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单竹 拉丁学名BambusachungiiMcClure 别称:单竹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亚纲:鸭跖草亚纲 目:禾本目 科:禾本科 亚科:竹亚科 属:簕竹属 种:粉单竹分布区域湖南南部、福建(厦门)、广东、广西。
粉单竹学名:BambusachungiiMcClure,是禾本科簕竹属的一种植物。秆高3-7m,径约5cm,顶端下垂甚长,秆表面幼时密被白粉,节间长30-60cm,每节分枝多数且近相等。产自南方,主要产地有两广、福建及湖南等。
形态特征:箨鞘坚硬,鲜时绿黄色,被白粉,背面遍生淡色细短毛;箨落后箨环上有一圈较宽的木栓质环;箨耳长而狭窄;箨叶反转,卵状披针形,近基部有刺毛。每小枝有叶4—8枚,叶片线状披针形,长20cm,宽2cm,质地较薄,背面无毛或疏生微毛。
花枝极细长,无叶,通常每节仅生1或2枚假小穗,后者宽卵形,长可达2厘米,无毛,先端渐尖,含4或5朵小花,后者形肿胀,最下方之1或2朵小花较大,上部的1或2朵则退化;具芽苞片1或2;颖1或2片;小穗轴节间无毛,甚短,但向上则逐渐较长,质柔,中空;外稃宽卵形,长9-12毫米,先端钝但具细尖头,背面无毛,边缘被纤毛;内稃与外稃近等长,先端钝或截平,纵脉不明显,脊上无毛,边缘被纤毛;鳞被3,近相等,背部具粗硬小毛,顶端生纤毛;花药顶端具短细的芒状尖头;子房先端被粗硬毛,花柱长1-2毫米,柱头3或2,呈疏稀羽毛状。未成熟的果实的果皮在上部变硬,干后呈三角形,成熟颖果呈卵形,长8-9毫米,深棕色,腹面有沟槽。
中国南方特产,分布于广东、广西和湖南等地区。喜温暖湿润气候及疏松、肥沃的砂壤土,普遍栽植在溪边、河岸及村旁。竹材韧性强,节间长而节平,为中上等劈篾用材,可供精细编织,竹髓和竹青供药用。为良好的园林绿化竹种。
分布范围:粉单竹产中国南部,分布两广、湖南、福建.是两广及湖南、福建部分地区广泛栽培的优良竹种,具有生长快,成林快、伐期短、适性强、繁殖易等特点。其垂直分布达海拔500m,但以300m以下的缓坡地、平地、山脚和河溪两岸生长为佳,无论在酸性土或石灰质土壤上均生长正常,其分布区年均温18.9~20.0℃”年降水量999.1-2136mm。
其是两广及湖南、福建部分地区广泛栽培的优良竹种,具有生长快,成林快、伐期短、适性强、繁殖易等特点。其比较娇贵,分篼成活较低,培育苗成活可达百分之百。可接受明年的定单,按你要求为你专门培育规格苗。其它竹种如水竹、撑绿竹、甜笋麻竹、毛楠竹更是著名。均能三年成林。
粉单竹林多为人工栽培的纯林,秆直立,便梢部弯曲,高8~12m,直径4~7cm,林相整齐,结构单一,林下植物稀少,常见的有野牡丹、华山矾、古羊藤等。
粉单竹林产量较高,一般每公顷每年产竹材10~12t,丰产林30~75t。秆壁较薄,节平而疏,节间长可达100cm,蔑用竹种之一,亦为上等造纸原料。
6.方竹林方竹(Chimonobambusadpp)现知19种,以我国西南地区为分布中心.资源十分丰富。方竹林常以下木层形式成片出现于山地常绿阔叶林中,但也有成纯林者,如重庆市南川区金佛山自然保护区的金佛山方竹林,天然分布加上人工经营,经济价值较高。云南方竹林在文山老君山分布较广,海拔1800多米,林下灌木除杜鹃外以方竹为主,覆盖度30%~70%,平均高4.5m,径粗1.6cm,秆距10cm左右,密度约50根/m2。
主要价值:粉单竹种苗,属丛生竹。高10-16米,胸径8-12厘米。最大的特点,竹杆通直,光滑,节距50-100厘米、无节包,少枝杈,分蘖快。它比其它单竹更粗壮,产量更高,广州越秀公园片连片。它是绿化庭园的首选。粉单竹是一种最重要的经济竹种,它削的竹篾,纤维拉力极高,不裂不脆,极其柔软。农家用其编织家具农具。如竹席、箩筐等。现在用其加工竹签和牙签,深受客商的喜爱。它又是造纸和制布的高级原料。
