时处理。应注意改善场地通风,早晚增加光照,增施钾肥,提高抗病力。

(四)、红蜘蛛

红蜘蛛的症状:主要吸取植株的汁液并使叶片出现灰白色斑点。严重时造成叶片转黄脱落。新梢生长差,树势减弱。

红蜘蛛的防治方法:在冬季清除枯枝落叶以消灭约冬成虫,在3月开始发生危害时用10%天皇星乳油1000倍液,7051杀虫素(灭虫灵)3000倍液或哒嗪酮(速螨酮)1000倍液喷杀。

(五)、缺铁黄化病

缺铁黄化病又称黄叶病、褪绿病,是各地盆栽杜鹃常见的病害。

缺铁黄化病的症状:此病多发生在嫩梢新叶上。初期叶脉间叶肉褪绿,失去光泽,后逐渐变成黄白色,但叶脉保持绿色,使叶片上的绿色呈网纹状。随后黄化程度逐渐加重,除较大的叶脉外,全叶变成黄色、黄白色,严重时,沿叶、叶缘向内枯焦。

缺铁黄化病的防治方法:杜鹃喜酸怕碱,要避免栽植在碱性和含钙质较多的土壤中;庭园露地种植,不要靠近水泥、砖墙或用过石灰的地方。盆栽毛鹃宜用酸性土,若土壤偏碱可添换酸性土;苗圃地栽植毛鹃,可施用堆肥、绿肥或其它有机肥料,这些肥料中产生的有机酸可溶解土壤中不溶性铁,使植株较易吸收。

或者以硫酸亚铁混入在肥料中施用,其配制是:硫酸亚铁2.5-3公斤,油粕5-7.5公斤,粪10-15公斤,水200-250斤,混合后,待其腐熟成黑色后即可使用。此种方法效果良好。在偏碱性的土壤中,可浇0.1-0.2%磷酸二氢钾溶液,此溶液的pH值为4.7,能使碱性土壤变为酸性土壤,即可使嫩叶黄化现象得到治疗,同时酸酸二氢钾中还有磷、钾元素,利于开花和提高花量。经常浇施硫酸亚铁溶液,会使土壤中硫及有效铁成分过多,使植物中毒,可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14克,硫酸亚铁(化学纯)0.1克,混合溶入500毫升自来水中,进行叶面喷施,叶片正、背面均要喷及,3天1次,持继数次,可获得良好效果。

(六)、灰霉

灰霉病症状:灰霉病发生于杜鹃的叶和花部。冻害常是叶部发病的诱因。春季,在室内外栽培的杜鹃的花部常感染灰霉病。发病初期,花瓣上出现坏死斑点,扩展委快,并相互连接形成大型病斑。在湿度高的条件下,病部产生大量灰色的分生孢子层,灰霉病因此而得名。

灰霉病的防治措施:加强栽培管理,防止冻害,减少病害发生。室内培养杜鹃要注意通风,不要过于湿润。日常管理中,发现病叶、病花,应及时摘除烧掉。必要时用50%氯硝胺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液等药剂喷洒防治。

七、锦绣杜鹃的主要价值

锦绣杜鹃成片栽植,开花时浪漫似锦,万紫千红,可增添园林的自然景观效果。也可在岩石旁、池畔、草坪边缘丛栽,增添庭园气氛。盆栽摆放宾馆、居室和公共场所,绚丽夺目。

八、杜鹃属

(一)、马银花亚属

1、马银花组:腺萼马银花、白马银花、薄叶马银花、墨脱马银花、头巾马银花、马银花、田林马银花、红马银花。

2、长蕊组:多花杜鹃、刺毛杜鹃、西施花、滇南杜鹃、弯蒴杜鹃、大鳞杜鹃、凯里杜鹃、鹿角杜鹃、横县杜鹃、毛棉杜鹃花、长蕊杜鹃、长蒴杜鹃、泰顺杜鹃、香缅树杜鹃。

(二)、常绿杜鹃亚属

2.1、常绿杜鹃组

2.1.1、麻花杜鹃亚组:长鳞杜鹃、麻花杜鹃、峨马杜鹃、玉山杜鹃、稀果杜鹃、厚叶杜鹃、台湾山地杜鹃、绒毛杜鹃、金平毛柱杜鹃、多毛杜鹃、阿里山杜鹃、芒刺杜鹃、资源杜鹃。2.1.2、树形杜鹃亚组:树形杜鹃、马缨杜鹃、林生杜鹃、西藏毛脉杜鹃。

2.1.3、银叶杜鹃亚组:弯尖杜鹃、银叶杜鹃、短柄杜鹃、光蕊杜鹃、皱叶杜鹃、峨边杜鹃、防城杜鹃、钝头杜鹃、繁花杜鹃、台湾杜鹃、光枝杜鹃、岷江杜鹃、不凡杜鹃、粉白杜鹃、长柄杜鹃、倒矛杜鹃、海绵杜鹃、大钟杜鹃、猴头杜鹃、反边杜鹃。

