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栎

   2018-01-13 花木花木1118
核心提示:辽东栎 别名:辽东栎、柴树、橡树、青冈辽东栎是壳斗科栎属的植物。分布于朝鲜以及中国大陆的陕西、宁夏、黑龙江、河北、河南、吉林、青海、辽宁、山西、四川、甘肃、内蒙古、山东等地,生长于海拔600米至2,500米的

辽东栎 柴树 橡树 青冈

辽东栎 别名:辽东栎、柴树、橡树、青冈,辽东栎是壳斗科栎属的植物。分布于朝鲜以及中国大陆的陕西、宁夏、黑龙江、河北、河南、吉林、青海、辽宁、山西、四川、甘肃、内蒙古、山东等地,生长于海拔600米至2,500米的地区,多生长在阳坡及半阳坡,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辽东栎落叶乔木,高达15米,树皮灰褐色,纵裂。幼枝绿色,无毛,老时灰绿色,具淡褐色圆形皮孔。叶片倒卵形至长倒卵形,长5-17厘米,宽2-10厘米,顶端圆钝或短渐尖,基部窄圆形或耳形,叶缘有5-7对圆齿,叶面绿色,背面淡绿色,幼时沿脉有毛,老时无毛,侧脉每边5-7 (-10) 条;叶柄长2-5毫米,无毛。雄花序生于新枝基部,长5-7厘米,花被6-7裂,雄蕊通常8;雌花序生于新枝上端叶腋,长0.5-2厘米,花被通常6裂。壳斗浅杯形,包着坚果约1/3,直径1.2-1.5厘米,高约8毫米;小苞片长三角形,长1.5毫米,扁平微突起,被稀疏短绒毛。坚果卵形至卵状椭圆形,直径1-1.3厘米,高1.5-1.8厘米,顶端有短绒毛;果脐微突起,直径约5毫米。花期4-5月,果期9月。

辽东栎产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山东、河南、四川等省区。在辽东半岛常生于低山丘陵区,在华北地区常生于海拔600-1 900米的山地,在陕西和四川北部可达海拔2 200-2 500米,常生于阳坡、半阳坡,成小片纯林或混交林。朝鲜北部也有分布。

辽东栎木材结构较粗,边材黄褐色,心材深褐色,气干密度0.83克/立方厘米,叶含蛋白质17.97%,种子含淀粉51.3%,单宁8.3%;叶可饲柞蚕,种子可酿酒或作饲料。

辽东栎

辽东栎    别称:辽东柞、柴树    拉丁学名:QUERCUSWUTAISHANSEAMAYR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目:山毛榉目    科:壳斗科    属:栎属    分布区域: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陕西、内蒙古、山东等地,朝鲜也有分布。

辽东栎学名:QuercuswutaishanseaMary是壳斗科栎属的植物。分布于朝鲜以及中国大陆的陕西、宁夏、黑龙江、河北、河南、吉林、青海、辽宁、山西、四川、甘肃、内蒙古、山东等地,生长于海拔600米至2,500米的地区,多生长在阳坡及半阳坡,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形态特征:辽东栎是落叶乔木,高达15米,树皮灰褐色,纵裂。幼枝绿色,无毛,老时灰绿色,具淡褐色圆形皮孔。叶片倒卵形至长倒卵形,长5-17厘米,宽2-10厘米,顶端圆钝或短渐尖,基部窄圆形或耳形,叶缘有5-7对圆齿,叶面绿色,背面淡绿色,幼时沿脉有毛,老时无毛,侧脉每边5-7(-10)条;叶柄长2-5毫米,无毛。

辽东栎雄花序生于新枝基部,长5-7厘米,花被6-7裂,雄蕊通常8;雌花序生于新枝上端叶腋,长0.5-2厘米,花被通常6裂。壳斗浅杯形,包着坚果约1/3,直径1.2-1.5厘米,高约8毫米;小苞片长三角形,长1.5毫米,扁平微突起,被稀疏短绒毛。