培育及用途
生长习性:和一般竹子产不多快,成林快、伐期短、适性强、繁殖易等特点。其垂直分布达海拔500m,但以300m以下的缓坡地、平地、山脚和河溪两岸生长为佳,无论在酸性土或石灰质土壤上均生长正常,其分布区年均温18.9~20.0℃”年降水量999.1~2136mm。
主要用途:是一种可供编制器具的篾用竹。常用作农业器具的编织材料,也是竹编花篮的用料,还用于造纸。
园林用途:植于园林的山坡、院落或道路、立交桥边。
繁殖培育:移鞭繁殖。
产地产量:粉单竹是中国南方特产,在广东分布比较普遍,从南到北均有栽培,它不像青皮竹那样有明显集中分布区。常栽植于海拔500米以下的河流两岸(广宁县古水区),丘陵缓坡(郁南、高州、信宜等),低山谷地(清远笔架山),村前屋后(广州至增城一带)。粉单竹适应性较强,在年均温18-20摄氏度,1月均温6-8摄氏度,年降雨量1400毫米以上,都能生长良好。对土壤要求较青皮竹稍低,无论酸性土石灰性土壤上都能生长。
粉单竹多为纯林,出枝高,竹秆挺直,被白粉,顶端稍弯。每丛有30-50株或更多,6月下旬出笋,7月中旬为出笋盛期,生长较快,85-90天就可以完成丛笋到幼竹的高生长。粉单竹育苗、造林和经营管理与青皮竹同,产量比青皮竹高,一般年产量每公顷22000-45000公斤。
生长特性
1、竹笋生长:笋期5—10月,一般5月10日开始,10月10日结束,6月10日前为初期笋,8月10日前后为盛期笋,9月lo日后为末期笋。3个时期的笋以第2批盛期的笋大、量多、成竹率高。
2、新竹生长:竹笋破土后,经过3个月的居间分生组织生长,一般在8一10月份停止生长。在高生长过程中,受顶端优势的影响,竹秆侧芽处于休眠状态,被竹箨包着,大部分不抽枝发叶。所以,当年新竹大部分是光秃秃的,直至翌年开春以后,才从新竹的梢端开始自上而下先抽枝,后放叶,而竹箨的脱落是自下而上,初期出土少量长成的新竹当年抽枝发叶,成为竹子,数量占30一40%左右。
3、适生环境:要求温暖湿润气候条件,耐-4℃低温及41℃高温,梅雨期与秋雨期非常适合其生长发育,在疏松、肥沃、湿润的微酸性土壤生长良好,房前屋后、水稻田、溪河沿岸、丘陵山脚缓坡地带较适宜种植。
栽培技术
其比较娇贵,分篼成活较低,培育苗成活可达百分之百。可接受明年的定单,按你要求为
你专门培育规格苗。其它竹种如水竹、撑绿竹、甜笋麻竹、毛楠竹更是著名。均能三年成林。
造林技术
1、母竹选择及保护:选择1年生、发枝低或隐芽饱满、健壮无病虫害的竹株为母竹,胸径1.5—4cm,竹秆留枝3—4盘,长1—2m,砍去竹梢。挖好母竹,不要劈裂竹蔸和保护好竹蔸上的笋芽和须根,用湿稻草包蔸。
2、母竹栽前处理:母竹运回后,若等第二天栽植,应放在流动的小河里浸,然后将竹蔸上的竹箨剥掉,露出笋目和隐根,可用ABT生根粉调泥浆蘸根,以促进生根。
3、栽植:时间以2—3月为宜,株行距2×3m(可以三角形定点),穴为长方形1×o.5×0.5m,栽植时母竹轻拿轻放,蔸土密接。
抚育管理
1、幼林抚育:栽植当年4月下旬在竹株周围锄草松土培蔸,并可在空地上套种绿豆、豇豆等农作物,以耕代抚,后2年5月、9月各除草培蔸一次,每株施厩肥30kg或复合肥l一2kg,以促进发笋。每年6—9月,新竹发出的新叶会遭竹卷叶虫危害,注意防治。
2、成林抚育管理:
调整竹林结构主要包括合理采伐、正确疏笋和护笋养竹等。
合理采伐要做到适时(冬春砍伐,笋期禁刀)、适量(只砍3年生老竹,不能砍1、2年生的嫩竹)、适法(贴地斜砍,斩烂竹蔸,促其腐烂)。
正确疏笋:粉单竹退笋率高达40%,要及时识别,疏除退笋(主要是早、晚期笋),可以减少竹林养分不必要的消耗,为竹笋和幼竹生长集中养分。
护笋养竹:竹笋出土后容易受到自然因素(如气候、土壤、害虫等)和人畜活动的影响,因此要注意防止人畜破坏,病虫害防治和堆土育竹。
改善竹林生长条件主要包括劈山抚育、松土垦覆、施肥育竹。
劈草抚育:及时砍除竹林中争夺养分的杂草灌木。