2.1.4、耳叶杜鹃亚组:耳叶杜鹃、红滩杜鹃。

2.1.5、硬刺杜鹃亚组:硬刺杜鹃、啮蚀杜鹃、粗糙叶杜鹃、毛枝杜鹃。

2.1.6、钟花杜鹃亚组:钟花杜鹃、簇毛杜鹃。

2.1.7、弯果杜鹃亚组

卵叶杜鹃、弯果杜鹃、河南杜鹃、长萼杜鹃、白碗杜鹃、黄杯杜鹃。

2.1.8、杯毛杜鹃亚组:夺目杜鹃、粗枝杜鹃、革叶杜鹃、乳黄叶杜鹃、多裂杜鹃、复毛杜鹃、大王杜鹃、宽柄杜鹃、圆头杜鹃、宽杯杜鹃。

2.1.9、云锦杜鹃亚组:汶川星毛杜鹃、美容杜鹃、腺果杜鹃、喇叭杜鹃、大白杜鹃、大云锦杜鹃、云锦杜鹃、大果杜鹃、贡嘎山杜鹃、不丹杜鹃、波叶杜鹃、凉山杜鹃、井岗山杜鹃、贵州大花杜鹃、猫儿山杜鹃、米易杜鹃、睡莲叶杜鹃、团叶杜鹃、山光杜鹃、山光杜鹃(原变种)、阔柄杜鹃、鄂西杜鹃、早春杜鹃、四川杜鹃、亮叶杜鹃、疣梗杜鹃、卧龙杜鹃、小溪洞杜鹃。

2.1.10、猩红杜鹃亚组:猩红杜鹃、焰红杜鹃、红钟杜鹃。

2.1.11、镰果杜鹃亚组:镰果杜鹃、紫玉盘杜鹃。

2.1.12、粘毛杜鹃亚组:枯鲁杜鹃、长粗毛杜鹃、腾冲杜鹃、粘毛杜鹃、粗毛杜鹃、泡毛杜鹃。

2.1.13、大叶杜鹃亚组:巨魁杜鹃、强壮杜鹃、墨脱杜鹃、藏东杜鹃、优秀杜鹃、翘首杜鹃、羞怯杜鹃、银灰杜鹃、凸尖杜鹃、无柄杜鹃。

2.1.14、朱红大杜鹃亚组:朱红大杜鹃。

2.1.15、露珠杜鹃亚组:蝶花杜鹃、迷人杜鹃、桃叶杜鹃、团花杜鹃、窄叶杜鹃、短脉杜鹃、苍山杜鹃、贡山杜鹃、贵州杜鹃、露珠杜鹃、多斑杜鹃、老君山杜鹃、腺绒杜鹃、长轴杜鹃、蜡叶杜鹃、蒙自杜鹃、乳突杜鹃、屏边杜鹃、川西杜鹃、红花杜鹃、光柱杜鹃。

2.1.16、黄钟杜鹃亚组:卷毛杜鹃、淡钟杜鹃、黄钟杜鹃、白钟杜鹃。

2.1.17、火红杜鹃亚组:亮红杜鹃、宿鳞杜鹃、刺枝杜鹃、碧江杜鹃、瓣萼杜鹃、云雾杜鹃、高山白花杜鹃、橙黄杜鹃、两色杜鹃、滇缅杜鹃、匍匐杜鹃、滇西杜鹃、华丽杜鹃、绵毛杜鹃、紫背杜鹃、似血杜鹃、羊毛杜鹃、短蕊杜鹃、火红杜鹃、盘萼杜鹃、察隅杜鹃、杯萼杜鹃、血红杜鹃、纯红杜鹃、糠秕杜鹃、滇藏杜鹃、朗贡杜鹃。