辽东栎坚果卵形至卵状椭圆形,直径1-1.3厘米,高1.5-1.8厘米,顶端有短绒毛;果脐微突起,直径约5毫米。花期4-5月,果期9月。

生长环境:辽东栎喜温,耐寒、耐旱、耐瘠薄。生于山地阳坡、半阳坡、山脊上。

分布范围:辽东栎产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山东、河南、四川等省区。在辽东半岛常生于低山丘陵区,在华北地区常生于海拔600-1900米的山地,在陕西和四川北部可达海拔2200-2500米,常生于阳坡、半阳坡,成小片纯林或混交林。朝鲜北部也有分布。

主要价值:辽东栎木材结构较粗,边材黄褐色,心材深褐色,气干密度0.83克/立方厘米,叶含蛋白质17.97%,种子含淀粉51.3%,单宁8.3%;叶可饲柞蚕,种子可酿酒或作饲料。

辽东栎

辽东栎拉丁学名QuercuswutaishanseaMary别称辽东柞,柴树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  纲原始花被亚纲目山毛榉目科壳斗科属栎属命名者及年代Mayr,1906。

辽东栎学名:QuercuswutaishanseaMary是壳斗科栎属的植物,落叶乔木,高达15米,树皮灰褐色,纵裂。幼枝绿色,无毛,。叶片倒卵形至长倒卵形,长5-17厘米,宽2-10厘米;叶柄长2-5毫米,无毛。雄花序生于新枝基部,雄蕊通常8;雌花序生于新枝上端叶腋。壳斗浅杯形,小苞片长三角形,长1.5毫米,扁平微突起,被稀疏短绒毛。坚果卵形至卵状椭圆形,顶端有短绒毛;果脐微突起,直径约5毫米。花期4-5月,果期9月。

分布于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山东、河南、四川等省区。朝鲜北部也有分布。常生于阳坡、半阳坡,成小片纯林或混交林。

木材结构较粗,边材黄褐色,心材深褐色,可供建筑、器具、枕木、矿柱、车轴、船舶、船坞以及地下建筑等方面用材;也是优良的薪柴;种子可作浆纱和酿酒原料,也可制作凉粉、粉条和酱油;枝叶和壳斗鞣质可提制烤胶;是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和能源林的优良树种。叶可饲柞蚕,种子可酿酒或作饲料。

一、辽东栎的形态特征

辽东栎是落叶乔木,高达15米,树皮灰褐色,纵裂。幼枝绿色,无毛,老时灰绿色,具淡褐色圆形皮孔。叶片倒卵形至长倒卵形,长5-17厘米,宽2-10厘米,顶端圆钝或短渐尖,基部窄圆形或耳形,叶缘有5-7对圆齿,叶面绿色,背面淡绿色,幼时沿脉有毛,老时无毛,侧脉每边5-(-10)条;叶柄长2-5毫米,无毛。

辽东栎是雄花序生于新枝基部,长5-7厘米,花被6-7裂,雄蕊通常8;雌花序生于新枝上端叶腋,长0.5-2厘米,花被通常6裂。壳斗浅杯形,包着坚果约1/3,直径1.2-1.5厘米,高约8毫米;小苞片长三角形,长1.5毫米,扁平微突起,被稀疏短绒毛。

辽东栎坚果卵形至卵状椭圆形,直径1-1.3厘米,高1.5-1.8厘米,顶端有短绒毛;果脐微突起,直径约5毫米。花期4-5月,果期9月。

二、辽东栎的生长环境

在辽东半岛常生于低山丘陵区,在华北地区常生于海拔600-1900米的山地,在陕西和四川北部可达海拔2200-2500米,常生于阳坡、半阳坡,成小片纯林或混交林。喜温,耐寒、耐旱、耐瘠薄。生于山地阳坡、半阳坡、山脊上。

辽东栎是一种喜温凉湿润环境的树种,也是北方落叶树种的代表种。分布区的生物气候条件为:年平均气温5-10℃,最冷月平均气温为零下12至零下10℃。极端最低气温为-26℃,极端最高气温为38℃,年平均降水量300-650毫米。辽东栎耐寒性强,能忍耐-38℃极端低温。但对水分反映敏感,在陕北黄土高原土层深厚湿润的阴坡的62年生,树高12.7米,胸径19.7厘米,而在干燥瘠薄的阳坡57年生树高4.8米,胸径12.9厘米。

