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木兰

   2018-04-21 天目木兰天目木兰419
核心提示:天目木兰拉丁学名:Magnolia amoena Cheng二名法:Magnolia amoena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毛茛目 科:木兰科 属:木兰属 种:天目木兰 分布区域:江苏(宜兴、溧阳)、安徽、浙江、江西(

天目木兰   拉丁学名:Magnolia amoena Cheng   二名法:Magnolia amoena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毛茛目 科:木兰科 属:木兰属 种:天目木兰 分布区域:江苏(宜兴、溧阳)、安徽、浙江、江西(铅山) 保护级别:二级 现状:渐危种 海拔下上限 200—2400(米)。

天目木兰,原名:天目玉兰, 拉丁文名:Magnolia amoena Cheng 木兰科、木兰属落叶乔木,树皮灰色或灰白色;芽被灰白色紧贴毛;嫩枝绿色,老枝带紫色,叶纸质,宽倒披针形,倒披针状椭圆形。花单生枝顶呈杯状,花被片9,淡粉红色至粉红色,花丝紫红色,芳香。聚合果圆柱形,蓇葖表面密布瘤状点。中国特有种,分布于浙江、安徽、江西、江苏,生于海拔200-2400m的林中。国家二级保护渐危种。

一、天目木兰的植物形态

天目木兰是落叶乔木,高达12米,树皮灰色或灰白色;芽被灰白色紧贴毛;嫩枝绿色,老枝带紫色,直径3-4毫米,无毛。叶纸质,宽倒披针形,倒披针状椭圆形,长10-15厘米,宽3.5-5厘米,先端渐尖或骤狭尾状尖,基部阔楔形或圆,上面无毛,下面幼嫩时叶脉及脉腋有白色弯曲长毛;侧脉每边10-13条;叶柄长8-13毫米,初被白色长毛,托叶痕为叶柄长的1/5-1/2。花蕾卵圆形,长2.5-3厘米,密被长绢毛;花梗径3-4毫米,密被白色平伏长柔毛。花先叶开放,红色或淡红色,芳香,直径约6厘米;佛焰苞状苞片紧接花被片;花被片9,倒披针形或匙形,长5-5.6厘米;雄蕊长9-10毫米,药隔伸出长0.5-0.7毫米短尖头,花药长4.5-5毫米,侧向开裂,花丝长3.5-4毫米,紫红色。雌蕊群圆柱形,长2厘米,径2毫米,柱头长1毫米。聚合果圆柱形,长4-10厘米,常由于部分心皮不育而弯曲;果梗长约1厘米,残留有长柔毛;蓇葖扁圆球形,顶端钝圆,有尖凸起小瘤状点,背面全分裂为二果爿,宽约10毫米,高6-7毫米;种子去外种皮,心形,宽约8-9毫米,高约5-6毫米,花期4-5月,果期9-10月。

二、天目木兰的生长习性

天目木兰分布区属中亚热带,年平均温12℃,多雾而潮湿,相对湿度可达92-94%,年降水量1600毫米。土壤为山地黄壤,pH值4-5,有机含量较丰富。耐阴树种,常生于以紫楠Phoebesheareri(Hemsl.)Gamble、青钱Cyclocaryapaliurus(Batal.)Iljinskaja、交让木DaphniphyllummacropodumMiq.与榧树TorreyagrandisFort.exLindl.为优势种的常绿、落叶针阔叶混交林内。性耐寒而不耐干热,生长中等,在肥沃湿润而排水良好的酸性土长势较好,生于低湿积水地,常易烂根。生长在海拔700-1000米的林中。

三、天目木兰的地理分布

天目木兰产于浙江(天目山、龙泉、遂昌),在海拔200-1000米的丘陵低山地区也有分布,例如:浙江临安西天目山和顺溪坞,镇海瑞岩寺、安吉孝丰、大溪、泰顺、文成、云和,江苏宜兴,安徽黄山和安家裳山、宣城、禾、广德、太平及江要铅山等地;在中国云南地区也有分布,海拔在1200-2400米。