2.1.18、星毛杜鹃亚组:绵毛房杜鹃、淡黄杜鹃、会东杜鹃、星毛杜鹃、裂萼杜鹃、尾叶杜鹃、毛柱杜鹃。

2.1.19、长序杜鹃亚组:牛皮杜鹃、微笑杜鹃。

2.1.20、漏斗杜鹃亚组:毛萼杜鹃、变光杜鹃、漏斗杜鹃、显萼杜鹃、喙尖杜鹃、硬毛杜鹃、少花杜鹃、多变杜鹃、刚刺杜鹃。

2.1.21、大理杜鹃亚组:腺房杜鹃、雪山杜鹃、棕背杜鹃、巴朗杜鹃、粉钟杜鹃、马尔康杜鹃、多叶杜鹃、宽钟杜鹃、锈红杜鹃、麻点杜鹃、腺蕊杜鹃、粗脉杜鹃、砾石杜鹃、丹巴杜鹃、干净杜鹃、落毛杜鹃、疏毛杜鹃、灌丛杜鹃、金江杜鹃、金顶杜鹃、短尖杜鹃、乳黄杜鹃、鲁浪杜鹃、优异杜鹃、山地杜鹃、德钦杜鹃、大炮山杜鹃、奇异杜鹃、栎叶杜鹃、波密杜鹃、甘肃杜鹃、藏南杜鹃、平卧杜鹃、矮生杜鹃、陇蜀杜鹃、毛脉杜鹃、普格杜鹃、斑叶杜鹃、太白杜鹃、卷叶杜鹃、巫山杜鹃、黄毛杜鹃、都支杜鹃、裂毛杜鹃、宽叶杜鹃、大理杜鹃、曲枝杜鹃、川滇杜鹃、理县杜鹃、白毛杜鹃、褐毛杜鹃、宏钟杜鹃、皱皮杜鹃、中甸杜鹃。

2.1.22、蜜腺杜鹃亚组:折多杜鹃、樱花杜鹃、蓝果杜鹃、杂色杜鹃、宽筒杜鹃、猴斑杜鹃、串珠杜鹃、粉果杜鹃、红萼杜鹃、大花杜鹃、蜜腺杜鹃、线裂杜鹃、多趣杜鹃、半圆叶杜鹃、铜色杜鹃。

2.1.23、圆叶杜鹃亚组:雷山杜鹃、圆叶杜鹃。

(三)、羊踯躅亚属

3.1、五花药组:羊踯躅。

(四)、毛枝杜鹃亚属:蓝灰糙毛杜鹃、常绿糙毛杜鹃、弯月杜鹃、南涧杜鹃、糙毛杜鹃、显绿杜鹃。

(五)、糙叶杜鹃亚属

5.1、帚枝杜鹃组:柳条杜鹃。

5.2、腋花杜鹃组:富源杜鹃、腋花杜鹃。

5.3、糙叶杜鹃组:粉红爆杖花、粉背碎米花、柔毛碎米花、柔毛杜鹃、糙叶杜鹃、碎米花、爆杖花。

(六)杜鹃亚属

6.1、髯花杜鹃组:髯花杜鹃、烈香杜鹃、暗紫杜鹃、美鳞杜鹃、毛喉杜鹃、异常杜鹃、毛花杜鹃、工布杜鹃、毛冠杜鹃、炉霍杜鹃、米林杜鹃、林芝杜鹃、阔叶杜鹃、樱草杜鹃、毛叶杜鹃、红背杜鹃、水仙杜鹃、毛嘴杜鹃、长管杜鹃。

6.2、杜鹃组

6.2.1、辐花杜鹃亚组:辐花杜鹃。

6.2.2黄花杜鹃亚组:黄花花杜鹃、纯黄杜鹃、隆子杜鹃、白背杜鹃、招展杜鹃、异鳞杜鹃、硫磺杜鹃。

6.2.3、茶花杜鹃亚组:茶花杜鹃。

6.2.4、弯柱杜鹃亚组:弯柱杜鹃。

6.2.5、朱砂杜鹃亚组:朱砂杜鹃、肉红杜鹃、管花杜鹃、侧花杜鹃、薄叶朱砂杜鹃、黄铃杜鹃。

6.2.6、泡泡叶亚组:泡泡叶杜鹃、凸叶杜鹃、黄花泡叶杜鹃。

6.2.7、草莓杜鹃亚组:草莓花杜鹃。

6.2.8、灰白杜鹃亚组:灰白杜鹃。

6.2.9、苍白杜鹃亚组:短花杜鹃、雅容杜鹃、桃花杜鹃、瑞丽杜鹃、苍白杜鹃。

6.2.10、亮鳞杜鹃亚组:苞叶杜鹃、亮鳞杜鹃、凸脉杜鹃、绝伦杜鹃、红棕杜鹃。

6.2.11、高山杜鹃亚组:暗叶杜鹃、班玛杜鹃、蜿蜒杜鹃、头花杜鹃、锈红杜鹃、楔叶杜鹃、毛瓣杜鹃、道孚杜鹃、陡生杜鹃、密枝杜鹃、淡黄杜鹃、果洛杜鹃、灰背杜鹃、粉紫杜鹃、隐蕊杜鹃、卓尼杜鹃、拉卜楞杜鹃、高山杜鹃、茂汶杜鹃、黄褐杜鹃、光亮杜鹃、雪层杜鹃、直枝杜鹃、多枝杜鹃、青海杜鹃、多色杜鹃、紫蓝杜鹃、刚毛杜鹃、太白杜鹃、单色杜鹃、草原杜鹃、千里香杜鹃、昭通杜鹃、毛蕊杜鹃、西固杜鹃、永宁杜鹃、玉树杜鹃、泽库杜鹃、鹧鸪杜鹃。