松土垦覆:在土壤粘重、板结的竹林中进行,深度为20cm为宜。
施肥育竹:竹林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夏秋季节在竹丛周围开挖一条深沟约20cm,宽约25cm,施土杂肥800—1200kg/亩或饼肥150—200kg/亩,春季在竹林周围开沟施人畜粪800—1000kg/亩或者尿素10—20kg/亩。每丛立竹量30株左右。
粉单竹 拉丁学名:BambusachungiiMcClure 别称:单竹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亚纲:鸭跖草亚纲 目:禾本目 科:禾本科 亚科:竹亚科 族:簕竹族 属:簕竹属 亚属:单竹亚属 种:粉单竹 命名者及年代:McClure,1936。
粉单竹(学名:BambusachungiiMcClure)是禾本科,簕竹属乔木状竹类植物。竿直立,顶端微弯曲,高可达18米,节间幼时被白色蜡粉,无毛,竿环平坦;箨环稍隆起,捧鞘早落,质薄而硬,箨耳呈窄带形,边缘生淡色繸毛,箨舌先端截平或隆起,箨片淡黄绿色,外翻,卵状披针形,竿的分枝习性高,叶鞘无毛;叶耳及鞘口繸毛发达,叶片质地较厚,披针形乃至线状披针形,花枝极细长,无叶,假小穗含小花,形肿胀,小穗轴节间无毛,外稃宽卵形,内稃与外稃近等长,花药顶端芒状尖头;子房先端被粗硬毛,柱头呈疏稀羽毛状。成熟颖果呈卵形腹面有沟槽。
中国华南特产,分布湖南南部、福建、广东、广西。模式标本采自广西宜山。
粉单竹的竹材韧性强,节间长,节平,适合劈篾编织精巧竹器,绞制竹绳等,是两广主要篾用竹种,亦是造纸业的上等原料。竹丛疏密适中,挺秀优姿,宜作为庭园绿化之用。
一、粉单竹的形态特征
粉单竹是乔木状竹类,地下茎合轴型。竿直立,顶端微弯曲,高(3)5-10(18)米,直径3-5(7)厘米;节间幼时被白色蜡粉,无毛,一般长30-45厘米,惟最长者可达1米或更长,竿壁厚3-5毫米;竿环平坦;箨环稍隆起,最初在节下方密生一圈向下的棕色刺毛环,以后则渐变无毛。
粉单竹捧鞘早落,质薄而硬,脱落后在箨环留存一圈窄的木栓环,幼时在背面被白蜡粉及稀疏贴生的小刺毛,以后刺毛脱落,致使箨鞘背面之上部变为无毛,但向基部则仍有宿存之暗色柔毛;箨耳呈窄带形,边缘生淡色繸毛,后者长而纤细,有光泽;箨舌高约1.5毫米,先端截平或隆起,上缘具梳齿状裂刻或具长流苏状毛;箨片淡黄绿色,强烈外翻,脱落性,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而边缘内卷,基部呈圆形向内收窄,基底宽度约为箨鞘先端的1/5>背面多少有些密生小刺毛,腹面无毛而微糙涩;竿的分枝习性高,常自第八节开始,以数枝乃至多枝簇生,枝彼此粗细近相等,无毛,但被蜡粉。
粉单竹末级小枝大都具7叶;叶鞘无毛;叶耳及鞘口繸毛常甚发达,但有时亦可不很显著,当存在时其质脆,易早落;叶片质地较厚,披针形乃至线状披针形,大小有变化,一般长10-16(20)厘米,宽1-2(3-5)厘米,上表面沿中脉基部渐粗糙,下表面起初被微毛,以后则渐变为无毛,先端渐尖,基部的两侧不对称,次脉5或6对。
粉单竹花枝极细长,无叶,通常每节仅生1或2枚假小穗,后者宽卵形,长可达2厘米,无毛,先端渐尖,含4或5朵小花,后者形肿胀,最下方之1或2朵小花较大,上部的1或2朵则退化;具芽苞片1或2;颖1或2片;小穗轴节间无毛,甚短,但向上则逐渐较长,质柔,中空;外稃宽卵形,长9-12毫米,先端钝但具细尖头,背面无毛,边缘被纤毛;内稃与外稃近等长,先端钝或截平,纵脉不明显,脊上无毛,边缘被纤毛;鳞被3,近相等,背面具粗硬小毛,顶端生纤毛;花药顶端具短细的芒状尖头;子房先端被粗硬毛,花柱长1-2毫米,柱头3或2,呈疏稀羽毛状。未成熟果实的果皮在上部变硬,干后呈三角形,成熟颖果呈卵形,长8-9毫米,深棕色,腹面有沟槽。
二、粉单竹的生长环境