四、天目木兰的栽培技术

(一)、栽培要点:天目木兰用种子繁殖。严防外种皮发霉,9月下旬将采得的聚合果,堆于室外促使后熟,日晒脱粒后用草木灰或细沙拌和擦洗外种皮,阴干沙藏。冬播或次年春播均可。

(二)、环境选择:天目木兰喜温暖气候,但不耐湿热,气候过热生长不良;耐寒性不强,仅能耐短暂时间的-7℃左右的低温,如果在-5℃下经2-3天就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冻害,轻者小枝枯死,重者会全株枯死。天目木兰性喜光,稍有遮荫即可影响生长速度。喜肥沃湿润的酸性土。在昆明良好环境下,1年苗可达1.5-2米高,3年生高达9米,10年生高约20米,20年生高约30米,以后生长渐慢,6年生即可开花结实,15年后进入盛果期。

(三)、幼树管理

1、移栽:6月上旬雨季开始后进行移栽,塘深40厘米,直径40厘米,每亩植300株(株行距1×2米),栽后浇足定根水,培土要高于地表,防止积水烂根和土壤板结,利于幼树成活生长。

2、施肥及虫害防治:天目木兰成活后,每亩用复合肥50千克或普通过磷酸钙40千克、尿素10千克,于塘周施用。天目木兰易受黄蚂蚁为害,在移栽成活后,用10%二嗪磷颗粒剂每亩500克或3%辛硫磷每亩1千克拌在化肥中,施于塘周与土壤拌匀,可防治黄蚂蚁的危害。

3、幼树管理:天目木兰成活后的幼树林应禁止放牧,及时铲锄树苗周围的杂草,有条件的松土,保持土壤疏松。树苗长至2-3年后,每年进行修枝1次,修除下层细弱枝,有利于通风透光,保持树苗的成长。4年后即可采叶提取芳香油。

五、天目木兰的主要价值

1、观赏价值:天目木兰形如白玉兰但花色粉红,而又不如紫玉兰的颜色深,也不如二乔玉兰那般红白分明,而是均匀的粉红色;它的花期相对早于其他木兰,伴有淡淡的清香。

2、药用价值:

药名:天目木兰

来源:为双子叶植物药木兰科植物天目木兰的花蕾。

功效:清热利尿,解毒消肿,润肺止咳。

主治:治酒疸,重舌,痈肿疮毒,肺燥咳嗽,痰中带血。

性味归经:苦,寒。入心、肾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30克;外用:捣敷。

考证:出自《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化学成分:用水浴加热一反相柱吸附提取天目木兰的挥发性物质,用GC-MS对其化学成分和相对含量进行了系统分析,得到27个组分,鉴定出23种化合物,其中主要成分为α-蒎烯、β-蒎烯、莰烯、β-月桂烯、D-柠檬烯、鞋葑酮、十八烷等。

六、天目木兰的保护现状

1、濒危原因:长期以来由于森林砍伐、火灾以及群众采摘花蕾入药、践踏林地等使得天目木兰的生境受到严重破坏,加上其生长缓慢,结实率小,种子发芽率低,自然更新能力弱,林下几无实生苗,从而天目木兰植株量越来越少。除了来自人类的直接干扰破坏和类群的进化历史以及生态环境因子的影响外,天目木兰生存环境狭窄的斑块状小居群分布增强了遗传漂变和自交衰退的影响,不同局部居群之间个体由于地理位置的间隔产生了生殖屏障,阻断了居群之间的基因交流,导致了珍稀濒危植物居群遗传变异水平下降,最终降低居群的适应环境的生存能力,从而严重影响到其居群的生存和发展。

2、保护措施:国家二级保护渐危种。浙江西天目山已划为自然保护区,本种又处在核心区范围。杭州植物园早在50年代中期进行了引种,生长良好,已开花结实。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