辽东栎分布区土壤为褐土、普通灰褐土、碳酸盐灰褐土、山地褐色森林土、栗钙土、灰钙土、石质土等。

辽东栋宜与油松、华山松、侧柏、白桦、杜梨、栎、山杨、茶条槭、山楂、虎榛子、水枸子、北京丁香、胡枝子等多种乔灌木混交。以块状和带状混交为宜。

三、辽东栎的分布范围

辽东栎分布于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山东、河南、四川等省区。朝鲜北部也有分布。

四、辽东栎的繁殖方法

(一)、采种

辽东栎一般萌芽林4-5年开始结实,实生林10年左右即可结实,当种壳由绿色变为灰褐色,有光泽,即可采种,种实采回后不能曝晒和烘烤,需要阴干,防止因含水量高而发芽、发热和霉烂,可将种实摊在苇篇上,厚度10-15厘米,每日翻动2-3次,经过1-2周即自然阴干。

(二)、种实贮藏

秋季随采随播,不需贮藏,亦可防止虫蛀。准备翌春播种的种子需要贮藏,其方法有:

流水贮藏:用筐篓装满种子(约25-30千克),放在流水缓慢的河水或溪流中,用木桩固定筐篓,防止被流水冲走。并要经常翻动检查,避免霉烂和散失。

混沙堆藏:选干燥,通风的室内或棚内,先铺1层6-8厘米厚的湿沙,然后一层种子一层湿沙,层积堆藏,堆高0.7米,也可按种沙比1:2的比例将种子和湿沙拌均堆藏,此法应将种沙埋入坑内,应经常检查。

(三)、播种

在作好的苗床上开沟条播,行距20-25厘米。发芽率95%的种子,每播种量2000-2500千克/公顷,覆土厚2-3厘米。秋播和春播均可,以随采随播为好。

(四)、苗期管理

播后要加强管理,初期松土宜浅,锄深2-3厘米即可,苗木生长期需松土除草4-5次。当幼苗5厘米高时间苗,按10-15厘米株距留苗。由于栎类主根发达,垂直主根生长很快,而侧根往往很少。因此当苗木生长2-3月后应行切根,用利锨斜插入土中即可切断主根,促进苗木多发侧根和须根,造林容易成活。

五、辽东栎的栽培技术

(一)、直播造林

辽东栎生产上多采用直播造林。也是主要造林方法之一。秋季正是雨季后期土壤水分条件好,气温高,发芽快,易发根。技术也比较简单。不需贮藏种子和育苗,省功省时,比较经济。

如营造防护林、能源林、防火林带,对立地条件要求不严。除盐碱地、低洼(易积水)地外,各种地形和土壤均可直播。如培育用材林,应选择土深厚湿润的阴坡、半阴坡和半阳坡。

(二)、植苗造林

造林地选择同直播造林。根据地形、土壤条件,进行鱼鳞坑、水平阶、水平沟和块状整地。为了使根系舒展,不致窝根,应将过长的主根修剪,保留20-25厘米长度为宜。以1年生苗造林最好。

用材林的初植密度,株行距1.5×2米或1×2米,每亩200-300株,防护林、能源林初植密度每亩300-400株,株行距1×2米或1×1.5米。

(三)、幼树抚育

造林后的抚育管理主要是松土除草和扩穴连带,当年的6-7月间进行1次。第2年和第3年,分别在5-6月和7-8月各进行1次,增加营养面积。如培育用材林,可在4-5年后进行平茬,以培育良好干形。对能源林,可每隔4-5年轮伐一次,每穴(丛)可保持5-6根健壮萌条。要及时除去病腐木、被压木、弯曲木。

六、辽东栎的病虫防治

(一)、栗实象

栗实象危害症状:幼虫在种子内蛀食,外面不易发现虫孔,仅能见一小黑点,受害种子往往早落,如有3头以上幼虫为害,种子即失去发芽力。特别是种子堆藏时温度升高,幼虫蛀食最严重,被害率达90%以上。