粉单竹适生土壤酸性至中性(pH值4.5-7.0),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水气通透性良好,排灌方便的沿岸河滩地、村前屋后或丘陵山脚。
三、粉单竹的分布范围
中国华南特产,分布湖南南部、福建(厦门)、广东、广西。模式标本采自广西宜山。
四、粉单竹的繁殖方法
埋秆育苗和埋节育苗。宜在每年2月中旬至3月中旬,选择生长健壮、枝叶繁茂、无病虫害、秆基芽眼饱满、须根发达的2-3年生的优良竹株为母竹进行育苗。原条埋秆育苗时,将母竹连蔸挖起,保持竹萌芽眼完整,在尾径约2厘米处切去竹梢,切口呈马耳形,每节仅留一条粗壮的枝条,并在竹秆的每一个节间砍一个直径为2-5厘米的孔。苗床每隔20-25厘米开平行沟,沟宽深各约12-15厘米,覆土深6-10厘米,压实并充分浇水。埋节育苗时,将母竹齐地砍断,削去竹梢,尾径留取约2厘米,各节枝条除主枝留第1节外,全部从基部剪掉,然后用利刀截成单节或双节。斩截时,节上留10厘米左右,节下留20厘米左右,上下切口削成方向相反的马耳形。扒开苗床表层土壤,把竹节平放,枝向两侧,株行距15厘米×40厘米,覆土深3-6厘米。苗床要保持湿润。当竹节隐芽长至3厘米左右时,摘去过多的弱芽,每一竹节留1-2个健壮芽,摘芽后覆土。竹苗生根后可施些稀薄(浓度<1%o)的氮肥或人粪尿,并经常除草。竹苗于第2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可出圃造林。出圃时要认真选苗,弱小、变异、受病虫害或根、芽损害严重的竹苗不能上山。起苗时先将小竹丛的枝叶剪去一半,再用挖锄将竹苗连蔸带土挖起,切断老竹,尽量使根系及竹蔸少损伤,多带宿土。
五、粉单竹的栽培技术
新造林地每年2月份和10月份各进行1次除草、松土,于竹株周围翻垦约2平方米,深度5-10厘米。第1年施腐熟粪肥9000千克/公顷,复合肥300千克,第2年施腐熟粪肥15000千克/公顷,复合肥500千克/公顷。竹林郁闭后,每年2-3月清除杂草灌木1次,结合培土,于竹蔸外围50厘米处开环状沟,施草木灰4500千克/公顷,腐熟粪肥3750千克/公顷。投产竹林每年3~9月要进行追肥1~2次,每次散施复合肥750千克/公顷。
采伐造林后第4年开始采伐,每年采伐1次,于10月至翌年2月进行。选择3年生及以上的竹子择伐,砍口要贴近地面,砍破竹蔸,促进竹蔸腐烂。保留1-2年生和部分3年生的竹株继续生长,维持丛与丛之间一定的距离。采伐原则为砍弱留强、砍密留疏、砍老留幼、砍小留大。对未到采伐年龄的病虫竹、风倒竹应及时砍伐。采伐后林地各龄级竹子株数百分比分别为:1年生占40%、2年生占40%、3年生占20%。
六、粉单竹的病虫防治
粉单竹苗期主要有苗腐病,用1%的波尔多液或1克/升高锰酸钾喷杀。
新造林地主要有笋腐病和枯梢病,用1%的波尔多液或1克/升高锰酸钾喷杀。成竹虫害主要有黄脊竹蝗,采取人工挖卵、除蝻和诱杀成虫等措施进行防治。
七、粉单竹的主要价值
粉单竹为中国南方特产竹种,是华南地区广泛栽培的优良丛生竹之一,具有竹材杆直、壁薄、节平、节间特长、材质柔韧,竹材纤维细长、纤维素含量高等特性,是优良的篾用竹和造纸工业原料。粉单竹适应性强,生长较快,效益大。
八、簕竹属
1、簕竹亚属:狭耳坭竹、狭耳簕竹、印度簕竹、裸耳竹、簕竹、焕镛簕竹、东兴黄竹、吊罗坭竹、坭簕竹、小簕竹、鸡窦簕竹、坭竹、光鞘石竹、乡土竹、黎庵高竹、油簕竹、大耳坭竹、马岭竹、牛儿竹、坭黄竹、木竹、车筒竹、锦竹、佛肚竹、霞山坭竹。
2、孝顺竹亚属:花竹、妈竹、缅甸竹、破篾黄竹、长枝竹、蓬莱黄竹、大眼竹、鱼肚腩竹、藤枝竹、花眉竹、拟黄竹、孝顺竹、黄竹仔、俯竹、米筛竹、大薄竹、撑篙竹、石竹仔、灰竿竹、硬头黄竹、信宜石竹、马甲竹、青竿竹、乌叶竹、龙头竹。
3、单竹亚属:单竹、粉单竹、料慈竹、桂单竹、藤单竹、绵竹、水单竹、甲竹、油竹、青皮竹、木亶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