6.2.12、鳞腺杜鹃亚组:鳞腺杜鹃。

6.2.13、有鳞大花亚组:细枝杜鹃、树枫杜鹃、椿年杜鹃、睫毛杜鹃、睫毛萼杜鹃、香花白杜鹃、长药杜鹃、附生杜鹃、大喇叭杜鹃、翅柄杜鹃、江西杜鹃、南岭杜鹃、百合花杜鹃、大花杜鹃、线萼杜鹃、隐脉杜鹃、大萼杜鹃、冕宁杜鹃、金平林生杜鹃、木兰杜鹃、云上杜鹃、褐叶杜鹃、菱形叶杜鹃、红晕杜鹃、石峰杜鹃、大果杜鹃、白喇叭杜鹃、薄皮杜鹃、毛柄杜鹃、瓦弄杜鹃、武鸣杜鹃、少鳞杜鹃。

6.2.14、照山白亚组:短尾杜鹃、辽西杜鹃、照山白。

6.2.15、黄绿杜鹃亚组:黄药杜鹃、黄管杜鹃、一朵花杜鹃。

6.2.16、川西杜鹃亚组:树生杜鹃、宝兴杜鹃、饰石杜鹃。

6.2.17、怒江杜鹃亚组:美被杜鹃、独龙杜鹃、怒江杜鹃。

6.2.18、灰背杜鹃亚组:折萼杜鹃、疏叶杜鹃、灰被杜鹃、鲜黄杜鹃。

6.2.19、三花杜鹃亚组:问客杜鹃、紫花杜鹃、毛肋杜鹃、双被杜鹃、短梗杜鹃、秀雅杜鹃、凹叶杜鹃、大芽杜鹃、广南杜鹃、黄花杜鹃、山育杜鹃、多鳞杜鹃、基毛杜鹃、绿点杜鹃、石棉杜鹃、锈叶杜鹃、硬叶杜鹃、长毛杜鹃、三花杜鹃、康南杜鹃、西昌杜鹃、云南杜鹃、白面杜鹃。

6.2.20、单花杜鹃亚组:广口杜鹃、假单花杜鹃、矮小杜鹃、单花杜鹃。

6.3、越桔杜鹃组

6.3.1、类越桔杜鹃亚组:瘤枝杜鹃、密叶杜鹃、缺顶杜鹃、着生杜鹃、雷波杜鹃、马关杜鹃、岩谷杜鹃、越桔杜鹃。

(七)、迎红杜鹃亚属:兴安杜鹃、迎红杜鹃。

(八)、叶状苞亚属:叶状苞杜鹃。

(九)、映山红亚属

9.1、轮生叶组:丁香杜鹃、满山红、大字杜鹃。

9.2、假映山红组:大武杜鹃。

9.3、映山红组:腺花杜鹃、大关杜鹃、短鳞芽杜鹃、金萼杜鹃、龙山杜鹃、棒柱杜鹃、粗柱杜鹃、白枝杜鹃、龙岩杜鹃、子花杜鹃、河边杜鹃、贵定杜鹃、棕毛杜鹃、腺柱杜鹃、海南杜鹃、合江杜鹃、湖南杜鹃、背绒杜鹃、皋月杜鹃、素馨杜鹃、金平杜鹃、金秀杜鹃、台北杜鹃、广西杜鹃、广东杜鹃、毛花柱杜鹃、荔叶杜鹃、长尖杜鹃、长鳞芽杜鹃、忍冬杜鹃、麻栗坡杜鹃、岭南杜鹃、南边杜鹃、亮毛杜鹃、小花杜鹃、白花杜鹃、铁仔叶杜鹃、南昆杜鹃、那克哈杜鹃、南平杜鹃、钝叶杜鹃、八蕊杜鹃、砖红杜鹃、千针叶杜鹃、美艳杜鹃、锦绣杜鹃、黔阳杜鹃、淡红杜鹃、乳源杜鹃、溪畔杜鹃、台红毛杜鹃、滇红毛杜鹃、茶绒杜鹃、崖壁杜鹃、毛果杜鹃、杜鹃、蔗黄杜鹃、川南杜鹃、腊黄杜鹃、隐脉杜鹃、涧上杜鹃、大埔杜鹃、细瘦杜鹃、薄片杜鹃、鼎湖杜鹃、两广杜鹃、垂钩杜鹃、粘质杜鹃、粘芽杜鹃、阳明山杜鹃、瑶山杜鹃。

(十)、其他:长轴杜鹃。

以上物种均分布于中国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