栗实象防治方法:①温水浸种,将种子放在50℃温水中浸泡15-30分钟,杀虫效果极好。②浸泡后捞出凉干后沙贮。③溴甲烷重蒸,将种子放在密闭容器内,温度23℃,每立方米用药37.49,熏蒸40小时,杀虫率可达100%。也可用二硫化碳熏蒸,25℃时每立方米用药30毫升处理20小时,杀虫率95%。④成虫盛发期可用90%敌百虫1000倍溶液,或2.5%溴氰菊脂6000倍溶液,75%辛硫磷1000-2000倍液喷树冠。连续喷2-3次即可控制成虫危害。

(二)、栎掌舟蛾

栎掌舟蛾危害症状:栎掌舟蛾是危害栎类的食叶害虫,幼虫群食叶片,大发生时可将叶片食光,严重影响树木生长和栎实产量。也危害柞蚕生产。

栎掌舟蛾防治方法:①灯光诱杀成虫,秋季挖蛹灭虫;②幼龄幼虫群栖为害期,喷洒90%敌百虫原药800溶液,或50%敌敌畏乳油、50%马拉硫磷乳油、50%杀螟松乳油1000-2000倍液防治③喷杀螟松或苏云金杆菌等制剂,亦可应用赤眼蜂防治,每亩放蜂量5万头左右。

(三)、栎黄枯叶蛾

栎黄枯叶蛾危害症状:危害栎类叶片,轻者吃成缺刻,重者能整株吃光。

栎黄枯叶蛾防治方法:①应用栎黄枯叶蛾细胞核多角体病毒。可将收集到的感病幼虫捣碎,加水稀释喷洒,可取得一定效果。②保护天敌。蛹期寄生蝇寄生率可达24%,捕食性天敌食虫椿、金小蜂、姬小蜂,对幼虫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③用90%敌百虫800-1200倍液或5%高速氯氰菊脂5000-7000倍溶液喷雾,防效可达90%。④8月底9月初用灯光诱杀成虫,人工捕杀幼虫,剪除茧蛹。

七、辽东栎的主要价值

(一)、经济

辽东栎木材致密、坚硬、耐腐耐湿力强,不论大小径级材都可利用,可供建筑、器具、枕木、矿柱、车轴、船舶、船坞以及地下建筑等方面用材;也宜作高级家具、胶合板、室内装饰、酒桶和其它液体盛器用材,特别是作地板材堪称上等材。种子的淀粉含量为50.43%,可作浆纱和酿酒原料,也可制作凉粉、粉条和酱油。其枝叶和壳斗鞣质的含量分别为15.26%和7.33%,可提制烤胶。

其杆枝是优良的木质生物能源,具有发热量高、火力强、耐燃烧、污染小的特点。其热值为19330千焦/千克,如以材积计算发热量,据测定,栎木每立方米大体等于松木1.5立方米、杨木1.7立方米。如以松木每立方米发热量为100,栎木相当于146,落叶松为133,桦木为128,云杉为90,红松为88,冷杉为83。栎木的发热量为6500-7500卡路里/千克,实属优良薪柴。

(二)、生态

辽东栎虽然生长缓慢,干形亦不理想,但对防止水土流失、改良土壤、抗风防火,保持生态平衡,改善自然环境具有重要作用,是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和能源林的优良树种。

八、栎属

房山栎、凤城栎、河北栎、柞槲栎、岩栎 、麻栎、槲栎、川滇高山栎、橿子栎、坝王栎 、小叶栎、铁橡栎、槲树、匙叶栎、巴东栎 、白栎、长苞高山栎、锥连栎、川西栎、大叶栎 、帽斗栎、澜沧栎、贡山栎、青树栎、西藏栎 、长穗高山栎、毛叶槲栎、麻栗坡栎、蒙古栎、矮高山栎 、长叶枹栎、尖叶栎、沼生栎、黄背栎、乌冈栎 、光叶高山栎、毛脉高山栎、夏栎、高山栎、灰背栎 、枹栎、富宁栎、刺叶高山栎、黄山栎、太鲁阁栎 、通麦栎、炭栎、栓皮栎、辽东栎、易武栎。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